天天看點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

坦白講,我們對别人的私生活多少有窺探欲。寫作愛好者就想了解大文豪們背後的故事,好知道他們到底從哪裡弄來源源不斷的靈感,能一直寫個不停。

曠世佳作來之不易,作家們為了激發或留住那些一閃而過的火花,奇招疊出。今天譯文君為大家解密作家們寫作時的怪癖,幫大家get一些奇奇怪怪的寫作姿勢。

.

01 海明威:我要站着把錢掙了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

海明威是站着寫作的,有圖為證——譯文君小時候寫作文沒少提這事,感謝海明威為我國中國小生寫作文提供了萬能素材。

這一習慣的形成原因尚待考證,有種說法是這一姿勢能夠幫助他集中精神思考,提高寫作效率;也有不少記者和學者則更相信這是文壇硬漢的托詞。海明威的脊柱幾度受傷,久坐讓他不适,采取單腳站立的寫作方式可能很大程度是源于不得已。

當然了,對于一個認為“給冰箱除霜”才是成為作家的必要條件的文豪來說,站着寫作可能僅僅是一個非常私人的習慣。海明威給寫作時抓耳撓腮、坐立不安的無能我輩指了一條明路——寫不出來,不如先站起來。站着,才能把錢(指稿費)掙了。

海明威作品系列

《海明威文集》

👉購買紙質書 👉試讀電子書

《太陽照常升起》(譯文經典)

🔥7月新書

《流動的盛宴》(譯文經典)

《乞力馬紮羅的雪》(譯文經典)

👉購買紙質書

02 杜魯門·卡波蒂:我躺好了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

稿子寫不出來就坐立不安——等等,除了“坐”和“立”之外,難道就沒有第三個選項嗎?杜魯門·卡波蒂為寫作者們開辟了“第三條道路”:躺平任嘲

卡波蒂松弛的工作狀态明顯更對現代年輕人的胃口。接受《巴黎評論》采訪的時候,他聲稱“我無法思考,除非我躺着”;不僅要躺着,而且咖啡和煙也必須在手邊:煙要一口一口地抽,咖啡要一點一點地抿,作品要一點一點地寫。

卡波蒂絲毫不介意斜倚着寫稿會帶來的不便,相比犧牲靈感坐起來寫,還不如将筆記本穩穩當當地枕在膝頭呢。據說,卡波蒂用起打字機也相當順手。他将打字機擱在膝蓋上,盡管并不穩當,這位堅定的躺平主義者經過努力後,可以維持一分鐘一百字左右的打字速度。所謂有志者事竟成,愛好寫作的小夥伴們,“卡波蒂癱”可以立刻安排上。

卡波蒂作品系列

《盛筵易散:卡波蒂書信》

《卡波蒂短篇小說全集》

👉試讀電子書

《應許的祈禱》

《肖像與觀察》

《草豎琴》

“卡波蒂作品”系列電子書套裝

03 納博科夫:我愛洗澡,皮膚好好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

不過,“卡波蒂癱”對患有頸椎病的小夥伴們并不友好,有沒有更加普适的寫作場景?納博科夫向你推薦“浴中奇思”style。

老納幾十年如一日地泡在浴缸裡寫作。據他自己回憶,最初的時候将寫作與洗澡結合在一起純屬無奈之舉:作為一名新手奶爸,隻有趁孩子午睡時他才有空進行創作。但很快他就愛上了這種在水中創作的感覺。他在接受采訪時承認,“無法用任何語言恰當地表達自己,除非我在浴缸裡。”

無獨有偶,法國劇作家艾德蒙·羅斯丹也是“浴缸黨”的一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比博納科夫更依賴浴缸——在某些創造力密集迸發的時候,他甚至會洗一整天的澡!

著名的《大鼻子情聖》是不是他在浴室中的作品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的戲劇《雛鷹》是完完全全在水中寫就的。他自己對此頗為自傲,“《雛鷹》是我潛入水後寫的,我認為我的想法相當獨樹一幟!”

還好當時沒有微信或qq,否則他倆的編輯去催稿的時候,總是收到“我去洗澡了!”這樣的回複,怕是要來一場不動聲色的成年人的崩潰。

納博科夫精選集(第一輯)

《普甯》

《洛麗塔》

《微暗的火》

《說吧,記憶》

《黑暗中的笑聲》

納博科夫精選集(第二輯)

👉即将上市,敬請期待

04 d·h·勞倫斯:謹遵大自然的教誨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

海明威站着寫作,卡波蒂喜歡躺着,納博科夫泡在浴缸,他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至于d·h·勞倫斯,他不喜歡桌子、床或浴缸這種人類文明的成果,還是大自然更能激發他的靈感。在一封書信中他曾提到,“靜靜地步入松林之中,坐在那裡做一點我做的工作,還有什麼比這更為愉快的事呢?”。

多蘿西·布雷特回憶,勞倫斯總是穿一襲便衣,依靠着一棵樹的樹幹,膝蓋上放一本便箋簿。終其一生,勞倫斯以樹林為書房,在其中創造出了一部有一部精彩的作品:在德國埃伯斯泰因貝格附近黑森林中,由冷杉陪伴着他完成了長篇小說《亞倫的神杖》;在意大利托斯卡拉的一株五針松下,他開始了《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的寫作;同樣是在意大利,在加爾加諾,檸檬樹林給他無數靈感,讓他在複核《兒子與情人》的校樣的同時,還寫作了一些詩歌和散文。

難道樹木就是激發寫作靈感的缪斯嗎?懂了,那我現在就去院子裡種一株橘子樹(不是

推薦購買這款富有森林氣息的閱讀筆記本你也能寫得和勞倫斯一樣好

👇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

05 格特魯德·斯泰因:老司機的自我修養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

也有一些作家對于寫作環境沒有硬性要求。相反,他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在哪兒寫作不重要,隻要流動着就好。

格特魯德·斯泰因就是“流動派作者”中的一員。自從1917年得到了她的第一輛車——來自美國的福特t型車——之後,不知怎的,她就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在車上寫作的感覺。

在汽車的這片小天地裡,她總是靈感湧現,在行進和靜止間匆匆寫下個三五行。對于她來說,巴黎嚴重的塞車也許并非一件懊惱事。在出發和抵達之間的大把時間充滿了可能性,不利用起來豈不可惜?

如果各位說在閱讀她的詩歌和散文的時候感受到了一種獨特的節奏感,這說不定就是因為它誕生于熙熙攘攘的巴黎街頭。可惜斯泰因沒有生活在北京,否則她一定可以寫出震撼世界的巨著。

并非隻有斯泰因在旅途中尋找靈感。在這一方面,登峰造極者數美國作家尤朵拉·韋爾蒂了。據可靠消息,尤朵拉一般在獨自駕駛的時候得到靈感。為了不讓這些絕妙的點子溜走,她設法在路上就将這些想法草草寫下。換句話說,她總是手握着方向盤三心二意地寫作。

還好在上世紀攝像頭還沒有被應用在監控交通違章領域,不然12分根本不夠扣的。那樣我們就沒辦法讀到她的輕喜劇作品《龐德之心》,因為她将永遠忙于四處購買駕照分,無暇寫作了。

譯文社第三交通委提醒您: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還有很多很多沒說完的故事:推理女王阿加莎一邊坐在浴缸裡啃蘋果,一邊構思謀殺情節;喬伊斯喜歡用蠟筆在卡紙闆上寫作;愛倫·坡在寫作時會把一隻貓放在肩頭來保持平衡(貓:嗚嗚嗚我隻是一隻可可憐憐的工具貓罷遼)。

作家們是一群古怪又勇敢的人,為了把握稍縱即逝的靈感,他們竭盡所能。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與堅持,我們才得以讀到那麼多精彩的作品。所謂“怪癖”、“奇怪姿勢”,其實是他們投入寫作到極緻的展現。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

或搜尋id“”添加關注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

點分享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
奇怪的寫作“姿勢”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