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給介紹Linux一些實用的Linux指令:
2
3 檔案管理 # ls ls -a 列出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包括以.頭的隐含檔案
4 檔案管理 # ls ls -l或ll 列出目前目錄下檔案的詳細資訊
5 檔案管理 # pwd pwd 檢視目前所在目錄的絕對路經
6 檔案管理 # cd cd .. 回目前目錄的上一級目錄
7 檔案管理 # cd cd - 回上一次所在的目錄
8 檔案管理 # cd cd ~ 或 cd 回目前使用者的宿主目錄
9 檔案管理 # cd cd ~使用者名 回指定使用者的宿主目錄
10 檔案管理 # mkdir mkdir 目錄名 建立一個目錄
11 檔案管理 # mkdir mkdir –p 遞歸式去建立一些嵌套目錄
12 檔案管理 # rmdir Rmdir 空目錄名 删除一個空目錄
13 檔案管理 # rm rm 檔案名 檔案名 删除一個檔案或多個檔案
14 檔案管理 # rm rm -rf 非空目錄名 遞歸删除一個非空目錄下的一切,不讓提式-f
15 檔案管理 # cat cat檔案名 一屏檢視檔案内容
16 檔案管理 # more more檔案名 分頁檢視檔案内容
17 檔案管理 # less less 檔案名 可控分頁檢視檔案内容
18 檔案管理 # grep grep字元 檔案名 根據字元比對來檢視檔案部分内容
19 檔案管理 # mv mv 路經/檔案 /經/檔案 移動相對路經下的檔案到絕對路經下
20 檔案管理 # mv mv 檔案名 新名稱 在目前目錄下改名
21 檔案管理 # cp cp /路經/檔案 ./ 移動絕對路經下的檔案到目前目錄下
22 檔案管理 # find find 路經 -name “字元串” 查找路經所在範圍内滿足字元串比對的檔案和目錄
23 檔案管理 # ln ln 源檔案 連結名 建立目前目錄源檔案的硬連結
24 ln /home/test /usr/test1 在/usr下建立/home/test的硬連結
25 檔案管理 # ln Ln -s a b 建立目前目錄下a的符号連結b
26 檔案管理 # touch touch file1 file2 建立兩個空檔案
27 磁盤管理 # df df 用于報告檔案系統的總容量,使用量,剩餘容量。
28 磁盤管理 # du du -b /home 檢視目前/HOME目錄的容量(k)及子目錄的容量(k)。
29 磁盤管理 # fdisk fdisk -l 檢視系統分區資訊
30 磁盤管理 # fdisk fdisk /dev/sdb 為一塊新的SCSI硬碟進行分區
31 磁盤管理 # mkfs.ext3 Mkfs.ext3 /dev/sdb1
32 為第一塊SCSI硬碟的第一主分區格式化成
33 ext3的檔案系統
34 mkfs.ext2 Mkfs.ext2/dev/sdb2 格式化成ext2檔案系統
35 磁盤管理 # mount mount -t 檔案系統類型 裝置路經 通路路經
36 磁盤管理 # 檔案系統類型
37 Iso9660 光驅檔案系統
38 vfat Fat檔案系統(windows)
39 挂載光驅 #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40 挂載FAT # mount –t vfat /dev/hda5 /mnt/cdrom 挂第一個ide的第五個邏輯分區
41 1磁盤管理 # Umount /mnt/cdrom 解除安裝/mnt/cdrom為空
42 檔案權限 # chmod chmod u+s file 為file的屬主加上特殊權限
43 chmod g+r file 為file的屬組加上讀權限
44 chmod o+w file 為file的其它使用者加上寫權限
45 chmod a-x file 為file的所有使用者減去執行權限
46 chmod 765 file 為file的屬主設為完全權限,屬組設成讀寫權,其它使用者具有讀和執心權限
47 檔案權限 # chown chown root /home 把/home的屬主改成root使用者
48 檔案權限 # chgrp chgrp root /home 把/home的屬組改成root組
49 列印管理 # redhat-config-printer-tui 進入安裝列印機界面
50 列印管理 # lp lp –d hptr file 列印file到hptr的列印機上
51 列印管理 # lpq Lpq –P 列印機名 檢視列印機的狀态
52 列印管理 # lprm Lprm –P 列印機名 a 删除列印機内的列印作業
53 列印管理 # disable Disable –r “changing paper” HPtr 禁用列印機并提示原因
54 列印管理 # enable Enable HPtr 重新啟用被禁用的
55 使用者管理 # useradd Useradd 建立一個新的使用者
56 使用者管理 # groupadd Groupadd 組名 建立一個新的組
57 使用者管理 # passwd Passwd 使用者名 為使用者建立密碼
58 使用者管理 # Passwd -d Passwd -d使用者名 删除使用者密碼也能登陸
59 使用者管理 # Passwd -l Passwd -l使用者名 鎖定賬号密碼
60 使用者管理 # Passwd -u Passwd -u使用者名 解鎖賬号密碼
61 使用者管理 # Passwd -S Passwd -S使用者名 查詢賬号密碼
62 使用者管理 # Usermod -l Usermod -l 新使用者名 老使用者名 為使用者改名
63 使用者管理 # Usermod -L Usermod -L 要鎖定使用者名 鎖定使用者登陸
64 使用者管理 # Usermod -U Usermod –U解鎖使用者名 解鎖使用者登陸
65 使用者管理 # Usermod -u Usermod –u 501使用者名 改變使用者UID
66 使用者管理 # Userdel Userdel–r 使用者名 删除使用者一切
67 使用者管理 # Groupmod -n Groupmod –n新使用者名 老使用者名 為組改名
68 使用者管理 # Groupmod -g Groupmod –g 501 組名 改變組GID
69 使用者管理 # groupdel Groupdel組名 先應删它的使用者 删除組
70 使用者管理 # gpasswd -a gpasswd -a 使用者名 組名 增加使用者到組
71 使用者管理 # Id id 使用者名 查使用者資訊
72 軟體管理 # rpm -qa rpm –qa | less 查詢已安裝RPM
73 軟體管理 # rpm –qa | grep ftp 查詢指定RPM
74 軟體管理 # rpm -q rpm -q 已安裝的RPM包 查是否安裝
75 軟體管理 # rpm -q telnet-server 檢視telnet伺服器包
76 軟體管理 # rpm -qi rpm –qi 軟體包名稱 檢視軟體的描述資訊
77 軟體管理 # rpm -ql rpm –ql軟體包名稱 查詢軟體包的檔案清單
78 軟體管理 # rpm -qf rpm –qf軟體包名稱 查詢某個檔案所屬的軟體包
79 軟體管理 # rpm -qp rpm –qp軟體包全名 查詢未安裝的軟體包資訊
80 軟體管理 # rpm -e rpm –e 軟體包名稱 删除具體的軟體包
81 軟體管理 # rpm -U rpm –Uvh軟體包全名 更新軟體包并顯示過程
82 軟體管理 # rpm -ivh rpm –ivh 軟體包全名 安裝軟體包并顯示過程
83 軟體管理 # rpm -V rpm –V軟體包名稱 驗證軟體包的大小,類型等
84 軟體管理 # tar -c 建立包 –x 釋放包 -v 顯示指令過程 –z 代表壓縮包
85 軟體管理 # tar -cf tar –cvf benet.tar /home/benet 把/home/benet目錄打包
86 軟體管理 # tar -czf tar –zcvf benet.tar.gz /mnt 把目錄打包并壓縮
87 軟體管理 # tar –tf tar –tf benet.tar 看非壓縮包的檔案清單
88 軟體管理 # tar –tzf tar –tf benet.tar.gz 看壓縮包的檔案清單
89 軟體管理 # tar –xf tar –xf benet.tar 非壓縮包的檔案恢複
90 軟體管理 # tar –zxvf tar –zxvf benet.tar.gz 壓縮包的檔案解壓恢複
91 軟體管理 # tar -jxvf tar –jxvf benet.tar.bz2
92 軟體管理 # diff diff file1 file2 > 更新檔名.patch 為新舊檔案生成更新檔檔案
93 軟體管理 # diff diff file1 file2 比較兩個檔案的差別
94 軟體管理 # Patch Patch file更新檔名.patch 打更新檔
95 軟體管理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 編譯前配置
96 軟體管理 # make 編譯
97 軟體管理 # make install 安裝編譯好的源碼包
98 啟動管理 # reboot Init 6 重新開機LINUX系統
99 啟動管理 # Halt Init 0 Shutdown –h now 關閉LINUX系統
100 啟動管理 # runlevel 顯示系統運作級
101 啟動管理 # Init [0123456] 改變系統運作級,7種
102 啟動管理 # Chkconfig –-list [服務名稱] 檢視服務的狀态
103 啟動管理 # Chkconfig –-level <運作級> <服務名> on|off|set 設定服務的啟動狀态
104 啟動管理 # Chkconfig <服務名> on|off|set 設定非獨立服務啟狀态
105 程序管理 # Top動态 Ps-aux靜态 程序樹pstree 檢視系統程序
106 程序管理 # 程式名 & 背景運作程式
107 程序管理 # fg 把背景運作的程序調回前台
108 程序管理 # bg 把前台運作程序調到背景
109 程序管理 # renice Renice +1 180 把180号程序的優先級加1
110 程序管理 # kill Kill PID 終止某個PID程序
111 程序管理 # at at 5pm + 3 days
112 /bin/ls 指定三天後下午5:00執行/bin/ls
113 程序管理 # crontab Crontab -e 用VI的形式來編輯自動周期性任務
114 程序管理 # crontab Crontab -l 檢視自動周期性任務
115 程序管理 # crontab Crontab -r 删除自動周期性任務
116 程序管理 # crond Service crond <start|stop|restart|status>
117 馬上啟動自動周期性服務 Service crond <啟動|停止|重新開機|狀态>
118
119 實作磁盤配額 (注安裝LINUX時建立/home分區)
120 目标:對使用者zhao在/home目錄上實作soft limit為5k,hard limit 為10k的磁盤配額
121 實作步驟:
122 1. 修改包含/home的行, #vi /etc/fstab, 改為:defaults,usrquota。也就是增加usrquota項。然後儲存退出。
123 2、解除安裝/home目錄 #umount /home
124 3. 挂接/home目錄 #mount /home
125 4、增加使用者gyl #useradd gyl
126 5、修改密碼 #passwd gyl
127 6、生成關于/home目錄的quota資訊 # quotacheck -cmug /home
128 #quotacheck -vu /home
129 7、檢視所有使用者的資訊 #repquota -au
130 8、設定配額 #edquota -u gyl
131 将soft 和hard 分别改為5和10
132 9、儲存并退出 #wq!
133 10、修改時間 #edquota -t
134 11、儲存退出 #wq!
135 12.開啟/home上的磁盤配額功能 #quotaon /home
136 13.查詢配額 #quota -u gyl
137 14.驗證配額 #su - gyl
138 $touch my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