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麗水清遠白山祖:與白垩紀恐龍在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中,世界上隻剩下三種植物

張曉明錢江晚報 - 小時記者 鄭建璇 周勇 / Photo

清遠縣文化廣播廣電旅遊體育局

深入白山祖國家公園,仿佛置身于一幅中國風景畫中,每個人都被這美麗的自然美景所征服。這裡山峰高聳入雲,堆疊沉重,是江浙第一峰黃茅峰,海拔1929米,位于鳳陽山區,白山祖第二高峰,海拔1856.7米,位于100山祖區。

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1390座,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峰多達50座。白山祖國家公園縱向空間橫跨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和中溫帶等四大氣候類型,形成了"四季分明、春暖初冬、降水充沛、雨熱同步"的特點,儲存了大面積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極地群落。

麗水清遠白山祖:與白垩紀恐龍在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中,世界上隻剩下三種植物

資料顯示,白山祖國家公園植物資源豐富,目前已記錄野生管束植物2102種,其中種子植物1829種,蕨類植物273種。有白山祖冷杉、南方紅豆杉、紅豆杉、鐘桦、銀杏、韭菜等3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珍稀瀕危植物90種,中亞熱帶浙江省沿海山區常綠闊葉林生态地理區域内70%的純素植物這裡。

麗水清遠白山祖:與白垩紀恐龍在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中,世界上隻剩下三種植物

從白山祖鎮出發,驅車前往海拔約1500米的管理站,然後徒步上山,沿着彎曲的山路,伴随着一條清澈的溪流蜿蜒而上,距離山頂幾十米,可以看到隐藏在白山祖茂密森林深處的杉木。它看起來并不好看,很難看出它與周圍的普通松樹有什麼不同。白山祖杉目前隻有3棵雌樹,生長在白山祖峰西南側1700多米的明闊綠葉清港森林,是白山祖國家公園獨有的珍稀瀕危植物,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987年,它被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SSC)列為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植物之一。

麗水清遠白山祖:與白垩紀恐龍在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中,世界上隻剩下三種植物

清遠縣文化廣播觀光體育局負責人告訴錢報記者,這種與同時代的白垩紀恐龍"植物活化石"是中國東南部唯一的冷杉植物,是松樹常綠樹,植物最高可達17米,胸徑80厘米;

據介紹,1963年清遠縣林業勞工吳明祥等人在茂密的森林中發現冷杉與一般的冷杉品種不同,1976年被确定為新品種,并正式命名為白山祖冷杉。這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古植物,繁殖能力很差,經過多年的觀察記錄,平均5-6年隻開花一次,種子的天然發芽率很低,隻有1992年和2012年兩次人勞工工繁育的本土樹苗。白山祖冷杉之是以如此瀕危,不僅因為個體數量太少,更重要的是其聚集養分對開花的強烈間隔較長,且個體之間形成生态差異,自然有性繁殖非常困難,正常人工無性繁殖的成功率很低。

麗水清遠白山祖:與白垩紀恐龍在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中,世界上隻剩下三種植物

鳳陽山—白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林業工作者對白山祖冷杉的搶救保護工作以來,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基層群落逐漸恢複,2018年母樹自然發芽的多株幼苗,初步标記統計共有130多株,是近年來通過自然發芽的幼苗存活率最高的。由于白山祖冷杉生長非常緩慢,這些幼苗距離成熟還有很長的時間和許多不确定因素,白山祖冷杉将長期處于臨界狀态。

景區管理辦公室從業人員介紹,成功栽培白山祖冷杉野生幼苗,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白山祖冷杉的生物和生态特征,也為白山祖冷杉自然種群的擴大創造了條件,為逐漸釋放白山祖冷杉的極度瀕危條件奠定了基礎。接下來,管理辦公室将加強對這些幼苗的監測和保護,采取人工土等措施,人為地促進白山祖冷杉的自然再生。

麗水清遠白山祖:與白垩紀恐龍在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中,世界上隻剩下三種植物

周邊遊覽推薦:石龍山、毛巾峰、龍岩村等

石龍山主峰海拔僅597米,位于清遠縣一角,爬山步道多為平石梯,海拔不高,沒有驚險的曲折山路,是老人和小孩登山運動的最佳選擇。石龍山半山那一片綠色的竹林,散發着竹葉的香氣,陽光透過枝葉的石階斑駁,仿佛讓人感覺落入了仙界,幻想自己是一代俠義之士,劍赴走向世界盡頭。

石龍山,位于石龍山烈士陵墓,為這座城市革命奉獻的前輩,這裡是麗水市愛國教育基地,清遠縣重點文物保護機關,這片紅土灑滿了鮮血,足以讓人敬意。從山腳到山頂,春氣一路蔓延,讓小鎮清遠的春天有了更多的層次和魅力。

麗水清遠白山祖:與白垩紀恐龍在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中,世界上隻剩下三種植物

毛長森

毛巾峰、清遠綠谷、森林覆寫率可達98%,負氧離子含量超過8000/cm3,坐擁1萬畝次生林。麗水十大峽谷是"千港峽"之一,古代"漳州八景"中的"毛巾香雲"、"白水龍"、"玉水春蘭"都分布在公園境内,赤崗峽是一座集勝景疊出,靛麗奪目的風景。有森林浴道、海龜祝福,穿過山谷、龍胡子瀑布、淑女瀑布等景點,公園冬季不冷,夏季無熱,是絕佳的森林浴場。

信步毛巾峰,高高望遠,細膩感受春節的生命力,迎面日出,順着暖風,渡過山脊,耳邊被鳥鳴包圍,四周長綠。

麗水清遠白山祖:與白垩紀恐龍在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中,世界上隻剩下三種植物

沈世剛

龍岩村是一個文化古村,記錄了清遠蘑菇的起源曆史,是"吳三公"的故鄉,是蘑菇栽培的祖先,該村已有千年的曆史,村民世世代代以種植蘑菇為生。龍岩村作為吳三公的故鄉,儲存了許多與吳三公相關的圖像和遺物,包括吳三公、吳三公府、吳三公公墓等。蘑菇文化反映在整個龍岩村。龍岩村現存的吳家譜也記載了吳三公的故事。每年農曆3月17日(吳三公的生日),農曆8月13日(吳三公逝世日),龍岩村民都會在吳三公的寶座前,點燃蠟燭熏香,為祭祀,形成龍岩村獨特的蘑菇文化。

勤勞淳樸實的清遠山人住在這裡,烹饪着濃煙,飄出食物的香氣,仿佛走在自己的家裡。

麗水清遠白山祖:與白垩紀恐龍在同一時代的"植物活化石"中,世界上隻剩下三種植物

離龍岩村不遠就是白山祖傳景區衆多著名景點之一的"三井溪",三井溪有三井,當地稱為龍井,三井是龍井上、中龍井,下長井。

一種理論認為,龍井或冰雹是第四紀冰川的遺迹,第四紀冰川有200萬到300萬年的曆史。三井溪的風光在水中,沿着溪流有一條人行道,與水色的河流平行。水的清晰例子,水的節奏,隻有來到這裡的人才會知道它是多麼令人震驚。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編輯、重寫和網絡傳播所有作品著作權使用,否則本報将依據司法管道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