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菊頭蝠介紹

中華菊頭蝠,是一種十分常見的中型菊頭蝠;毛色為橙色、鏽黃至褐黃色;眼小耳大,耳朵有對耳屏;鼻葉較寬,聯接葉側面線條圓鈍,呈三角形的頂葉發達,下緣凹陷;近期一項染色體核型研究,将華東亞種的魯氏菊頭蝠升格為新物種中華菊頭蝠。

中華菊頭蝠介紹

中華菊頭蝠,又名短指菊頭蝠、栗黃菊頭蝠。核型為2n=36。常栖于自然岩洞中,在廢棄的防空洞、坑道、窯洞中亦有發現。可內建上百隻的群體,曾見與皮氏菊狀蝠、西南鼠耳蝠、大蹄蝠、長翼蝠、中華鼠耳蝠等同栖一洞。秋末冬初交配,翌年初夏産仔,每年1胎,每胎1仔,幼仔生長到次年秋達性成熟。

中華菊頭蝠,哺乳類、脊索動物門、獸綱、翼手目、菊頭蝠科。一種十分常見的中型菊頭蝠;

體長4.1~5.3cm,尾長1.8~2.9cm,前臂長4.5~5.2cm,體重9~14g,顱全長1.9~2.3cm。馬蹄葉較大,兩側下緣各具一片附小葉,鞍狀葉左右兩側呈平行狀,頂端圓,連接配接葉闊而圓。背毛毛尖栗色,毛基灰白色,腹毛赭褐色。頭骨矢狀嵴明顯,颚橋短。第3、4、5掌骨近等長(3.4~3.8cm)。齒式為1.1.2.3/2.1.3.3=32。毛色為橙色、鏽黃至褐黃色;眼小耳大,耳朵有對耳屏;鼻葉較寬,聯接葉側面線條圓鈍,呈三角形的頂葉發達,下緣凹陷。

中華菊頭蝠介紹

中華菊頭蝠分布于中國東南、西南、陝西等地,其中分布在溫帶地區的菊頭蝠在冬季要冬眠。廣泛分布于香港各區。華南、尼泊爾、印度北部及越南。

蝙蝠是狂犬病病毒、尼帕病毒、漢塔病毒等許多動物源病毒的重要宿主。中華菊頭蝠被東南亞一帶的部分居民作為食物,中醫則拿來作為藥材。研究表明,這種蝙蝠可能有助于将病毒傳染給其他動物,包括人類。

中藥“夜明砂”,即由蝙蝠的糞便制成,有治療眼疾及明目的功效,一般會配合其它中藥給病人服用,也有市民買來煲湯。研究發現,近四成菊頭蝠體内有一種類似sars的病毒,而2005年發現有動物感染sars病毒的深圳野生動物市場,距離研究員在香港發現有sars病毒的菊頭蝠位置隻有十七公裡。

中華菊頭蝠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