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相撲科普文

作者:中日友人萬事屋沙老師

對于相撲(すもう)這項運動,一直覺得好奇,平常會從電視上看一些比賽,覺得很有趣是以就查了一些資料,希望和大家分享。

日本相撲科普文

相撲在日本國内的地位非常高,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其實相撲的起源是中國,在唐朝傳入日本後才在日本發揚光大,成為日本的國粹。作為專業競技項目,在日本國内稱作大相撲。

① 相撲的報名标準

首先是要完成義務教育學曆的人,其次對年齡,一般為未滿23歲的男士,身高1.67米以上,體重67公斤以上,才有資格報名。(官網資料)

② 相撲選手的培養

相撲選手的培養機構主要是“相撲部屋(すもうべや)”,“部屋”掌門人稱為“親方”,由退役大相撲力士出任,是相撲部屋的核心人物,負責相撲部屋的經營管理決策。“部屋”每年都會從全國各地的國小生中選拔學員,被選中的小相撲手在“部屋”裡吃、穿、住的開銷都由“部屋”負責。現在,日本相撲協會公布的“部屋”有42個。

③ 相撲選手的等級

相撲選手是不按體重分等級的,而是按照比賽成績分為10級,分别是: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兩、前頭、小結、關脅、大關及橫綱。其中,橫綱(よこづな)是相撲選手的最進階别,也是終身榮譽稱号。到達橫綱級别的選手,也是如同神一樣的存在,這個級别的選手已經不允許再有失敗,否則也會被強制進行退役。

日本相撲科普文

(日本史上最強橫綱:白鵬)

日本相撲科普文

(大關:貴景勝)

① 每年比賽時間及場所

日本的相撲比賽每年都要舉行6次,分為一月場、三月場、五月場、七月場、九月場和十一月場。三場在東京國技館舉行,其餘則在大阪、福岡和名古屋。入場券價位根據觀看位置的不同 3,500-20,000日元不等。(2021年官網票價)。

除了以上介紹外,再說說相撲選手的日常事~

☆飲食

因為相撲不是按照體重劃分等級的,是以對相撲選手來說,在比賽中,當然是越重越好。為了增加體重,相撲選手們通常采用一種以飲食和睡眠為主的催肥法。除了訓練就是“填鴨式”地進食。早上5點起床空腹訓練到11點後開始吃午飯,相撲選手一天隻吃中午和晚上兩頓飯,每頓的進食量幾乎是普通人的十倍。進食後就是睡覺,以便他們更高效地存儲脂肪。相撲選手最常吃的是“相撲火鍋(ちゃんこなべ)”,将牛肉、魚肉、豆制品、蔬菜等放在一個大鍋内炖煮。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這種食物易于消化,并且含有大量熱量。現在也是日本有名的一道美食。

日本相撲科普文

☆獨特魅力

日本相撲不僅僅隻是一項運動,也是一種高雅的事業,而且社會地位高,經濟條件也是非常好的。其次是他們素質修養是非常高的,是以并不是長得胖就能當相撲的,還必須擁有優秀、善良的内在,更重要的是内在美。日本相撲在日本女性當中深受歡迎,很多日本妹子都把他們列入想要出嫁的名單之一。相撲收入有多少呢?通常情況下,橫綱的月薪在282萬日元(人民币約18.3w),但這些隻是基礎收入,他們還會有廣告收入、贊助費等額外收入。如果按照這些算下來的話,最進階别的橫綱,一年的收入大概可以達到4200萬日元(人民币約273w)。從日本國内來看,這樣級别的收入水準,已經算是“高收入”了。總的來說,日本相撲給女人帶來的财富,地位,安全感,都遠遠超過普通人,怎麼有理由讓女人不愛呢?

日本相撲科普文

白鵬翔與和田紗代子

日本相撲科普文

貴乃花光司與河野景子

☆壽命

研究統計,相撲選手的平均壽命比日本國民平均壽命少10-15年,大多數相撲選手在70歲之前去世。他們通常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關節炎和其他關節問題(由肥胖引起)。

肝硬化、肝癌、胃癌和食道癌(由過量飲酒引起)。這是令人遺憾的地方。希望相撲選手在退役後能積極保養身體。

文末

每一項古老的能被奉為”國粹“的技藝,都值得被欣賞,去日本感受一番相撲的熱血與魅力,也不失為旅途中一次難忘的體驗與回憶!

作者介紹:simple,在日本生活過10多年,現工作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