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位國術宗師家,又是一位大明星。
他的一生為中華國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李小龍是衆所周知的武學大師身手不凡,
《精武門》、《唐山大兄》、《猛龍過江》等電影,都是李小龍的代表作。
他也被稱之為“功夫皇帝”。

1940年出生于美國舊金山,的唐人街,他父親是名粵劇演員,
的李小龍原名李振藩,後來跟父母回香港居住,
在李小龍3個月的時候,便出演了《金門女》王萊露。
真正登台表演是在他6歲的時候,
是在《一個男孩的開端》電影中扮演了一個叛逆的街頭小子,
在那部電影中,他第一次在銀幕上表演了打鬥的場景。
從小李小龍就特别不安分,經常到處惹是生非,
尤其是特别厭惡學習,經常逃學,成績更是一塌糊塗,
可他唯獨對國術情有獨鐘。
在他14歲在父母的幫助下,他師從葉問學習詠春,
李小龍也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詠春拳的學習中,
很快就取得了飛速的進步,
葉問見李小龍,非常刻苦也是一個練武奇才,
後來就将李小龍收為了關門弟子。
當時的香港黑社會當道,大街上經常能看見打架的場景,
天生好鬥的李小龍也想成為一位大哥,
後來還和幾個好友拉幫結派,四處打架滋事,
18歲的李小龍很有正義感加上年少氣盛的他,經常在外打架,
久而久之也得罪了不少社會上的幫派,
有一次李小龍和黑幫人員發生口角,
對方一拳把他眼睛打得淤青,
氣憤的他一拳就打掉人家好幾個門牙,
随後對方迅速報警,最後在父母交完贖金,才把他保釋出來。
也是以事他和黑幫結下了仇,被迫不得逃往美國避難,
從一個熟悉的環境,突然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一時間讓他很不适應,
可為了生存,他隻能四處找工作,
最後在一家酒店當服務生,
為了适應美國文化,于是李小龍就讀艾迪森技術學校
但李小龍依舊對着國術那種執着一絲未減,
閑來無事看是鑽研武學,
在西雅圖舉辦亞洲文化節的時候,李小龍報名參加功夫表演,
那天在場的有前美國重量級拳擊詹姆斯德米爾,
兩人過兵斬将,最背景上隻剩他倆人,
德米爾用輕蔑的眼光看着李小龍,當他們交手後才發現這個中國人不簡單,
中國功夫博大精深,最終德米爾輸給了李小龍,
這也讓李小龍一時間名聲大噪。
之後有些慕名而來的同學想讓他傳授中國功夫,
李小龍也開始他的國術教學之路。
後來李小龍以優異的成績從艾迪森技術學校拿到了文憑,
同時被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錄取。
在李小龍上大二的李小龍便辭去了餐廳工作,
在西雅圖開了他人生中第一所武館并起名為“振藩國術館”
當時西雅圖也有日本人的武館,
聽說李小龍一個黃毛小子也敢在這裡開武館,
表示不滿,于是前來踢館,
李小龍不到半柱香,就将日本武師擊倒,
之後李小龍還參加了在長灘舉行的國際空手道錦标賽,
這次表演,也讓李小龍結識了國術家丹伊諾桑托,
後來丹伊諾桑托就成為了他的首席大弟子。
後來随着李小龍名氣得越來越大,
他也在奧克蘭創辦武館,沒幾天就招滿了學生,
期間也招收了不少外國學生,
這引來了很多華人同胞的不滿,
可李小龍認為武功是平等的,人也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
其中難免有人憤怒,于是一位黃澤民的武師向李小龍發起了挑戰,
雙方約定敗者将永遠不得開設武館。
而這場角鬥黃澤民隻持續了三分鐘就被擊敗,
同年李小龍認識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琳達,
雖然老丈人很不贊同他們的親事,
但在琳達的堅持下他們還是在1964年8月17日舉行了婚禮,
1965年2月1日,琳達生下兒子李國豪,
1966年李小龍出演《青蜂俠》雖然在劇中他飾演的隻是一個配角,
但也讓他在美國各地登台露面的機會。
1967年長堤國際空手道冠軍賽上,
李小龍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并展示詠春拳,
同年小龍在洛杉矶唐人街開設了他的第三家武館,
學生中包括了史蒂夫麥昆、賈巴爾、克諾裡斯、喬劉易斯和邁克斯通,
1969年4月19日,琳達生下了他們的女兒李香凝,
正是這一年李小龍訓練不慎受傷,不得在家休養,
加上孩子要人照顧,李小龍便回到香港把父母接到美國居住。
随着《青蜂俠》的熱播李小龍也一舉成名,
随後嘉禾影業也找到了李小龍并和李小龍簽約,
之後李小龍便出演《唐山大兄》的主角,
《唐山大兄》1971年10月上映就,在3周的時間裡,
在香港就超過3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打破了之前所有的記錄,
同年随着《精武門》的上映,也讓李小龍在演藝之路上走上了正軌
1972年,李小龍自編自導的電影《猛龍過江》橫空出世,
成為影史經典,并成功打破東南亞票房紀錄。
特别是劇中擊倒,查克·諾裡斯的五連鞭腿,讓觀衆大呼過瘾,
就因為和李小龍的這場打戲,
從來沒有表演經驗的,查克·諾裡斯一下子馳名中外,
1972的一天,李小龍接到好萊塢的邀請,拍攝《龍争虎鬥》,
這也是李小龍夢寐以求的一天,他也是首位打入好萊塢的演員,
1973年剛拍完,《龍争虎鬥》,剛走出拍攝場地就暈倒了,
不知條件的艱苦,還是動作展現的難度,
幸好送醫及時,醫生的診斷出腦水腫,但很快就出院了。
由于身體原因,李小龍便回到了香港,
1973年的一天李小龍在香港的家中靜養,但接到鄒文懷的前來,
鄒文懷這次前來是和他讨論《死亡遊戲》的劇本,
在《死亡遊戲》丁佩中擔任一個新角色。
李小龍和鄒文懷一起來到丁佩家裡,讨論電影拍攝的事情。
晚上7點30分左右,李小龍開始頭疼,
丁佩沒有多想,馬上找出一瓶止痛片,又倒了杯水給李小龍端了過去,
看了李小龍的身體,丁佩便讓李小龍到她的房間休息一會兒,
李小龍走進卧室,連鞋都沒脫就躺倒睡下了。
可當丁佩再次去看李小龍的時候,發現他沒有反應,
于是丁珮連忙叫上了鄒文懷,兩人間情況不妙,
便将李小龍送到了醫院,但此時李小龍已經離開了人世,
消息一出,一時間轟動整個娛樂圈,
誰也不相信一代“功夫皇帝”年僅32歲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最終在香港警方在經過2個多月的調查分析,
在9月27日公布了李小龍死于不幸。
法醫解釋,李小龍對某種藥物過敏,引起大腦水腫而死亡。
一代國術宗師,曾因他犀利的拳法讓,
外國人看到中國國術的博大精深,也徹底粉碎了東亞病夫的恥辱。
也作為華人的楷模,雖然他的一生很是短暫,
但他一直活在我們的心中。
聲明: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