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肯定是想有更多的罰球機會,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分數,可以在盡可能節省體力的同時給球隊帶來幫助。為什麼以哈登為代表的這一類型球員會這麼執着于利用規則得分,大體就是出于這個考慮。但是,這種現象雖然對球員和球隊有利,可聯盟的收視率卻是在不斷下滑。很簡單,沒有人願意看一場罰球表演。大家給錢是想看困獸之争,而不是行為藝術家的兩分線定點投籃選拔賽。

那怎麼解決這種問題?也很簡單,調整規則。對于聯盟來說,他們是規則的制定者,換個規則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對于球員和各自的球隊來說,這就有了一個陣痛期。喜歡犯規罰球的球員,必須适應新的制度,這樣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機會。不然,隻會一次次失誤。哈登在賽季初的表現就是這個道理。沒有适應規則,強入哈登也沒有辦法。
我們常說一句話,叫一個規則的出現,或者一種風氣的盛行,往往會有雙面性。有人可以從中獲益,有人會是以被淘汰出局。小球時代的到來,造就了一批後衛,無數小前鋒迎來自己最好的時代。而同樣也是因為小球,無數的中鋒面臨失業,内線球員徹底進入寒冬期。是以可以預見的是,現在這次規則改革,必然會給未來的聯盟帶來極大地影響。當然,首當其沖的肯定是那些本身就依賴罰球的球員。
首先必須承認一點,這些地闆流的後衛球員,在賽季初開始的比賽就打得很不好。米切爾,特雷楊,東契奇,哈登,這些都是案例。懂球的朋友應該看得出,這些都是持球大核心。這也反映了一個現象,現在聯盟很多的持球核心都是依靠罰球來擷取得分機會。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算是什麼太強的本事。是以呢,在規格變化之後,他們都有一定程度地下滑。
當然,這些球員雖然罰球次數都有減少,但是情況卻是不太一樣。因為有些球員本來就是在賽季開始的時候找不到手感,比如說利拉德。利拉德這個球員很特殊,在這個階段幾乎是所有資料全線拉胯。是以網上才有了一句調侃叫:利拉德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75大巨星。如果利拉德這個賽季都維持這樣的表現,那今年估計開拓者的比賽會輸得很難看。
而以哈登為首的這些規則向的技術球員,現在也陷入一個困境:如何重新找到一個合适的哨子尺度以及裁判是否還願意繼續給他們罰球的機會。這種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結合起來的問題,就比較難用一兩句話概括。但是對于那些比較年輕的球員來說,他們受到的影響其實是更小的。因為現在沒有完全定性,他們還有時間去開發更多的進攻手段。是以,短暫的不适應是必然的,隻是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很久。
說完了這些球員,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看一些在這個規則中受益的幸運兒。對于那些本來就沒有太多罰球的球員來說,這種規則的變化是不是就在變相提高他們的實力呢?其實這麼說也沒有問題,因為這個道理很簡單,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嘛。是以大緻可以推斷出兩類人群,一個是内線球員,那些本來不擅長罰球的大中鋒,他們就幾乎不受影響。甚至于,因為這種尺度更大,讓他們防守的範圍可以進一步擴大,對于防守水準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提升。另一個人群就是本身沒有哨子的,比如庫裡這一類的球員。庫裡以前被人犯規,經常拿不到哨子。現在大家都拿不到,庫裡的進攻威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相對應提高的。
其實讨論這個規則的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哈登身上。哈登是現在受罰球影響最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球員。因為哈登罰球次數減少的直接原因是裁判沒有給那麼多的哨子,而這種因素帶來的影響一個是得分數減少,一個是哈登本身的威脅降低。
因為我們必須了解造犯規的含義,他的造犯規不隻是帶來得分,還給隊友帶來機會。對手擔心犯規次數,是以就會減少對哈登的防守,在這種情況下,哈登有很多的進攻和助攻機會。但是現在哨子沒有那麼容易拿了,哈登就必須考慮如何制造更之前一樣的空間和助攻機會了。籃網需要哈登的得分,同樣需要哈登的助攻。在歐文沒有回歸之前,哈登已經肩負着球隊唯一核心後衛的重任。如果他沒有調整好狀态,還是在嘗試了解尺度的話,很有可能得不償失。而且按照現在這種趨勢下去,未來季後賽的哨子肯定更加難拿,到了那個時候,哈登還怎麼帶着籃網突出重圍呢?難道是靠杜蘭特一個人嗎?這也不現實。
是以,現在哈登的焦慮應該是最大的,畢竟這直接影響了他在球隊的戰術地位。這種問題一天沒解決,籃網的進攻堵塞問題就一樣存在。現在杜蘭特可以兜底,但不能每場比賽都讓杜蘭特來解決戰鬥吧。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在新規則開始實施之後,整個聯盟的進攻都變得非常遲緩。這個遲緩是相對于上個賽季來說,其實這也算是聯盟的無奈之舉。他們必須在進攻和防守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這樣才能挽回更多的球迷。防守立足的球隊本來已經被擠占到找不到空間,現在有了新的規則,也算是可以喘口氣。不過現在隻是最開始的階段,未來的發展會是怎麼樣我們也不得而知。球員的能力會不會受到這種變化的影響,這一樣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以,這個賽季注定變數重重,任何一支球隊都會成為黑馬。不看到最後,還真不知道誰是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