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身長5cm,全身30餘個發光點!你見過會“舞火龍”的螢火蟲嗎?

作者:知識就是力量雜志

作者:趙力(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志

“螢火蟲、螢火蟲,慢慢飛,夏夜裡、夏夜裡,風輕吹”,你見過“提着一串燈籠”的螢火蟲嗎?

30身長5cm,全身30餘個發光點!你見過會“舞火龍”的螢火蟲嗎?

常見的螢火蟲通常都“提着一個小燈籠”

5厘米的巨型螢火蟲

我們平時所見的螢火蟲成蟲體長通常隻有1厘米左右,即便是較大的,也不過2厘米。2021年6月19日,我在成都市都江堰趙公山采集到一條體長超5厘米的巨型螢火蟲雌性成蟲。

30身長5cm,全身30餘個發光點!你見過會“舞火龍”的螢火蟲嗎?

體長約5厘米的雌光螢

白天,雌光螢看起來酷似一條大号的黃粉蟲,在夜晚卻奇迹般地全身發出綠光,宛如披挂了幾串小燈。其身體上的發光點多達30餘個,而且不會閃爍,亮度遠遠超過普通螢火蟲,甚至能夠将周圍數厘米的範圍内都照亮。查閱資料後,确認它是一種稀有的雌光螢科昆蟲,拉丁學名為 rhagophthalmus giganteus。

30身長5cm,全身30餘個發光點!你見過會“舞火龍”的螢火蟲嗎?

白天的雌光螢

30身長5cm,全身30餘個發光點!你見過會“舞火龍”的螢火蟲嗎?

晚上的雌光螢

嚴格而言,雌光螢并不屬于我們常見的被歸為螢科(lampyridae)的螢火蟲類群,而屬于雌光螢科的雌光螢屬rhagophthalmus (也有專家稱為凹眼螢屬menghuoius)。

單打獨鬥的雌光螢

雌光螢每次被發現時往往隻有一條,這很可能和它的食物來源有關。專家研究發現,它從來不吃大多數螢火蟲喜歡的蝸牛和蚯蚓,僅捕食各類馬陸。馬陸的數量相對于蝸牛和蚯蚓,顯然少得多。而且馬陸自衛能力很強,全身有堅硬甲殼的保護,遇到攻擊時還會排出難聞的液體,加上行動比較靈活,使其被捕食的難度遠遠高于蝸牛與蚯蚓。

30身長5cm,全身30餘個發光點!你見過會“舞火龍”的螢火蟲嗎?

馬陸,也叫千足蟲

為了快速制服這個厲害的獵物,雌光螢幼蟲會通過強有力的彎鈎狀口器直接撕咬馬陸頭部,并注入毒液将其麻醉。馬陸頭部剛剛被咬後會因疼痛而馬上翻滾蜷曲,但不久便失去活動能力。馬陸喪失抵抗能力後,雌光螢幼蟲便由頭部開始食用,甚至鑽入馬陸體内取食,直至将整個馬陸食盡。

雌光螢的光環何時出現

雌光螢雄蟲體型并不大,外觀看起來和大多數螢火蟲類似,也會飛行,隻是它不會發光。雄蟲的眼睛很大,目的是友善在夜晚觀察到雌蟲發出的光。

30身長5cm,全身30餘個發光點!你見過會“舞火龍”的螢火蟲嗎?

雌光螢雄蟲(繪圖:飛飛)

而雌蟲保持了幼蟲的形态,在交配前,雌蟲隻有尾部會發光,光點強烈明顯,它會爬到空曠的地方,雄蟲發現它發出的信号後會立即飛來交配。但這個浪漫的過程也很危險,有個别種類的雌光螢會模仿其他種類雌蟲發光的方式,當其他種類的雄性螢火蟲以為自己在奔赴浪漫時,卻不幸成為獵物。

30身長5cm,全身30餘個發光點!你見過會“舞火龍”的螢火蟲嗎?

雌光螢會将身體彎成c形,把卵保護在腹部,直到幼蟲孵化。

進入産卵期後,雌光螢發光的方式發生了改變,全身體節都會發出環狀光芒,發光點位多達30餘個,是以有人戲稱“别的螢火蟲都是提燈夜行,你卻舞火龍!”

“舞火龍”的秘密

30身長5cm,全身30餘個發光點!你見過會“舞火龍”的螢火蟲嗎?

雌光螢身上布滿發光點

雌光螢的光來源于發光細胞,這種細胞周圍密布着小氣管和纖細的神經分支,細胞中的主要物質是一種叫螢光素的含磷化學物質和熒光酶。雌光螢活動時,呼吸加快,體内吸進大量氧氣,氧氣通過小氣管進入發光細胞,使得原本處于抑制狀态的熒光素被解除抑制,熒光素在細胞内與起着催化劑作用的熒光酶互相作用,産生生物氧化反應,使它發出碧瑩瑩的光亮來。

那麼,雌光螢發出如此明亮的光,是否會産生熱量、燙傷自己呢?當然不會。螢火蟲發光時産生的大部分能量以光的形式釋出,隻有2%左右的能量轉為熱能,這種光叫作“冷光”。這種看起來招搖的發光方式,其實是為了警示晚上活動的大多數懼怕強光的掠食者。

由于雌光螢很稀有,大家如果有機會見到,盡量不要去打擾它,讓這種會“舞火龍”的奇特蟲子在自然界裡生生不息吧。

(責任編輯 / 王佳穎 美術編輯 / 周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