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說飾演86版《西遊記》的如來佛祖的演員朱龍廣去泰國買佛像時卻發現佛像畫的正是自己,讓他覺得左右為難,不知買好還是不買好。
看到這裡,不禁又喚起了當年追這部劇的回憶。
出生于60、70、80和90年代初的人想必對這部劇印象深刻。因這部劇,唐僧和三位徒弟的形象家喻戶曉,成為了大家心目中最經典的神話人物形象。
除這四人以外,如來佛祖和觀音的形象也非常經典,甚至從實際情況來看比師徒四人還要深入民心和影響深遠。

這兩人的形象有多深入民心呢?
這麼說吧,當人們說到觀音時,很多人腦子裡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86版那位觀音;當人們想到如來佛祖時,腦海裡也總會第一時間呈現出86版那位如來佛祖的樣子。
因為他們的形象實在太貼合角色了,被塑造出來時就立即賦予了人物以清晰、具體的形象,使人們感覺親切、生動又難忘。
下面就來講講他們與這個角色之間的故事。
在拍86版如來佛祖前,朱龍廣演過《道地戰》的高傳寶、《焦裕祿》的焦裕祿等人民英雄形象,也執導過作品《生活中的戲》,還時常活躍在話劇舞台上。
1986年,《西遊記》劇組安排總造型師王希鐘負責物色演員,并要求演員的造型一定要符合人物形象,于是王希鐘開始四處奔走尋找。
由于如來佛祖在劇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楊潔導演和王希鐘形成了共識——要找一個臉大、體型大、相貌端莊厚重的,于是他們前後面試了16個人,但都沒有達到心目中的理想。
有人便想到了朱龍廣,因為朱龍廣身材高大、模樣威武,聲音又洪亮如鐘,整個人看起來十分端莊有氣勢,說不定适合演如來佛祖。
于是王希鐘立即去找朱龍廣。
王希鐘找到朱龍廣後便開門見山地問他:“有個角色給你演,你演不演?”
朱龍廣一向特别喜歡演戲,一聽立即爽快答應。
當朱龍廣打扮成佛祖模樣出現在導演楊潔和衆演員面前時,大家都驚呆了,驚呼道——這正是大家心目中的佛祖造型啊。
于是朱龍廣順利得到了飾演這個角色的機會。
剛進劇組時,朱龍廣按照自己以往對神仙的了解來演,但導演楊潔看後覺得不行,認為佛祖和神仙還是有所不同的,便讓副導演荀皓來給他講解如何演繹這個角色。
荀皓是平劇界“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的長孫,他從小就接觸戲劇表演,對各種人物的刻畫深有體會,他告訴朱龍廣:“佛祖”就要五心朝上。頭頂心,兩手掌心和兩腳掌心,一律朝上,盤腿打坐,兩眼微閉,面帶微笑,一盞青燈,一心參佛。”
朱龍廣将他的話默默地記在了心裡,從那以後,朱龍廣常去寺廟觀察如來佛祖,将這個人物的神态舉止一一記在心裡,再細細揣摩這個人物的音容笑貌,沒多久便開了竅。
當劇組開拍時,朱龍廣的表演就像真的佛祖一樣——威嚴而不失慈祥,渾身散發着神性的光輝。
朱龍廣飾演的如來佛祖在《西遊記》裡隻有四場戲:天宮蟠桃會、孫悟空被壓五行山、西天傳經唐玄奘和真假美猴王,但他卻憑着這短短的四出戲而成功塑造了一個國人心中最經典的佛祖形象。
而左大玢的觀音形象也同樣深入民心。
在飾演86版《西遊記》前,左大玢曾在《追魚記》裡飾演過觀音,楊潔導演又正好看過那部作品,對她的扮相印象深刻,是以楊潔有次遇見左大玢時便對她說:“大玢,你演的觀世音真的蠻像,我以後要是拍觀音的戲,一定找你來演。”
幾年之後,當86版《西遊記》籌拍時,楊潔便給左大玢打電話,邀請她來飾演觀音。
左大玢一聽高興壞了,立即答應了下來。
剛到劇組時,還沒上妝的左大玢就被大家驚呼太像觀音了,有人說:“根本不用化妝,你這淨瓶一拿,白紗一披,就是觀音菩薩的樣子。”
大家的認可無疑給了左大玢很大的鼓勵,但她并未是以而有絲毫的松懈,她那段時間常常往各大寺廟跑,用心地揣摩觀音的舉止和神态,把觀音表情裡的所有微妙感覺也都深深記在心中。
她飾演的觀音慈眉善目,妙相莊嚴,神态舉止都透着一股令人心靜的超然仙氣,開拍後果然得到了一緻的好評。
據說她在拍攝期間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每逢到她的戲份時,即便原本下着大雨的天也忽然放晴,原本刮着大風的天氣也忽然變得風和日麗。
這種情況當時發生了好幾次,這讓原本不信佛的左大玢心裡生出了敬畏之心,拍完《西遊記》後便成為了一名佛教-徒。
她扮演的觀音有多深入民心呢?據說一次有位農民抱着兒子在她面前跪下,請求她保佑他的兒子。左大玢趕忙将他扶起,并解釋道自己隻是一名演員,并不是真的觀音。
還有一次,左大玢去旅遊,有遊客見到她,立即欣喜萬分地說:“觀音來了。”頓時便有人朝她跪下了。
有人說“她是唯一将觀音演活了的人”,也有人說“她扮演的觀音無人能超越,在人們心中觀音就是這樣的容貌。”
足見她将這個角色塑造得有多成功。
如今兩位皆已七八十歲了,時間過得真快啊,但他們塑造的形象還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腦海裡。
感謝兩位藝術家為大家塑造了如此經典的形象!!!
【本文由作者原創,嚴禁抄襲,轉載需備注作者名及文章出處,違者必究】
大家好,我是@原野的天空之城,碼文不易,如果喜歡本文,請賞個贊、關注、評論和推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