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人》:雨果,一段傳頌百年的愛戀,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曾有這麼一個人, 他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看到過許許多多的悲慘故事, 他善良的心特别容易受傷, 可他的臉上卻永遠戴着一張笑面, 他越傷心, 越想哭, 那張笑面上的表情越滑稽, 越似笑得厲害, 越逗人發笑, 他就是雨果筆下的笑面人關伯蘭。這位笑面人死了, 帶着他脫不去的笑面跳進了黑夜中的泰晤士河,追趕先他而死的夫妻黛娅去了。黑夜還是那麼平靜, 河水也是那麼平靜,黑夜中 , 大河上,隻能聽到他義父烏蘇斯嘶啞的呼聲。還有那條狼的嗥叫。
故事發生在十七世紀的英國。關伯蘭是貴族後裔, 父親因主張共和而遭流放,他是父親流放期間婚生的獨子。 父親去世後, 國王沒有放過孤兒,關伯蘭被賣給兒童販子, 并動了易容手術。關伯蘭的嘴被劃拉到耳朵邊,以便将來賣給雜耍班子當醜角。從此,他看上去總像在笑。 關伯蘭生活在兒童販子當中。他十歲時, 國王下令追殺兒童販子。兒童販子逃離英國時把他視作累贅,撂在冰天雪地裡,留給了死亡。
可是孩子沒有屈服。他穿着單衣, 光着腳丫走在冰雪世界裡, 路上還從一位凍死的母親胸脯上救起了命懸弱絲的女嬰黛娅。 孩子抱着女嬰終于回到了人世間,江湖藝人烏蘇斯收留了他們。他省下自己的口糧把兩個可憐的孩子養大了。 烏蘇斯帶着他取名為“人”的狼, 加上醜得不用化裝的關伯蘭和美若天仙的盲女黛娅,組成了一個奇特的家庭。他們流浪賣藝,關伯蘭的藝名“笑面人”在江湖傳開,生活較有着落,關伯蘭和黛娅相愛了。
再說,那些兒童販子在海上遭遇風暴,小船沉沒前,他們忏悔自己的罪行, 寫下了關伯蘭的身世,封在一隻小酒壺裡, 丢進大海,小酒壺在大海漂浮多年,終被英國海軍部揀到。女王決定恢複關伯蘭的爵位。他們帶走關伯蘭,又限令烏蘇斯他們速速離開英國,以掩蓋他們的醜行。
關伯蘭進上議院。然而就在讨論和投票增加女王和貴族們的開支時,他慷慨陳詞, 講述他所看到的下層人民的苦難,希望用這筆錢去拯救受災的老百姓,結果遭到貴族們的奚落和恥笑。他憤憤不平地走出議會大廳,去找正要離去的親人。 這時的黛娅和烏蘇斯、奧嫫已上了去鹿特丹的船。因為心靈上突來的打擊,她心髒病複發,臨終前,關伯蘭趕到,她在夫妻懷裡合上了雙眼。
《笑面人》是雨果晚年的代表作, 發表于1869年, 距離《巴黎聖母院》發表将近四十年。在這四十年裡, 雨果發表了大量的文學作品, 他的思想也随着法蘭西祖國的政局變化而進步,最明顯的是他從一個保皇黨人發展為共和黨人。然而他的人道主義思想是一貫的,一個愛字貫穿了他全部的作品。“醜,就是美”,這始終是雨果高舉的大旗。
《笑面人》的創作标志着作者向現實主義邁出了一大步,這是《巴黎聖母院》所沒有的。 烏蘇斯真像是莫裡哀筆下的人物,那一段段長篇獨白和阿巴貢的獨白何其相似乃爾!而整部小說的布局又多麼像一個古典主義的悲劇。 此時的雨果,在文學上的功力達到高深莫測,出神入化的程度。 雨果的偉大不隻在于他是浪漫主義的領袖,更在乎此。更在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