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政府過去對台實施的模糊政策不同,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現在對台灣的利用方式産生了微妙的變化。變化的根源在于美國方面意識到兩岸不可能永久維持現狀,破局的那一天早晚都會到來。而在時間的早晚選擇上,美國青睐于早一點比晚一點好。此外,美國考量的是如何最大化利用好“台灣牌”,讓其發揮出牽制中國大陸的最大效用。

在此判斷下,對于美國來說,如果無法阻止台灣地區被統一的程序。那麼,不如趁勢利用好“台灣牌”,榨幹其對于美國最後的戰略價值。于是,美國一定會出手進一步激化兩岸局勢,逼迫中國大陸早日出招,美國好隔岸觀火。因為維持現狀就意味着中國大陸又赢得了和平崛起的寶貴時間,既然早晚都得破局,與其等到一個更加強大的大陸站在世界面前,倒不如利用破局台灣地區态勢的手段拖延大陸的崛起程序,進而為美國“制裁”大陸提供更多空間。
是以說,收回台灣不能急,越急代價可能會越大。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做好開“第一槍”的準備,将兩岸局勢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要知道,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始終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但面對“台獨”分子日漸狂妄與嚣張的态度和美台之間的頻繁勾連,如果“台獨”分子攤牌,那麼中國大陸的“第一槍”也必須果斷打響。因為,雖然我們積極為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但也絕不放棄通過軍事手段完成祖國統一的曆史使命。我們不搞軍事壓迫,但當國家主權受到侵害,這一槍就必須打響!
結合近來美國總統拜登承諾出兵“協防”台灣的表态和美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支援台灣地區“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活動”等動作來看,美國正在通過各種小動作刺激中國大陸,逼大陸率先破局,促使大陸失去戰略定力并攪亂台海局勢。
因為,美國想借用一場戰事來破壞中國和平美好的發展前景。與此同時,美國又不想完全與中國形成對抗站位,是以說美國在涉台議題上的立場常常言行不一。同時,美國拉攏一衆盟友在國際輿論上對中國施壓,企圖遏制中國的發展。對此,我們應該保持戰略定力,按照既定路線穩紮穩打,不給美國留下隔岸觀火、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
台灣作為中國固有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應成為美國等西方國家牽制中國大陸的棋子。如今的中方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迅猛的發展勢頭中,台灣地區不應該缺席大陸這趟高速發展的快車。相比武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不僅可以将負面影響降到最小,也契合了兩岸統一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