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踏青季
綠油油草坪是大家
曬太陽,野餐,遛狗
搞對象,喝啤酒,抄近路的首選
最近,綠容君總是被小夥伴們問到一個問題
有很多綠地未禁止遊人在草坪上進行活動
也沒有任何“小草青青,踏之可惜”的告示
更奇怪的是,也很少見過草地被踩秃了
但也有很多地方的綠地、公園草坪
卻随處可見“禁止踩踏”等智語
還有專人時刻監管
那麼究竟為什麼造成這樣的差别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品種問題
草坪在草的選擇上一般要符合以下特點:
便于修剪,其生長點要低,比如高爾夫果嶺草坪修剪高度在5毫米左右;
葉片多,且具有良好彈性、柔軟度和色澤;
具有發達的匍匐莖、強大的擴充性,能迅速覆寫地面;
生長勢強、繁殖快、再生力強;
耐踐踏,比如經得住來回踩踏;
修剪後不流漿汁,對人畜無害;
耐逆性強,能在幹旱、低溫條件下很好生長。
有些地方會選用耐踩型草種,而有些草坪是起綠化、美化、觀賞作用,選用觀賞型草種,若是過度踩踏會導緻死亡。一般耐踩型草坪草在維護成本上的财力和人力投入要比觀賞型的高。
氣候不同
世界陸地幅員遼闊,各種氣候類型都有。同一個季節不同地方,也會存在不同氣候。
比如我國的上海,夏天的黃梅雨季,冷季型草坪草,如黑麥草、高羊茅、早熟禾等,耐受不住高溫高濕,易受病害侵染,甚至死亡;一到秋冬季節,暖季型草坪草如狗牙根、結縷草、假儉草、野牛草等,地上部分就會枯死,不可能像歐洲那樣大片的綠草地。
我國北方城市,為了更好地延長綠期,通常采用冷季型草種,但這些草種根系淺,莖杆脆弱,耐踩性差,是以也不經踩踏。氣候不同不僅影響到草坪的耐踩踏能力,還會影響到被反複踩踏後的恢複能力。
又比如歐洲地區大部分屬于海洋性氣候,特征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較均勻,非常适合草生長,是以一年四季都是綠油油的。
人口密度差别
不僅是氣候,所處地區不同,其人口密度也各不相同,草坪作為公共活動的場地,被踩踏的幾率也相差甚遠,在人口密集地區一旦開放草坪任人踩踏,再優質的草坪也會因踩踏過度而歸于消亡
草坪養護成本大,工序複雜
為保持草坪的美觀,草坪的養護很關鍵,需投入較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工序葉非常複雜。比如土壤不能選擇施工廢土回填或者用普通土壤,容易滋生細菌和昆蟲,影響草皮正常生長;定時時清除草坪裡的雜草,防止争搶養分;定時施肥,以促進草坪生長;草坪生長旺盛的時候,要進行适當修剪。
素材來源: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