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作者:竹昂

鹽城鹽都區龍港鎮興福村,有位七旬老人極其熱愛收藏。

他收藏的既不是名人字畫,也不是郵票名器,而是毛主席像章。

據張殿前所說,五十多年來,隻要看到有新樣式的毛主席像章,他都會不計代價地去收藏。

那麼毛主席像章究竟為什麼如此令他癡迷呢?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毛主席像章,大多是以毛主席形象為主體,以革命聖地如韶山、井岡山、遵義會議會址作為背景打造的像章。

有些稍大的像章背後也會有一些字,上面會刻着制作機關和制作時間。

像章的形狀多為圓形、五角形。其本身材質沒有規定,但大多是銅或鋁制,少數有金銀材質。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重量大小也不一,有些小的隻有1-2克,大的能有幾百斤。

這種像章在七八十年代十分流行,甚至有些樣式賣出了一億枚。即使當時生活拮據,大多數人還是選擇購買。

身為特殊曆史時期的産物,毛主席像章是存在一定的收藏和經濟價值的。

最早的毛主席像章,出自于1932年的上海。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當時毛主席正擔任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上海地下組織更多是為了宣傳作用才制造了這種像章。

到了抗日時期,為了激勵群衆積極抗日,毛主席像章更多地作為獎章出現,比如新四軍浙東根據地虞延和延安淩子風都分别設計過這種像章。

在當時,這種獎章被設計以用來嘉獎一些優秀的戰士,這被很多人看作是榮譽的象征。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但毛主席像章真正在全國範圍内大範圍制造還是在1967年到1972年前後,這五年制作的像章種類就超過一萬種,總數超過二十多億枚。這還隻是官方記錄。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會佩戴毛主席像章,少則一枚,多則十幾枚。

曾經有位戰士在軍衣軍帽戴滿了足足30多塊毛主席像章去演講,創下了佩戴毛主席像章的最高紀錄。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除了官方發售的正版像章之外,還有些人為了牟利,特地制造粗制濫造的赝品在景區等地方出售給外國遊客。甚至出現了像章“黑市”,以像章換像章,進行非法交易。

大規模制造毛主席像章,意味着大量金屬被用在這些無關緊要的地方,這不禁令毛主席感到失望。

本意是通過嘉獎來鼓勵優良作風的群衆,如今大數量的像章制造損害了國家利益,脫離了本心,變相形成了一種浪費的風氣。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因為飛機制作需要大量鋁材,于是毛主席抛下句幽默話“還我飛機”以扼制像章制造的風氣。

此言一出,毛主席像章的制造數量快速減少。

到了80年代末,幾乎沒有新的像章被大規模制造。正因如此,現如今成套的正版像章才會如此難收集,價格如此之高。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想要收集到成套的毛主席像章在今天也是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大部分像章都是單個出售,當時很少有人會去專門收內建套。

若是有成套的,成千上萬價值都有可能。更别說,收藏者本身對自己辛苦收集像章就有特殊的情感,願不願意出售還是個問題。

但若隻是想要欣賞一下毛主席像章,還是有不少辦法的。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很多毛主席像章的收藏者大多是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士,他們幾乎都會選擇将自己的珍藏展覽來弘揚紅色文化。

按他們自己的話講,自己的珍藏能夠被人欣賞認可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興福村的張殿前老人就是專門收藏毛主席像章的收藏家之一。

如今他已經是個七旬老人,但隻要提起毛主席像章,他的眼睛就一下子亮了起來。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他說他和毛主席像章的緣分要從60年代進入湖北入伍當兵開始說起。

同時入伍的大多數人都有像章,看着他們佩戴像章時神氣的樣子,張殿前羨慕極了。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可張殿前沒法子,出來當兵也沒帶多少錢在身上,買不了像章。

于是買一塊像章漸漸成了一種執念紮根在了張殿前的心裡。

終于在當兵第二年,張殿前領到了7元的津貼。

他第一個念頭當然是買一塊像章戴戴,可是又想了想自己還得存點錢用來以後過生活。權衡之下他還是沒有去買。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到了當兵的第三年。有一回,張殿前路過一個商店,隔着玻璃罩子,他看到了一枚熒光像章。那光,好像照到了他的心裡,讓他的眼睛完全挪不開。

但是像章的價格不菲,足足3角。

他猶豫了很久,看着别人都有自己卻沒有,咬咬牙還是決定買了下來。

據他所說,買下像章時,真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從此之後,隻要看到有自己特别想要的像章,他都會選擇去買下來。

即便是退伍之後,這種習慣也保留了下來。

由于張殿前從事的是法律服務工作,他需要在全國各地間往來,是以每當他到一個地方,都會主動去打聽打聽哪裡有毛主席像章賣,有的話,他都會去瞅一眼,看看有沒有合自己心意的。

日積月累,像章就變得越來越多了。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剛開始買像章的花銷并不算大,零零散散一次就買個幾塊,花不了幾個錢。後來大多數像章自己都有了,就隻能撿着那些“名貴”的像章去買了。

比如:“東方紅”(花邊大海航行東方紅像章),“遊泳章”(花邊毛主席暢遊長江像章),這些稀有名氣大的像章,更是要動用三寸不爛之舌和原主人好一頓磨,才能将其買下。

那時候遇到一兩塊品相極好、款式自己又沒有的,即便是花上幾百元,張殿前也會咬牙買下來。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雖然當時掙得也不多,也很心疼錢,但是看着自己的收藏更豐富了,心裡便是滿足了。

家中絕大部分的錢都被張殿前用在了收藏毛主席像章,以及一些瓷像、銅像上。

有一次,妻子姚金蘭因為要幫忙擦拭瓷像,打碎了瓷像,張殿前還和她置了三個星期的氣。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張殿前癡迷毛主席像章,弄得家裡沒什麼積蓄,妻子對他難免還是有些怨氣的。

雖說有些怨氣,但好在妻子還是比較通情達理的。

因為張殿前也就這樣一個愛好,至少不傷身體,妻子在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支援張殿前的。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就這樣幾十年來,張殿前在妻子朋友的支援下,前前後後收藏了大概有5000多枚不同的毛主席像章。

而這些像章,是張殿前大半輩子的心血。

張殿前最大的收藏是一塊直徑1.8米的巨型像章,鋁制,總重有205斤。

足足花了2萬才從别人手裡買下,又花大力氣托運才送回了家。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最小的隻有綠豆大小,0.25g重也是鋁制,據賣家說,這可以算是中國最小的像章了。

這一枚枚大小花式不同的像章都是張殿前這些年辛苦收集的成果,它們每一個都對張殿前來說有着深厚的情感。

平常賦閑在家的時候,張殿前總會搬出來一些毛主席像章,細細品味一個個像章上的圖案。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雖然說他文化水準并不高,但對于這些像章背後的故事都會用心去搜尋去了解,久而久之,他收集的故事已經寫成了一本又一本冊子。

2015年7月,看着家裡一套一套的毛主席像章就堆在那裡,張殿前覺得有些暴餮天物,他認為這些像章值得被更多人瞻仰。

于是,他找到了村支書萬一明和村主任萬宏标,告訴他們想成立一個展覽館供人參觀像章,讓人了解紅色文化。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當時正好有一個廢舊不用的老衛生室可以充當展覽場所,兩位上司一合計确實是一件好事,決定由村裡出資改建為興福村村委會文化中心。

在此期間,戰友劉士聘夫婦和王傳玉夫婦也提供了不少幫助,幫着又找到了不少新像章和塑像。

經過多次撤換、改造,終于在2016年7月21日,興福村委會文化中心成立了,此場館占地100平方米。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在這不大不小的屋子裡,各個時期、各個樣式的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被分别陳列。

幾千枚像章記錄了毛主席的革命曆程,構成了中國現代革命的曆史畫卷。

在妻子朋友的幫助下,張殿前很貼心地為每種像章都列印出了各自的故事,想要來參觀的人都能很快對這些像章有更多更深刻的印象。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文化中心一經問世,就吸引無數人參觀。

記者在展覽館内看到,這些像章最小的直徑隻有1厘米,最大的直徑有20厘米的,從外觀上看有側面頭像、正面頭像、全身像、半身像等,材質大多采用鋁、塑膠、陶瓷等。此外,展館裡還有毛主席全身銅像、瓷像、木質雕刻工藝品以及曆史圖檔資料。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張殿前也是以名聲大噪,很快就有很多收藏者聯系到老人要高價收購老人的像章。

如果全部賣掉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而且很多親戚朋友都希望他賣了,但他深思熟慮之後還是婉言謝絕,身邊人都不能了解他。

張殿前則不以為然,說:“收藏這麼多毛主席像章,不是為了轉賣獲利,也不是單單的興趣愛好,我想更多的是收藏對一代偉人的那份情結,今後會繼續收藏下去,通過收藏、展覽毛主席像章這種形式,來紀念這位偉人的豐功偉績。”

76歲老人收藏5000多枚毛主席像章,2016年開展覽館,拒絕高價收購一、像章的由來和發展二、老人幾十年如一日收集像章三、主動展覽

當初改建的興福村委會文化中心,現在已經成為了當地紅色教育基地,經常有幹部、學生還有人民群衆登門參觀。

2019年12月26日上午,當地群衆自發前往那裡參觀,以此紀念毛主席誕辰126周年。

如今張殿前老人已經76歲了,但是隻要有人和他聊起毛主席像章,精神依然矍铄,講話铿锵有力。

“我們那個年代,把佩戴、懸挂、贈送毛主席像章當作一種時尚。”張殿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