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芯戰》看中國司法現代化

今年最火的法律題材小說莫過于《芯戰》,上線不到一個月就榮登當當網都市小說新書熱賣排行榜榜首,諸多知名公衆号競相推介。一時間,法律圈廣泛關注、廣為傳頌。小說以中美貿易戰為背景,美國著名半導體企業lr公司與中國天華公司打響知識産權訴訟戰,美方公司華裔董事長的千金陸文熙利用暑假,“卧底”中方天華公司律師沈夢遠身邊做實習生。面對中國的反壟斷機構和法院發出的“訴中禁止令”,lr公司遊說美國政府欲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把天華公司納入出口管制清單。這場沒有硝煙的大戰牽動着兩位青年精英律師的心,由此展開浪漫邂逅和相愛相殺,以及中美高科技領域的較量。

小說以“案中案”“諜中諜”精巧構思,明暗兩條線索推進故事程序,時刻吸引讀者。故事之是以好看,重要原因或許在于,作者思璇女士是一位擁有法學博士學位的資深法治媒體人,她将法律、新聞、文學在小說中跨界融合,碰撞出的奇妙火花可謂璀璨奪目。為了確定故事最大程度地貼近真實,作者把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病帶到了小說創作中,多方走訪、體驗律所、半導體和人工智能企業,求教專業人士,讓這部小說如同普法和科普讀本一般真實、準确。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讀者對于作品的關注與解讀,更離不開知識背景與一己經曆。作為一名法官,我在品讀小說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到小說用典極贊,借鑒了許多影響中國司法程序的案事例。外行看熱鬧,内行還需看門道,我們不妨對其中的法院元素進行一番梳理。

故事由一樁涉外知識産權案拉開序幕。這起案件的焦點在于“三維立體商标是否可以注冊,涉案商标是否具有顯著性特征”,男主角沈夢遠代理商标申請方某國際知名香水品牌取得勝訴。審判長董姝端莊知性、不怒自威的中國女法官形象,也讓身處美國哈佛大學的女主角陸文熙成了她的小迷妹,看到了“中國法院正在努力打造出讓當事人信賴的國際知識産權争端解決‘優選地’,平等保護境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并選擇來到中國。

不難看出,這起案件的原型為“迪奧香水瓶三維立體商标糾紛案”。迪奧爾公司出品一款香水,在外包裝(玻璃瓶)已在國際獲得商标注冊後,向中國提出領土延伸保護申請。商标評審委員會以缺乏“顯著性”為由駁回。迪奧爾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二審敗訴後,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最高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為,商标評審委員會作出的駁回決定有違行政程式正當性的原則,判令其敗訴。該案成為了中國法院為國際商标申請人提供及時有效司法救濟的裡程碑案件,向國際社會宣示了中國司法保護知識産權的勇氣與能力。

而作為故事重要情節的“許巍然股權再案”同樣值得關注。女二号許願的父親許巍然在看守所裡簽字低價轉讓股份後随即被釋放,出來後開始漫長訴訟路,以受脅迫為由要求撤銷股權協定。這起案件的原型為與張文中案、顧雛軍案齊名的“江蘇牧羊案”。2008年9月10日,牧羊集團股東、董事許榮華被當地警方以假冒注冊商标罪刑事拘留。羁押期間,時任檢察長走進看守所,勸說許榮華所持有股權轉讓給其他股東,後股權又幾經轉手。

維權因法律體系存在一定空白等各種因素一度陷入僵局。2016年11月27日,國家首次以中央名義出台産權保護的頂層設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産權的意見》。該意見表示,準确把握經濟違法行為入刑标準,準确認定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的性質,防範刑事執法介入經濟糾紛,防止選擇性司法。再加上當時新出台的民法總則完善了權利保護,系列事件出現轉機,最終,法院判決在看守所簽訂的協定被撤銷,股權返還。該案是涉産權保護的标志性案件,意義重大,從中可以看到黨中央和人民法院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堅定決心。

除了有不少“名案”、名場面打底,小說還多次提及知識産權法院、網際網路産權法院等專門法院建構,這展現出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司法專業化建設取得了長足進展,這既是司法專業化的必然發展趨勢,也是現代司法積極回應國家重大戰略和政策的重要展現。知識産權法院的設定,是為了加強各類市場主體知識産權的依法平等保護,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網際網路法院的建立,則是為了全面發揮司法在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絡安全、建構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方面的職能作用而增設,肩負着探索網際網路治理規則、提升網絡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的重任。

而貫穿整個小說最多的無疑是随處可見的庭審公開、裁判文書公開、智慧法院建設。當這些已經照進現實的法院優秀基因集中湧現在文學作品中,讓我們看到中國法院在司法公平、司法效率、司法透明度上的輝煌成就。近年來,我國法院司法改革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可謂前所未有。一方面,通過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的現代化,大力提升審判品質、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另一方面,高度重視資訊技術與審判業務的深度融合,建成并不斷完善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資訊四大司法公開平台和司法大資料管理和服務平台,智慧法院建設格局初步形成。

司法公開、司法公正、司法現代化,一旦讓人擁有,就無法“戒除”,這些優秀基因已經融入中國司法的骨子裡,在中國司法語境中更成為了人們習以為常、無法缺少的空氣、雨露。法治的種子一旦播下,就一定能在法治的陽光雨露中萌發成長。“文學與法遵從的都是美和正義的傳統”。事實上,小說所描述的法治畫面,無不來源于現實的法治社會,在本質上,正是我們每個法律人不懈努力而書寫。

我認為,每個法律人都有必要讀一讀《芯戰》,因為在裡面你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在裡面你一定能找到堅持下去的勇氣與力量。同時,也期望這個故事能夠讓更多人看到,讓作者的夙願得以實作:“我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能夠喚起更多的人,尤其年輕人,關注并投身科技和法律這兩大領域,同時,吸收書中男女主身上滿滿的正能量,愛國、熱血、理性、創新、合作、共赢……(作者機關: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