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風筝的人》一書,從頭至尾也沒有感覺到,主人公真正贖罪過

作者:駕馭中國

剛看完這本書,提到的橋段還在回蕩,我以為結尾是新生活的開始,不過确實也很有可能隻是緬懷哈桑,緬懷兒時,給活着的冰冷的心一點安慰和希望。不過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要安排哈桑和阿米爾是兄弟,雖然某種意義上可以跟之前的橋段連接配接,但是後面讓阿米爾下定決心要去救哈桑的兒子也是因為有血緣關系才絕對去救的,并不是剛開始直接就下定決心去救了,即使哈桑對阿米爾如此善良,如此包容,是以我後面就沒看進去了。

《追風筝的人》一書,從頭至尾也沒有感覺到,主人公真正贖罪過

從頭至尾也沒有感覺到主人公真正贖罪過,更多的可能是因為宿命,因為父親做過的事情去贖罪。一下子把我的記憶拉回了剛看完這本書的時候,這本書一開始沒看進去,後來重新拿起看的時候一口氣看完的,看完之後的那種震撼的感受一直讓我記得。書中有暗示哈桑是少爺的兄弟他爸的私生子的吧,很多細節都在暗示,是以書中對哈桑的感情應該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個人見解)。第一次看到哈桑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的時候,還覺得翻譯得太硬了甚至有點肉麻,可是再往下看到無比忠誠和甘于奉獻的哈桑,這句“為你千千萬萬遍”卻變成了煽動淚腺的句子。

《追風筝的人》一書,從頭至尾也沒有感覺到,主人公真正贖罪過

我看到有人說哈桑是具備與生俱來的奴性,但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還是受自己的主觀支配,我竊竊以為,哈桑是愛阿米爾的,誰會不愛高富帥呢,隻是有人愛的卑微,有人愛的含蓄。另外想和樓主讨論,阿裡知不知道哈桑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哈桑的媽媽知不知道實情,我這兒看得糊塗。總覺得還應該有些番外,有些哈桑視角。本書研讀完後,我陷入了沉思。迫切地想要了解阿富汗國家的戰争,想要了解哈紮拉人,了解種族歧視給國家,給人民帶來的傷害與不平等的待遇。

《追風筝的人》一書,從頭至尾也沒有感覺到,主人公真正贖罪過

要知道在我們中國倡導的民族統一的和平方針下,我們都在過着和平且舒适富裕的生活。那邊的生活戰國連天,無止境的戰争和無止境的内鬥,以民族歧視和信仰之名。剝奪着許許多多生命的延續。或者是信仰不同,還是因為我是個女生,我感受到了那個年代戰争下被犧牲的人。英雄人民的氣血在我這蕩然無存。作者的性格也是在這種民族歧視下養成的,一個人的生長環境太重要了。

《追風筝的人》一書,從頭至尾也沒有感覺到,主人公真正贖罪過

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氣才能去糾正自己内心以為的,如果當時的啊米爾敢沖過去或者哪怕是在路呼感求救,他們彼此的人生都将是另外一種結果吧。看到一半的時候我會這麼想。這也是全書最大的伏筆,他将會用一生去彌補。啊米爾沒和成年後的哈桑重逢,是本書最大的遺憾,我曾多次幻想着會用什麼樣的方式重逢着,幻想着善良忠誠的哈桑會被什麼樣的生活給厚待着。

《追風筝的人》一書,從頭至尾也沒有感覺到,主人公真正贖罪過

但這個國家并不是善良和忠誠就可以的。他們不配擁有這種品質,他們已經被長時間的戰争和内鬥消磨僅剩無幾,悲涼的國家必然有一群悲涼的孩子,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連口水都喝不上,戰争随時随地發生,無處安放。年輕男人都上了戰場。信仰之名阻斷了女性自力更生的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