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
看到歌詞,相信很多人都會不自覺地哼唱起《心太軟》。
這首出自于1996年的歌曲,如今雖談不上還能引領樂壇,
但放在這個流水歌到處飛的年代,依然能夠“打”到一片。
而這首歌的主人任賢齊,也曾紅遍90年代末二十世紀初。
他隻憑一張專輯,就能創下2600萬張的銷量。
如今任賢齊已年過半百,年輕時的飄逸長發也變成平頭。
時光在他臉上留下痕迹,但依然抹不去當年的神采奕奕。
最近在今日頭條出品,任賢齊發起的《任賢齊的音樂故事》中,他帶我們回憶了這十幾年來,人生中最重要的節點。
在微紀錄片的第七集,小齊哥帶我們走進了他成長的地方——台灣省田中小鎮。
這個地方有“台灣米倉”之稱,當地人以種植大米為生。
不過任賢齊的家庭畢竟殷實,任父任文祥是多年前的老兵,後來做了國小教師。
2014年,任父曾協助10多位老兵回鄉。
這次拍攝,任賢齊專程帶着鏡頭回到老家。
沒想到,任母還保留着幾十年前的老物件。
在院子角落放着一台老舊電冰箱,據小齊哥講這是他們家的第一台冰箱。
雖然冰箱已經退休,但任母并沒有扔掉它,而是當成了櫃子,裡面放着球鞋。
就連幾十年前任賢齊坐的自行車,任母也沒舍得扔。
看成色,自行車應該不能正常上路了,
從車筐中堆放的雜物也能看出,它已經失去了原先的用途。
屋内,任父任母挂了很多任賢齊的海報,甚至有一份挂曆用塑膠袋封了起來,怕有灰塵泛黃。
屋内屋外幾乎都保留了幾十年前的樣子,
唯有大門比較亮堂,看上去還是新噴的。
其實,小齊哥給我們展示這些是非常危險的,膽子不是一般大。
如果被不良媒體别有用心報道,那麼小齊哥很可能會被蓋上“不孝”的帽子。
畢竟他開着上百萬的保時捷,住在繁華的大都市,
很難想象,曾經的當紅明星,會讓父母“蝸居”于鄉下“茅草屋”。
但實不相瞞,其實任賢齊這樣做才是孝子的表現。
他曾和父母協商,把二老接去大城市住,可任父任母沒有同意。
畢竟,老人更喜歡“接地氣”,和鄰裡街坊唠家常,大城市住不慣。
任賢齊隻好妥協。
後來他又想把老宅子翻新,讓父母住着舒服些。
誰曾想,任父任母住着最舒服的就是老宅,二老已經對它有了感情,處處都是原先的痕迹。
年輕時事業繁忙,任賢齊很難有時間回家。
但随着自己的年齡越來越大,他會專門空出更多時間陪父母。
每次回老家,他都和媽媽聊聊天,陪她去菜市場買菜。
和爸爸散散步,陪他剪個頭發。
這隻是《任賢齊的音樂故事》第七集中的一小段内容。
除了老家外,小齊哥還在微紀錄片中帶我們去了大學時期打工的“敦煌樂器”,和老闆閑聊了打工時期的趣事。
在老東家“滾石音樂”,任賢齊毫不避嫌,帶我們看了滾石音樂的“秘密”;
給我們分享了自己的遊艇體驗;爆料了很多成名曲背後的趣事...
從這些細節中也可以看出,任賢齊十分熱愛生活,也喜歡讓我們了解他的生活。
現在《任賢齊的音樂故事》正于頭條獨家播出,可在頭條搜尋“任賢齊的音樂故事”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