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軍民為了民族大義,誓死抗争到底

作者:白洛講史

割讓台灣,是中華民族永遠的恥辱和傷痛。當年的硝煙、呐喊和淚水,穿越了時空,至今仍曆曆在目??割讓台灣、開放口岸、巨額賠款……,侵略者憑借船堅炮利,在中華大地掀起了一場人類曆史上最無恥的瓜分狂潮,腐敗、懦弱、無能的清政府隻能以一份份不平等條約,以一次次割地賠款來滿足侵略者的欲望。神州大地風雨飄搖,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

 早在16世紀後期就曾侵略台灣無功而返的日本并沒有置身于這場侵略狂潮之外,野心勃勃的它于1894年發動了旨在并吞北韓、侵略中國的甲午戰争。一年的戰争不僅讓清王朝喪失了精心經營的北洋艦隊,也讓台灣從此離開祖國達半個世紀之久。在侵略者蠻橫的所有條款“但有允、不允兩句話而已”的淫威與要挾下,在如不簽約就重新開戰的威脅與恫吓中。

1895年4月17日,腐朽落後的清廷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其内容有:中國承認北韓獨立;割讓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與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台灣從此“讓與日本”。

《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軍民為了民族大義,誓死抗争到底

消息傳來,舉國震驚。中華民族為台灣的割讓、《馬關條約》的簽署悲痛、憤怒、呼喊:在北京,積極主戰的官員們紛紛上書抗争,百姓“人情洶懼,奔走駭汗,轉相告語”,正在京應試的各省舉人奔走呼号,“至有痛哭流涕者”,憤而“公車上書”。

在台灣,人們聚哭于市,夜以繼日,哭聲達于四野,台北群眾“激于義憤,萬衆一心”,鳴鑼罷市,向台灣巡撫逞遞血書,願“誓死守禦”……

那是一個浸透血與淚的春天,一個所有中華兒女永遠無法忘懷的屈辱之日: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署日。一紙條約積澱着恥辱與傷痛,它記錄了中華民族在那個悲苦時代的所有無奈和悲憤;台灣的割讓,更是民族的災難與浩劫,它警醒着中華兒女:中華民族已到了亡國滅種的危險時刻。

《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軍民為了民族大義,誓死抗争到底

  悲憤彙成抗争,鮮血灑染國土。台灣被割占的曆史,就是台灣人民不屈奮争的曆史。 中華民族從來就不是一個甘于屈服的民族,中國人民從來就不是畏于強權的人民。一批批的仁人志士,為探尋富國強民之路而前赴後繼。台灣的被割讓,則猶如一聲驚雷,在中華大地喚起了波瀾壯闊的反割台、反占領鬥争。

台灣島内抗日義軍紛紛揭竿而起,祖國大陸呼應之聲響遍南北。反對割讓,抵抗日寇,台灣同胞用鮮血寫就了一頁悲壯的曆史:1895年6月,日軍向基隆發起猛攻,守軍頑強抵抗,終因力量懸殊而告失陷;7月,日軍進犯新竹,義軍拚死抵抗,戰至糧食斷絕。新竹失守後,義軍曾發起三次大規模反攻,先後進行大小20餘次戰鬥,牽制日軍達一月之久;8月,義軍在大甲溪與日軍展開激戰一天,日軍紛紛落水,遺屍累累,多個被擒; 9月,義軍3000餘人與日軍在八卦山展開血戰,擊斃日軍千餘人,義軍将士傷亡殆盡;10月,義軍與日軍在嘉義城内展開浴血巷戰,“傷亡極重”。義軍首領徐骧受重傷,高呼“大丈夫為國死,可無憾”,壯烈犧牲;同月,外援早絕、糧饷告罄、饑疲至極的義軍堅守台南數日,斃敵不計其數;11月中旬,日軍剛剛宣布“本島全歸平定”,義軍舊部即再度而起,高喊“驅逐倭奴、恢複中華”,打響了全台淪陷後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第一槍……曆史镌刻着這些為台灣、為國土揮灑了青春、鮮血的英靈的名字:徐骧、姜紹祖、吳湯興、胡嘉猷、江國輝、蘇力、黃娘盛……

《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軍民為了民族大義,誓死抗争到底

盡管遭到殘酷鎮壓,但台灣人民的反抗從未停止。僅從1907年至1915年,全台灣就發生了12次反殖民暴動。日本殖民者為了鎮壓抗日鬥争,對台灣抗日志士進行瘋狂屠殺。1915年的“西來庵起義”就是20世紀初葉台灣人民抗日武裝暴動規模最大、也是最為慘烈的事件。西來庵抗日鬥争失敗後,日本殖民者以集中訓話為名,将台灣群眾誘騙到荒林中,令其自覺壕溝,然後對他們進行集體屠殺、就溝掩埋,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噍吧年慘案”

《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軍民為了民族大義,誓死抗争到底

據不完全統計,日本殖民時期台灣的50年間,毫無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殘忍殺害了約數十萬台灣群眾,平均6個台灣人就有一人死于鬼子刀下。日本殖民者在台灣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對台灣人民欠下的血債無法清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