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開始就多了周末樂趣:《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簡單地說,就是每周給自己一次笑到臉都疼了的體驗。
相信就算你沒看節目,上周末也看到了那個被轉發到18萬次的《網際網路體檢》。

而在這個周六的早上,你有沒有被“戲精導航”刷屏呢?
這些作品都來自《一年一度喜劇大賽》。
節目在開播之前就有不少觀衆期待,因為它是米未出品的,也因為喜劇和馬東頗有淵源。之前《奇葩說》做辯論,《樂隊的夏天》做樂隊,這個團隊每次都能開發出新題材;
“組委會”陣容配置不錯:黃渤徐峥是喜劇電影高手,于和偉懂演技,李誕懂段子。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女性常駐。一個小小建議:之後節目多邀請一些女性喜劇人來點評可好?——不過好在,兩期節目播完,女性喜劇演員也都很亮眼。
連續兩個周末都有爆款,《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首先給人的感覺是很多作品笑點特别貼近生活。不是盲目追逐熱點也不是重複網絡流行的口水話,而是抓住我們日常生活裡的小細節做成喜劇。
打響頭炮的《網際網路體檢》,其實也并不複雜,從開頭我們就知道,一定是把網際網路那些大家煩透了的套路,化用在體檢套路裡。
但這才是高水準之處,這個作品的思路簡單,執行出來卻超完美,每個橋段都是滿堂彩的水準。
他們一本正經地活人表演片頭廣告和彈窗廣告,平時你對洗腦廣告越崩潰,看到他們卓越演技還原出的廣告就笑得越瘋狂。
到處洩露隐私、處處都是廣告、動不動就讓下app……連“超前點播”都有。尤其巧合的是上一期節目播出時正好趕上“超前點播”都被關了,更可見創作者對生活的洞察甚至領先于網絡熱點。
黃渤本人當天錄制節目前,都還碰到類似的網際網路套路。
比現實更難得的是,還要超現實。
在這個作品裡,網際網路的套路被移植到體檢中,抽個血不加錢買加速包都抽不動、體檢大夫親自直播間帶貨,作品的荒誕就是生活的荒誕。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每個熱門節目都是既現實又超現實。
上周另一個高人氣的《三毛保衛戰》我也超喜歡,演員演秃頭人士頭上僅有的三根毛,光聽這個創意就是又好笑又心酸。三根頭發奮勇抗争又壯烈犧牲的樣子,紮了誰的心!
哦首先是徐峥的。
本周的《戲精導航》,取材于現實中開車時找不到路,導航又定位不準的尴尬,但是讓導航有了人格。
《好閨蜜》關注的是年輕人的社交恐懼症問題,讓他們都用玩偶來說出真心話。
又現實又荒誕,是以才有了觀衆們笑到停不下來的體驗。
而我個人特别喜歡的是,《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給了實驗性内容很充分的空間,能看到創作者們生機勃勃的點子。盡管這類内容不一定是百發百中的好笑,卻洋溢着創新的能量和可能性。這比遵循套路要爆笑效果更難得。
本周出現了相當天馬行空的作品:王梓的默劇《空手道高手》。有網友評價,他一個人好像一部卡通片啊。
小小的舞台上明明隻有王梓一個人,但他精湛的默劇表演幾乎變出一個全新的宇宙,神奇極了。
更難得的是,這個表演是和台下觀衆一起完成的。觀衆會學習王梓的表達,跟他互動,王梓也有意識訓練觀衆和自己一起表演,大家好像可以一直這樣跟他玩下去。
默劇不是什麼新形式,過去春晚舞台上的《吃雞》《胡椒面》也都有類似的形式。但在目前國内的喜劇類節目,默劇還是挺少見的,又冷門又表演難度高,王梓演默劇是鑽研了十年,才有了舞台上的底氣與自如,他好像身體每個關節都會動!
王梓也一直在創新,他的默劇融入了包括舞蹈、口技、小醜戲等等元素,他還結合自創了一套默劇語言,像一個活體小黃人!
觀衆在王梓的節目裡獲得的樂趣不僅是來自包袱,還來自于我們自己的頭腦充滿想象力的感覺!他的表演似乎控制着我們的想象力開關,這樣的快樂更讓人回味了。
像《空手道高手》這樣的給出“新”意思的作品還有不少。
僅僅兩期,《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就出現了素描喜劇、漫才、獨角戲、默劇等新形式與元素。什麼“狗坨子”表演風格啊、物件劇啊,我都是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上第一次被科普了。
上周有個特别戳我神經病笑點的漫才表演《大巴車上的奇怪鄰座》,實在是又神經又好笑。千萬别問這作品有什麼意義,意義就是超好笑啊。
比賽開始前,李誕就指着台下一些選手說他們是“中國最厲害的喜劇人物”。雖然用詞有些誇張,但他指到的那些選手确實在圈内有着響當當的名聲。
王梓和武六七确實是國内很優秀的默劇演員,兩人也是一同進步的發小。王梓擅長無實物演出,武六七則擅長用道具的“物件劇”,兩人都參加過不少國際戲劇節,也拿過不少獎。
節目中還出現了賴聲川手下的王牌演員,宗俊濤。宗俊濤在話劇圈頗受歡迎。他還未現身時,已有很多選手對着他的海報進行起花式表白。
他本人也很忙,在第一場節目錄制開始前都在外地參加話劇《寶島一村》的巡演。宗俊濤隻睡了2小時,舟車勞頓來到節目現場,堅持排練,演出了《三毛保衛戰》,結果一舉重新整理了節目組最高分。
一檔喜劇節目,演技總和超過了很多演技節目,大家都好有信念感,把荒誕演得那麼合理,是以才有超強的幽默效果。
這也是一檔給女性喜劇人舞台的節目,我們看到好多有才華有能力的喜劇女孩。
第一期爆紅網絡的《網際網路體檢》裡,打雞血似的女醫生的扮演者蔣詩萌,此前就在《金牌喜劇班》中拿下過冠軍。
第二期《戲精導航》裡無縫切換模仿觀音、紫薇、包租婆的尹貝希,是開心麻花團隊裡的勞模演員。
她不僅多才多藝,還自帶歡脫氣質,走到哪裡,哪裡就歡笑聲一片。黃渤直接預測她前途無量。請大家現在就記住幽默姐姐的名字——尹貝希!
《世上最美的女人》裡扮演失戀女的史策也很棒。她之前曾在不少影視劇中出現,還演過《你好,李煥英》。
她和她的搭檔王皓因為找不到更多機會而開始自己搞創作。本周節目裡,史策演的失戀女子很誇張,可是她的眼淚和痛苦又那麼真實,換了沒演技的人來演,這個作品就不會好笑而是尴尬了。
李誕說,史策這組是唯一一個倆角色都是正常人的作品,沒有不正常的人或者事情出現,發揮演員特長,抓住現在年輕人狀态,但也是好笑的。
史策很謙虛,說自己沒有想象力,隻能琢磨瑣事,可是這樣就很棒啊。于和偉和黃渤都很喜歡她的細膩和豐富,黃渤甚至說以後想直接請她來演戲。
《好閨蜜》裡的女主有社交恐懼症、讨好型人格,讓觀衆很有共鳴。女主角張娜娜其實還不是職業演員出身,她是文學系畢業,也是本劇的編劇之一。
另外,《一年一度喜劇大賽》裡還有金靖和她的老搭檔劉勝瑛,也很令人期待。金靖和劉勝瑛從大學開始就一起創作喜劇,兩個人在《今夜百樂門》裡突圍,她們的作品《機場姐妹花》還上了春晚。
姐妹們都加油呀,幽默需要女性力量!
過去幾年也有不少喜劇類節目,但大部分都難免落入俗套。有的是幾個尴尬套路來回用,不會搞笑就強行用東北腔,不知道怎麼幽默就怪聲怪氣做鬼臉;有的是看優秀作品升華上去了,沒營養的内容也強行升華主題;還有的是剪輯非常尴尬,在笑點出現前就加花字,把觀衆當成沒有了解力的白癡。
而《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在節目呈現上尊重表演,絕不加多餘的花字和特效,讓演員的魅力得以完整不受幹擾地展示出來。
雖然前期的準備過程是一帶而過的,但是我們能從節目裡感受到,選拔标準是創作本身。
馬東說節目是希望尋找到“新新喜劇人”。節目組推崇“聯排共創”,讓演員和編劇團隊一起創作,讓不同領域的喜劇人聚在一起碰撞和重組。
在正式錄制前九個月,參賽的不同類型的喜劇人和編劇都在米未公司進行創作和排練,經過小劇場觀衆的檢閱投票後,不斷淘汰、重組、碰撞,才有了現在的二十五組喜劇小隊。能留下來的都是表演和創作高手。他們是用好笑這個“硬道理”取勝的。
是以我們才看到這些喜劇演員本身有很高的表演水準。
對我來說最大的優點是,喜劇不再有套路,隻有尊重觀衆的幽默。
幾年前采訪甯浩時他曾問,為什麼現在所有的熱門電影都是“笑中帶淚”,好像沒有别的故事模式了,做電影像做月餅按模具一個個摳出來的一樣。他說的是電影,但是也可以推而廣之到更多的表達,尤其是喜劇。
從微網誌段子到短視訊,再到晚會和電影裡的橋段,好像大家都非常需要宣洩情緒。套路創作先是跟風網絡段子,再強行帶着膚淺的意義和深情。
“笑中帶淚”不是不優秀,但不是唯一的優秀,更不必是人人都去模仿的套路。《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回到喜劇本身,是用表演功力和故事張力先做到有趣,再談其他。
比如一個關于刀子太鋒利的默劇有什麼深意呢,但是喜歡的觀衆都覺得,這還挺進階呢。
我們的笑點可能各不相同,但是看到所有的創作都能被鼓勵,大家都特别認真讓觀衆笑出來,這件事就好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