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仲景的名方:當歸生姜羊肉湯,養胃、驅寒、補血,适合秋冬食養

作者:中醫非遺傳承人買建修

傳統醫學認為,人類生活在自然界裡,人體的生理功能往往随着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

所謂“天人相應”,《黃帝内經》中給出了四季的養生原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主收藏。

張仲景的名方:當歸生姜羊肉湯,養胃、驅寒、補血,适合秋冬食養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好季節,民間也有“冬令進補,來年打虎”,秋冬善于進補,可為來年的身體打下堅實基礎,遠離疾病。

不然等到寒冷真正來臨的時候身體會撐不住,容易感冒。來年開春再來一場倒春寒,就會身體就會垮掉。

随之而來各種問題就會出現,脾胃虛寒、氣血不足......讓你整個冬天都被疾病纏身。

在每個刮着寒風的夜裡,手腳冰涼、捧着熱水袋怎麼焐都捂不熱,臉色暗黃、痛經、月經不調、還會經常腳抽筋……

有人說,湯藥太苦難以下咽,中成藥顆粒等,不僅療效不好,味道也是一言難盡。

張仲景的名方:當歸生姜羊肉湯,養胃、驅寒、補血,适合秋冬食養

是以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款最适合秋冬進補的食用藥膳。

說起冬季養生進補,那可是中醫的一大特色,最值得推薦的驅寒補氣血經典名方是出自張仲景《金匮要略》裡的“當歸生姜羊肉湯”。

按書中原方組成:當歸,生姜,羊肉。

若寒多則加生姜倍之,痛多而嘔者加、橘皮、白術,加生姜者,亦如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看到這裡可能大家會有疑問,咋還有羊肉?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内經·素問》就有“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等記載。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中醫更是講究藥食同源。

張仲景的名方:當歸生姜羊肉湯,養胃、驅寒、補血,适合秋冬食養

羊肉性溫、味甘、入脾腎二經,益氣血、補精血、助元陽、滋容養顔、是一種滋補強壯藥。

對于男性來說;現代生活壓力大,很多男人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了腎虛,羊肉溫而不燥,可補虛勞,能溫補精血,具有非常好的補腎壯陽的功效。

對于女性來說;不僅補氣養血、開胃健脾、還能僅能夠驅寒保暖、開胃健脾、滋養肌膚。

秋冬季節經常喝羊肉湯,有溫中暖下之效。食用羊肉可以起到進補和防寒的雙重效果。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肝、心、脾經。有補血之良藥、婦科之佳品、等美譽。

女子以血為本,以肝為先天,女人的一生要經曆,經、孕、産、乳,四個過程期間無一不在消耗女人精血,女人正常的生理功能,都要血液支撐。

張仲景的名方:當歸生姜羊肉湯,養胃、驅寒、補血,适合秋冬食養

此外當歸能治療一切不良血症,如血虛引起的頭暈、心悸、臉色萎黃、月經量少,血瘀引起的月經量少、痛經、閉經、皮膚暗淡等症。

當歸不隻适合女人,對男人也不錯,雖然男人缺血症狀沒有女人明顯,但要告訴你,精血同源。

最後這味藥就是生姜。生姜不僅是我們日常用的調味品,它也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生姜味辛、性微溫,入脾、胃、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

很多人到了秋冬季節,就會進補各種各樣的食材名貴補品。

可是有一點,進補絕不隻是吃各種各樣名貴補品,還要學會合理的搭配。

因為吃進去的食物需要經過脾胃進一步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虛寒的人,在進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恢複胃氣。

不然非但補不進來,很會容易滋膩礙胃,補完不是嗓子痛、就是口腔潰瘍,甚至有人流鼻血,造成“虛不受補”。

張仲景的名方:當歸生姜羊肉湯,養胃、驅寒、補血,适合秋冬食養

本方加入生姜,可溫胃散寒,恢複脾胃功能,讓脾胃好好的工作,把營養運化吸收,這樣就不會“虛不受補”了。

最後考慮到經方中各味藥的量大,都是煮一次,分三次服用的用量。

按照單人一次用量,稍微地調整了用量。

最後決定用:當歸、生姜、羊肉、可加熟地、枸杞、紅棗,黃酒、調料适量。

考慮到當歸藥性偏燥,對于一些陰虛火旺的人不宜多服,是以加入熟地,用于平衡當歸的燥性。(脾胃虛弱者加白術)

還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适量加些蔥、山藥、小茴香、陳皮之類百搭的食材。

有人說;“早上吃姜勝過吃參湯,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

從中醫角度來說,晚上是人體陽氣收斂的時候,生姜辛溫發散作用會影響睡眠,且晚上進食辛溫的生姜很容易産生内熱“上火”的症狀。

說它像“砒霜”有些誇張,但是晚上盡量少食為好。如果風寒着涼了是可以生姜加點紅糖煮水喝,而且療效很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