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西晉諸多藩國中,哪個藩國的構成最為誇張?成都國絕對榜上有名。成都國的初始規模就是以蜀郡、廣漢、犍為、汶山十萬戶為王國,蜀郡太守甚至都變成了成都内史。這其中,蜀郡、犍為、汶山屬于西晉益州,廣漢屬于梁州。

首任成都王——司馬穎。能得到司馬炎這麼寵愛,封國這麼大的隻有他那個傻白甜的兒子司馬穎了。司馬穎,字章度,司馬炎第十六子,母為程才人。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十一月,司馬穎被封為成都王,一個食邑十萬戶的超級大國,但司馬穎卻從未去過自己的封國。相反他的大學營一直在邺城,也是在這裡他在八王之亂中忙得不亦樂乎。永興元年(公元304),26歲的司馬穎來到了權力巅峰,成為了丞相、皇太弟,他的成都國也被增封二十郡。
但正所謂物極必反,随着王浚帶着鮮卑人、烏桓人和司馬穎火拼,司馬穎頓時一無所有,司馬颙倒台後,司馬穎轉了一大圈後最終成為了範陽王司馬虓的俘虜。盡管司馬虓想保他一命,但随着司馬虓突然暴斃,司馬穎最終還是被劉輿矯诏賜死,年僅二十八歲。
末代成都王——司馬遵。司馬熾即位後又想到了這位兄長,不想讓其絕嗣,但他的兩個兒子已經全部一起被殺,于是找來了東萊王司馬蕤的司馬遵過繼給司馬穎,但他的爵位卻是華容縣王。到了後來,司馬遵重新變成了成都王,但此時的益州早已經是成國的地盤了,于是司馬熾分南郡之華容縣、州陵縣、監利縣,豐都縣,共四縣設定成都郡,成為了新的成都國。從四郡大國到隻剩四個縣,像成都國這樣大起大落的也确實少有。
司馬遵的結局史書沒有具體交代,但大機率是在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一系列亂局中難逃厄運,成都國也就此成為了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