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被羊欺負的狼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礬山,舊稱赤垟山,位于現蒼南縣礬山鎮,因盛産明礬而著名,其儲量占世界明礬儲量60%,是名副其實的礬都。
礬山明礬開采始于明代初期,興于淸代中期,盛于民國時期,衰于解放後期。明礬運輸因當時山路崎岖,舟車不便,隻能通過人力挑運送到目的地港口裝船起運,遂産生了不同的挑礬線路。按時間順序先後大緻為礬前線、礬赤線、礬藻線三條主要挑礬古道為主,其它支線另有互補。
為了來回友善,我們選擇了挑礬古道礬藻線,拟以蒼南縣藻溪鎮銀湖村為起點,經吳家園水庫渡口一三十六灣村一草白村一獅仔村一三條溪村一洞橋一險口村回到銀湖村環線穿越。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從吳家園水庫到三十六灣村的古道,正如其村名似的在山中不知轉了N個彎,沿途除懸崖峭壁下的一個休息點和一座涼亭外,幾乎沒有别的休整之地,唯有齊膝高的萋萋芳草和遠處的湖光山色作伴而行,這裡沒有車來人往,倒顯得格外的清靜幽雅。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到三十六灣村,古道戛然而止,取而代之是通山公路一直延伸到草白村,這裡除了個别留守老人外,幾乎是人去樓空,大多田園荒蕪,可大門緊閉嶄新的廟宇卻依然挺立,廟旁小橋流水,古樹根深葉茂,好一幅山村景象。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過草白村去獅仔村,重新接上古道而行,古道蜿蜒曲折于山澗之間,近聞溪水潺潺,遠眺青山巍峨,秋收後的梯田格外秀麗,仿佛是世外桃源。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在獅仔村古道垭口冒雨下行直去三條溪村三條溪自然村,巧遇一位聽不懂國語的當地留守老人,在他家門口暫避風雨起爐燒飯。
午飯時間,老人遠在縣城的女兒一家驅車到來看望,帶了近一周的生活日常用品。從中得知,每逢周未,老人的子女會定期來探望,深深感受到濃濃的血肉之親。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三條溪村因有三條江溪流流經而取名,三面環山交通閉塞。但在群山環抱之下,冬暖夏涼氣候宜人,非常适合農作物生長。據說這裡的柿子因個大皮薄果甜核扁而遠近聞名。高大的柿子樹挂滿成熟的果實,可我們沒有合适的采摘工具而望柿興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告别純樸的老人,我們離開三條溪自然村,經土壟坑宮,過三條溪村委會前往洞橋渡口,古道也由通村簡易公路而代替,雖然步履輕盈,但總覺得枯燥乏味,但有兩處古老唯美的矴步使我們留足,按下快門留下精彩瞬間。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出三條溪村,接上古道到洞橋渡口,一路秀色可餐,使你留戀不舍,那山、那水、那樹、那橋、那亭、那廟……,都不能用語音而表達,而隻有用心去感受。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離開洞橋渡口,我們踏上最艱辛險要的古道即要回程。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這段古道的行走勞累和驚險,有清代蒼南詩人華文漪《渡險口作》吟曰:“山回路欲絕,路絕風雲通。鑿石安人足,兩足劣并容。後頂接前趾,延緣一線中。俯瞰徑邊溪,深黑杳無蹤。壁立可百仞,積鐵疑萬重。插根何太峭,坤軸難為功。趨前神已栗,顧後氣不雄。垂堂古所戒,念此心忡忡。此身若鴻毛,姓名憑蒼穹。日輪苦易側,引領晞前峰。出險一長嘯,萬壑生松風。”為證。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天不遂人願,當我們千辛萬苦到了赤壟坑下行古道時,因近期雨水過于豐沛而導緻吳家園水庫水位上漲,淹沒了通往險口村的古道,無法通行無奈返程。幸運在傍晚5點之前趕到洞橋渡口最後一趟渡船,乘船離開洞橋渡口回到吳家園水庫渡口,帶着絲絲遺憾結束了一天的行程。
或許是這次行程安排欠妥,或許是老天的故意安排,未成之途我會在有空之際,再規劃線路穿插完成。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
那山、那水、那樹、那橋,蒼南挑礬古道銀湖環線穿越,你去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