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飛虎隊,一個飽含榮譽的響亮名字。它是中國人民對于二戰期間給予了中國抗戰支援和援助的美國援華空軍的美譽。

隻要談及抗戰時期的空中作戰,就言必稱“飛虎隊”、陳納德,甚至在談及抗戰老兵時,人們習慣性地将抗戰時期的空軍都稱為飛虎隊老兵,但把當時隸屬于中國空軍作戰序列的各部隊,也稱為飛虎隊,就不太确切了。

1943年11月3日,中美空軍混合聯隊正式宣告成立,即将中國空軍主要戰力與美軍第14航空隊混編,其駐防桂林、贛州、恩施、芷江、漢中等地,由陳納德将軍統一指揮,但隸屬中國空軍序列。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的标志,飛虎和龍合力撕破太陽旗

混合大隊是由中美雙方各選派人數對等的3個飛行大隊組成,大隊長以下至分隊長各級指揮官, 均由中美雙方各派1人擔任。每個作戰大隊都是雙重編組,如遇有戰鬥任務時,則都由中美兩國飛行員混合出動。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的指揮官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中美軍官共同研讨出擊戰略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的戰機-仍有“飛虎隊”的标志性塗裝鲨魚頭

中美混合團的成立,意味着空戰對付日軍的政策已經完全改變,放棄了過去的守勢,一洗枯守機場的作風,改采主動進取的攻勢,深入敵後,主動出擊。

一戰成名——空襲日軍新竹機場

抗戰爆發後,新竹機場成為日本海軍在台灣北部建立的重要航空基地,多次以台灣為基地派飛機對大陸狂轟濫炸,是以混合聯隊成立後接受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協助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襲擊日本在台灣新竹的機場。

1943年11月25日,混合聯隊第一轟炸機大隊共派出6架B-25中型轟炸機從江西遂川基地升空,每架飛機攜帶20磅炸彈72枚,100磅炸彈7枚與168枚25磅通用炸彈。為防日本海軍發現,所有執行任務的飛機都低空貼海面飛行跨越了台灣海峽。當時,日本方面對中美空軍的意圖并無察覺,新竹基地也完全沒有戒備,大批飛機散落地停放在跑道上,成了空襲的活靶子。

此役,混合聯隊配合第十四航空隊共擊落日戰鬥機15架,并把機場上的42架日機全部摧毀,在數量上創開戰以來遠東地區空戰的最高紀錄。并且在這次戰役中,混合聯隊除了個别飛機輕微擦傷外,無戰機損毀,全部安全返航。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轟炸日軍新竹機場

這次大捷大大鼓舞了軍隊的士氣,在接下的幾個月裡,中美空軍混合聯隊屢創佳績,先後在海南島瓊山一帶、漢口白螺矶一帶大敗日軍,殲滅日機210多架,全殲日軍航空隊第48飛行戰隊。

一雪前恥——洞庭湖遭遇戰

1944年6月18日,長沙失守,衡陽的得失成為抗日正面戰場焦點所在。周至柔、陳納德調集轟炸機68架、戰鬥機166架協助陸軍作戰,中美混合團主力主要負責協助第九戰區,一部與第14航空隊聯合行動。

1944年7月23日,中美空軍混合聯隊派出21架P-40戰鬥機,掩護6架B-25轟炸機成功轟炸了駐守在湖南省臨湘以北羊樓司車站的日軍及其倉庫。返航途中于洞庭湖上空與日軍40架零式飛機遭遇。零式戰鬥機是日本海軍航空兵最著名的飛機,由三菱重工設計制造,以其垂直機動能力強、抗拉強度好、耐疲勞強度高以及機體重量極輕和極大的續航力聞名。在1940年9月13日重慶中日空戰中,零式飛機擊落中國戰機13架,擊傷11架,而自己無一損失。重慶空戰對中國空軍來說是莫大的恥辱,中國空軍早就期待着報仇。這場遭遇戰中,混合聯隊共擊落零式飛機10架,而自己無一被擊落,創空戰中0比10的紀錄,使中國空軍盡雪前恥。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中美空軍聯隊飛機正前往轟炸設于湖南的日軍武器倉庫

重奪制空權——三襲白螺矶

1944年5月,此時白螺矶機場已成為日軍在一線唯一的基地,駐守機場的日軍轟炸機、戰鬥機每天出動,轟炸重慶、昆明、成都、桂林等城市,十分猖狂,威脅極大。

為殲滅這支兇惡的日本空軍,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第五大隊制定作戰方案,決定奇襲白螺矶機場。“我軍先以部分戰機飛抵衡陽上空,但我機并不做真正攻擊,而是與日機周旋,目的在于消耗日機油量。數十分鐘後,日機傳回機場加油,我方主力機群則經由先遣戰機部隊告知日機返航消息後,即刻飛往白螺矶機場上空進行對地攻擊。”并在7月中下旬先後3次襲擊了白螺矶,史稱“三襲白螺矶”。

第一次發生在1944年7月9日,第五大隊20餘架戰機超低空貼洞庭湖面飛行,突臨白螺矶機場,對機場旁3個大型機庫實施輪番攻擊,共擊毀日機110餘架,創抗戰期間中方空軍擊毀敵機的日最高紀錄。

第二次發生在7月24日,偵察機發現白螺矶機場跑道兩旁排列着30餘架日機後,從芷江機場起飛的第五大隊機群掠過洞庭湖水面,第二次襲擊了白螺矶機場,機場30餘架日機和幾百桶汽油被炸毀。

第三次發生在7月28日,第五大隊配合美空軍第十四航空隊的重型轟炸機完成對嶽陽日軍兵站的轟炸任務後,趁前來攔截的日軍戰機傳回白螺矶機場加油之際,對該機場、日軍高炮陣地和機場附近的油庫進行轟炸,機場20餘架日機、高炮陣地和油庫被炸毀。

白螺矶機場在近一個月時間裡連遭3次襲擊,日本空軍損失慘重。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在湖南上空再也沒有了日機的蹤影。三襲白螺矶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嚣張氣焰,日機已無力進行具有規模性的轟炸及空戰,直至抗戰勝利,制空權牢牢掌握在中方手中。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中美空軍混合聯隊作戰地圖-是整個中國籍隊員所使用的唯一留存于世的作戰地圖,存于湖南芷江飛虎隊紀念館

高光時刻——雪峰山大捷

1945年春天,曾經不可一世的日軍航空兵幾乎完全喪失了活動能力,處在日暮途窮的日本法西斯勢力決意孤注一擲,擠出兵力,抽調坂西一良中将指揮的20軍共計20萬人馬,企圖攻下中美空軍混合大隊的基地芷江,打通湘黔公路,側撫重慶之背,扭轉整個中國戰場的頹勢。

在中國陸軍和中美空軍的猛烈打擊下,經過近兩個月激戰,以混合聯隊為主的中美空軍共出動戰鬥機2500架次,投彈100萬餘磅,配合地面部隊一舉粉碎了日軍的進攻企圖,共殲滅日軍2.3萬餘人,可謂是中美空軍混合聯隊的高光時刻。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會戰)最終以中國全勝、日軍慘敗而結束,成為中國抗日戰争正面戰場的最後一戰,也是中美空軍聯手的最後一戰。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湘西會戰中的轟炸場景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1945年,中美空軍混合聯隊一大隊一中隊的B-25編隊

湘西會戰結束兩個月後,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軍民的全面反攻和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最終投降地點便确定在芷江。并由中美混合聯隊執行對日本降使今井武夫的專機監護任務。

這支戰功顯赫的空戰部隊,是傳說中的飛虎隊嗎?

1945年中美空軍混合聯隊官兵慶祝抗戰勝利合影

中美空軍混合聯隊,這支在抗戰後期戰功顯赫的空軍部隊,雖然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飛虎隊”(僅指1941年8月到1942年7月來華助戰的美國第一志願隊),但因它歸“飛虎将軍”陳納德指揮,且延續着此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的作戰風格,是以也被後人稱為“飛虎隊”。

也許提起飛虎隊,人們隻記住了一群英勇的美國人,少有人知,飛虎隊裡還有很多中國籍飛行員,在中美空軍混合聯隊中,中國籍的飛行員就更多了,他們同樣值得後人銘記。

資料借鑒:《環球時報》 2005年09月05日 第二十三版《共派指揮官,一起炸機場,中美聯合空軍擊敗日寇》;中國國防報《走進芷江飛虎隊紀念館——一張地圖見證中美空軍抗戰壯舉》

聲明:文中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進行核實删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