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作者:二三裡資訊海口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點選觀看視訊

海洋占地球面積的71%,與我們人類命運息息相關。其物種資源豐富,數百萬年,海洋帶給人類豐富的食物、資源和能源,它維系着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海洋作為參與全球碳循環的一個陣地,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21世紀的工業發展迅猛,在"海洋命運共同體"的視域下,全球變暖、微塑膠污染、海洋酸化、海洋硫化、海洋缺氧、海洋熱浪、海洋生物鍊斷層,珊瑚白化、海草退化、海洋旗艦物種瀕臨滅絕......這些正在發生。海洋作為孕育生命的搖籃,真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如今的海洋,自我修複的能力還剩多少?

"珊瑚沒了小魚就難以苟存,然後就是大魚,至于人類,你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大魚。"紀錄片《追逐珊瑚》裡有的話發人深省。蝴蝶效應,一隻亞馬遜雨林的蝴蝶扇動翅膀,會引起一場飓風,看似相差萬裡的事件,卻層層遞進,互為因果。如同人類與海洋的關系,"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在國際海洋生态環境日益嚴峻的今天,自然已對人類拉響了警鈴......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海洋熱浪

海底的"白色巨塔"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副研究員李元超,從事珊瑚研究工作20餘年。據他介紹,過去的一年,厄爾尼諾年的熱浪現象非常嚴重,而我國在2020年的海南西北部海域水溫超高,該水域20米深的水溫已經達到了30多攝氏度,并且這樣的水溫持續了近3個月。2020年南海海域的海洋熱浪,最終導緻南海海域的區域性珊瑚礁白化事件,如海南臨高的珊瑚大面積白化,西沙群島的部分珊瑚白化。

"這就是全球變暖帶來的結果,我與隊友潛入水底,目光所及之處大面積的是海底"白色巨塔。"李元超說。

據介紹,海洋熱浪,是指海域水溫異常超高,海洋溫度上升,并持續時間超長的海洋災害。海洋熱浪對海洋生态系的破壞非常直接,不僅會導緻蟲黃藻離開珊瑚,進而導緻珊瑚白化與死亡,其海域海水超長時期的高溫也影響着魚類,最終會導緻大面積的魚類逃離或死亡,最終會導緻海洋荒漠化。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珊瑚礁白化。李元超攝

世界著名的澳洲大堡礁,在2016年有30%的珊瑚白化死亡,2017年又有20%白化死亡,珊瑚礁生态系統變得異常脆弱,幾乎沒有恢複的希望。經研究表示,2016震驚全球的大堡礁的消亡事件,與同時期的海洋熱浪有密切關系。

海洋之中,四分之一的魚的生存依靠珊瑚礁的環境。而海洋熱浪所造成的,水溫與洋流的改變,浮遊植物群落的變化,直接影響了海洋中最微小的有機體,而這種微小的有機體正是海洋食物鍊中的最基礎的環節。據文獻資料:海洋生物學家把2013年到2016年發生在太平洋,海水溫度居高不下的情況稱為"水泡";而此期間浮遊植物急劇減少,造成許多海洋物種"斷糧",繼而導緻上千隻加州海獅餓死。

沒了珊瑚

陸地就會消失

溫室效應席卷全球,海洋熱浪頻次居高不下,珊瑚礁群落在全球面臨了新的危機:珊瑚白化。如若珊瑚白化無法修複,會引起海洋荒漠化。

李元超談到珊瑚消失對人類社會帶來的險境,"如果珊瑚全部消失,那麼太平洋上的島國就會變得十分危險,陸地會逐漸消失的。比如斐濟這一島國,科學家預測未來不到50年,斐濟會從地球上消失。斐濟的逐漸消亡正與珊瑚礁白化有關。"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受海洋熱浪影響白化的珊瑚。李元超攝

珊瑚礁消失,海洋荒漠化會席卷海洋。海洋中的營養鹽十分稀少,而珊瑚的作用之一是維持着海洋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珊瑚白化導緻了其系統的失衡,會引起食物網的崩潰,最終會導緻珊瑚礁裡的魚類消失,這便引起了海洋荒漠化。

珊瑚礁最直接的功能之一,較為顯著的,是造島,建造陸地的功能,李元超介紹:"珊瑚礁是島礁的沙質的來源,如果珊瑚礁消失,它就沒有辦法再來制造陸地以及補充海流對島礁的消耗,進而島礁受到侵蝕。"在中國南海海域,大部分島礁都是珊瑚形成的,是從小小的珊瑚蟲生長出來的島礁。同樣,太平洋上的斐濟島國,如今面臨這樣的島嶼危機更為迫切。

據了解,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聯合國發起與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京都議定書》。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啃食珊瑚的長棘海星。李元超攝

海南臨海基點安全嗎?

注意,"魔鬼海星"出沒

談起2020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海南臨高與西沙部分海域珊瑚白化,李元超表示不需要過分擔心,2020年作為厄爾尼諾的最後之年,在去年已經結束了,珊瑚礁目前的白化并非是完全的死亡,情況好轉,會重新長出。

據了解,南海的點礁或者沙洲,它的沙石來源十分有限,珊瑚礁作為其補給沙石的唯一來源。珊瑚形成後被台風或一些别的自然原因打碎,沖擊到沙灘上,用以補給島礁的沙石消耗。如今全球海洋酸化,島礁都面臨着被溶解的危險,補充的沙石又趕不上被溶解的,最後就會面臨島礁消失,雖然這個時間會很緩慢。

"目前看,大多數南海島礁的臨海基點還沒有遇到侵蝕的情況,僅個别島礁存在風險。"李元超對南海的臨海基點的目前狀态較為樂觀。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長棘海星爆發。李元超攝

但讓李元超緊張的是,長棘海星的暴發。長棘海星以珊瑚為食物,其在海洋中暴發的周期約為10年一次。"就在2005年到2010年左右,長棘海星把西沙海域的大部分珊瑚吃掉了。由于制約長棘海星的法螺和蘇眉魚數量驟減,暴發起來不可收拾,最後幾乎吃光了西沙的珊瑚。"李元超談到海南珊瑚礁的情況,"長棘海星最後沒得吃的,我覺得最終大概是被餓死的。"

如今沒有更好的辦法制約長棘海星泛濫,制約它的法螺與蘇眉魚,由于人類過度捕撈,在海洋中越來愈少,人們潛水向長棘海星注射針劑控制群體數量的手段是最直接的,但操作起來較為困難。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科研工作者潛水捕撈長棘海星。李元超攝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科研工作者潛水捕撈長棘海星。照片由李元超提供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捕捉到的長棘海星。李元超攝

獨家策劃 | 海的呼喚:海洋熱浪裡的“白色巨塔”以珊瑚為食的“魔鬼海星”

良好生長的珊瑚礁。李元超攝

"一個是很燒錢,那可不是一筆很少的錢;其次就是,需要從業人員潛水作業,一對一将針劑注射給長棘海星,以此達到控制長棘海星的數量。"講述了長棘海星的瘋狂繁衍,李元超談到南海珊瑚礁狀态,他表示在長達20餘年的工作中,有過失望,比如在修複珊瑚的作業中,由他種下的珊瑚,經過數年的修複後被台風全部打爛,"但也有十分欣喜的時候,就是我潛水下去檢視珊瑚的恢複狀況,那些退化區域的珊瑚逐漸長出來了,比如去年臨高的珊瑚白化事件,後面我們又潛水下去監測,我看到臨高白化的珊瑚礁又開始恢複了活力。"

新海南用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 宮池/文

來源:南海網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