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蜈蚣、蚰蜒之類的多足爬蟲,時常在家宅之内出沒,其中有身形巨大者,傳說它們會變成精怪,出來害人。在晚清的畫報中,出現過多足爬蟲成精的多種記載,從側面反映了人們對多足爬蟲的恐懼。
蜈蚣志巨 清光緒《點石齋畫報》
蜈蚣志巨
百足蟲即蜈蚣,最怕蜘蛛,唯有蜘蛛可以解蜈蚣的毒。日本福井縣丹生郡有一個洞窟,相傳有一條大蜈蚣盤踞在洞窟之中,已經有很多年了,當地居民不敢靠近。六月中旬,片岡林藏和人悴林吉前去砍柴,聽到一聲巨響,回頭一看,看見一條巨大的蜈蚣,長約一丈三尺,倒挂在洞窟外,見了人便要撲過來,林吉想要逃跑,卻不慎掉進了山谷,所幸有同伴救援,才幸免于難。
這則故事發生在日本,屬于殊方異域的奇聞怪談。人們更願意相信,在遙遠的國度裡,充滿了珍禽異獸,當然也包括妖怪。大蜈蚣的傳說在各地均有,這裡的蜈蚣隻是出來露了個面。将妖怪傳說放置在遙不可及之地,也是故事講述者的常用伎倆,一切可驚可愕之事,都無從對證,隻能姑妄聽之。
智珠獨得 清光緒《點石齋畫報》
智珠獨得
古人認為動物身上有寶物,據說是吸收了日精月華,經年累月,形成寶珠。據說龍的珠子在額頭上,蛟的珠子在皮裡,蛇的珠子在口中,鼈的珠子在腳上,魚的珠子在眼睛,蚌的珠子在腹部,這些記載見于陸佃的《埤雅》,都是罕見的寶珠。而蜈蚣身上也有珠子,這在上述範圍之外。廣東省城五月十九日中午,有黑雲翻滾,雷聲隆隆大作,忽然聽到霹靂一聲,雷聲從西關蓬萊裡的升昌饷當裡響起來,劈去了幾塊磚瓦,有一條蜈蚣已被雷電燒死,重約一斤左右,該店老闆出來看,忽見蜈蚣的頭部露出一顆珠子,拾起來放在掌心,晶瑩閃爍,便珍藏起來,即便是至親,也不輕易拿出來看,也不知道這顆寶珠值多少錢。
蠼螋 清光緒《點石齋畫報》
蠼螋(qúsǒu)
常州人張某愛喝酒,這一天喝醉了回來,經過司徒廟,遠遠望見大殿巍峨,棂槅上有火光閃爍,像幾百條金蛇,走近一看,看到一個怪物,有幾百隻腳,繞着柱子跑,铮铮有金屬碰撞之聲,細看原來是一隻巨大的蠼螋。張某仗着酒後膽大,撿了石頭去投擲,怪物跑到了殿後去。第二天早上去看,看到柱子下有一隻腳,長兩尺多,拿來給人看,看到的人無不咂舌。
蠖螋俗稱耳夾子蟲,或稱剪刀蟲,體長約小于一厘米到五厘米不等,腹部伸縮自如,末端有尾鉗,雌蟲尾鉗平直,雄蟲彎曲,生長在土壤、落葉堆或岩石下。不過,從文字描述及圖像中來看,雖說是蠼螋,看上去倒是更像蚰蜒,俗稱草鞋蟲,有十五對足,當蚰蜒的一部分步足被捉住的時候,這部分步足就從身體上斷落下來,使身體可以逃脫。這是蚰蜒逃避敵害的一種方法,與張某所遇到的情況相似。或許是作者混淆了蠼螋和蚰蜒,才有了這種誤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