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謂供應鍊管理中的“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是經濟學上的一個術語,指當供應鍊的各環節企業隻根據自身下遊相鄰企業的需求資訊進行指導生産或供給決策時,需求資訊的不準确性會順着供應鍊逆流而上,使需求預測量産生了逐級放大的現象,到達源頭供應商時,其獲得到需求資訊與實際市場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由于這種逐級放大需求量的影響,導緻上遊供應商往往維持着比下遊供應商更高的庫存水準。

當這種需求逐漸放大的現象很像趕牛使用的鞭子,是以被很形象的稱之為“牛鞭效應”。

何謂供應鍊管理中的“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在如今的供應鍊管理中無疑是表現得最為突出的了。之是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歸結于四個原因。

一、需求預測放大

需求預測放大是指供應鍊的成員根據下遊提供的需求計劃進行制定本企業的需求計劃,企業為保證供應交貨期,往往對下遊送出的計劃進行數量放大,再向上傳遞。

二、價格政策影響

價格政策影響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批量折扣,造成各環節供應鍊上單量增加,要求更高的安全庫存量;第二種則是由于批發、促銷等因素引起的價格波動,供應鍊成員在低價階段大量購入進行囤貨,未按照市場真實需求預測。

三、分攤訂貨成本

由于訂貨成本與訂貨次數有着相關影響,供應鍊成員為了減少運輸等成本,一次性采購量遠遠大于實際需求量,使需求放大傳遞。

四、短缺博弈

高需求産品在供應鍊中往往處于供不應求的情況,當需求量大于存貨量時,生産商則會根據下遊需求制定配置設定比例,如按送出的需求總量30%供應,部分下遊企業為了擷取更多庫存,則虛報預測需求數量。那麼企業該如何做到緩解“牛鞭效應”?

一、提高企業間資訊共享能力

供應鍊上的每一個企業必須在自身的需求中排除下遊企業的決策對上遊企業的影響,就要求各個企業隻能根據最終産品市場的實際需求進行自身的需求預測,此時消費者市場的實際需求資訊必須被供應鍊的每一個環節共享。

何謂供應鍊管理中的“牛鞭效應”?

二、合理的定價政策

采用分批供貨契約政策,上年/季度确立下年/季度需求合同,進行分批供貨,保持供應量趨于穩定狀态。

三、聯合庫存管理

通過共享生産能力與庫存資訊,采取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政策;多方同時參與,共同制定庫存控制計劃,使供需雙方互相協調,讓庫存管理成為連接配接的樞紐。

何謂供應鍊管理中的“牛鞭效應”?

這是大家普遍認為的,解決“牛鞭效應”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這個鞭子縮得越短越好,這樣引起的變化也會很小。透過高效的供應鍊管理系統,可以減少“牛鞭效應”,直接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實作實時響應客戶需求的理想境界。

可以說高效的整合供應鍊被認為是解決方法的最有效武器。但是一些傳統的模式必須改變才能達到真正的高效運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