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鎮平人建設新鎮平」王智新:奮戰在司法行政戰線的“一抹紅”

作者:雲上鎮平2021
「鎮平人建設新鎮平」王智新:奮戰在司法行政戰線的“一抹紅”

她二十多年如一日奮戰在基層司法行政一線,開展法治宣傳,傳播法律知識;扶危濟困,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化解糾紛,為群衆排憂解難....讓群衆足不出戶,就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感受到司法為民的溫暖。

由于工作出色,她連年被縣司法局評為“先進個人”,2016年度被中共南陽市委和南陽市人民政府評為“全市政法系統百優政法幹警”,并榮立個人三等功,2018年被南陽市司法局評為首屆“百優”品牌人民調解員,2019年1月30日被司法部表彰為“全國模範司法所長”。她就是鎮平縣柳泉鋪司法所所長王智新。

柳泉鋪付營村的付某家一夜之間出路被斷了,前排鄰居沙某用鏟車推來廢土石頭倒在自家的出路上,别說過車,過人都難。付某找沙某争執理論,對方堅持堵路,無奈之下,付某隻好求助司法所幫忙解決。

王智新和所内同志迅速趕赴現場,調查了解情況。糾紛現場,雙方各執一詞,摩拳擦掌,互不相讓,争吵激烈,場面相當僵持。付某揚言:不讓我家出路,我讓你一家也不得好活。

為防止事态更新惡化,王智新一邊讓所内同志将沙某拉開,一邊穩定付某情緒。原來,付某家原來出路向西,在多年前房屋改造時将出路改為向東,也就是沙某房後這條路,現在是付某家唯一的出路。一直以來,沙某對付某擴建及私自改變出路不滿,并認為自己的房屋出現裂縫是付某常年過車走路造成的,怒氣之下才堵了付家出路。

但付某房屋的坐向已成既定事實,被堵的路确實是其唯一出路。時值農忙季節,村民不可一日無路,在充分掌握實情的基礎上,王智新一行頂着炎炎烈日做沙某的說服,利用情理、法理向沙某闡明利害關系,耐心細緻地進行思想疏導。經過幾天的奔波,沙某最終同意把堵塞道路疏通,保留50公分斜水,鄰裡雙方最終達成了和解協定,一場打鬥得以阻止。

近幾年來,經王智新調解的案件有200餘件。嶽皇加油站貨車司機意外死亡賠償案件、青山村兩學生溺水死亡賠償糾紛、一國中學生上體育課時意外死亡賠償糾紛、大榆樹村面粉廠轉讓造成460多戶儲糧兌換不到面粉涉訪案件等,均是社會影響比較大、疑難複雜的案件糾紛,通過多次到現場苦口婆心說理講法、分析利害、溝通協調,最後都得以解決。

王智新常說自己“愛管事”,而當地群衆卻說她“能辦事”。大莊寺村刑滿釋放人員劉某出獄後就業不順利,精神萎靡不振,王智新多次與劉某進行深入交談,了解他的思想狀況和生活狀況,意識到其内心的彷徨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擔心,當即為他制定了有針對性的解困幫扶措施,并通過思想感化教育工作,增強他重新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劉某會裝修技術,想在鎮上開一家裝修店,開始新的生活,卻遇到了兩大難題:一是在賠付被害人後,他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劉某根本沒有創業資金;二是缺少開辦裝修店的相關手續。為了解決這兩大問題,王智新東奔西走,幫助劉某與信用社、工商所等部門溝通協調,終于在一個月内幫他貸款6萬元,并辦理了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使劉某的裝修店順利開業,其生活重新走上了正軌。對此,他百感交集,其中,既有對之前錯誤的悔恨,也有對司法所工作的感激。劉某說,是王智新的愛心和努力感化了他、幫助了他,今後,他一定會遵紀守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鎮平人建設新鎮平」王智新:奮戰在司法行政戰線的“一抹紅”

作為一名基層司法所長,王智新在工作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但作為孩子的母親,她卻深感愧疚。2016年,兩歲的兒子渾身長滿了水痘,高燒不退,昏睡不醒,而當時正是所裡規範化建設的緊要關頭,王智新隻好讓妹妹帶着孩子去醫院看病。當她處理完工作趕到醫院時,已經是晚上9點多鐘了,孩子經過醫生治療,病情基本穩定,妹妹見面第一句就劈頭蓋臉地埋怨說:“你可真心大,工作比孩子的命重要嗎?你就不怕孩子有個三長兩短,後悔都來不及,你還有心上班”。看着兒子滿身的水痘,王智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為工作對孩子對家庭虧欠的太多太多了。

由于長年勞累,白天處理工作,晚上為第二天要處理的事情考慮,長期缺乏休息,王智新經常性頭痛、失眠,身體突然就亮起了紅燈。2016年年底,正在所裡工作的王智新,突然感到胸口後部陣陣作痛,眼前發黑,急忙聯系家人将自己送到醫院,經過檢查,診斷結果為心絞痛、心肌缺血,醫生直接安排她住進了重症監護室監護治療。王智新躺在冰冷的監護室裡,心情格外複雜,想到工作上還有一大堆事務等着處理,想到家庭和年幼的孩子,心裡特别難受……好在搶救及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既然幹了這個工作,就得全力幹好。”這是寫在王智新筆記本扉頁上的一句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時刻秉持着無私奉獻的司法信念,堅持着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态度,任勞任怨,勇于擔當,王智新用并不起眼的默默奉獻成就了一方百姓的生活安甯和家園和諧。

「鎮平人建設新鎮平」王智新:奮戰在司法行政戰線的“一抹紅”

王智新常說,榮譽隻能說明你在過去的工作中做了點兒成績,而為黨和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不能像流星隻是片刻燦爛,要像恒星一樣光芒永恒。

通訊員 譚亞廷 金冊

編審:趙建紅

稽核: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