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許昌:詐騙慣犯街頭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再次獲刑

  中新河南網11月2日電(梁靖 張棣 陳文方)假如在街頭遇到有人自稱香港人,因遇到困難需要借錢或換彙,一定要仔細辯别其言行是否可信。近日,許昌市魏都區人民法院宣判一起街頭冒充香港人實施詐騙的案例。

  

  曹某權,安徽省蚌埠市人,現年43歲。曾因犯信用卡詐騙罪于2013年1月30日被廣東省某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2萬元;因犯危險駕駛罪2018年7月被安徽省某法院判處拘役1個月,并處罰金1500元。

  據了解,曹某權流竄至許昌後于2019年5月13日21時許,在魏都區南關大街某商超附近,借問路與被害人李某某搭讪。交談中,曹某權冒充香港人,以身上無人民币無法住宿博取被害人李某某同情,伺機騙取被害人李某某現金2000元。除了騙取現金,曹某還以同樣的理由稱身上無人民币無法住宿,需要給酒店經理送禮品的名義,分别于2019年8月、10月博取被害人魏某某、趙某某同情,伺機騙取兩名被害人分别為其購買價值975元、935元的香煙。期間,曹某還流竄至南陽以同樣的手法作案一起,騙取被害人劉某某為其購買價值1100元的香煙。

  2021年3月,曹某權被民警抓捕歸案。案發後曹某權家屬退還贓款5010元并發還被害人。曹某權自願簽訂認罪認罰具結書,表示認罪認罰。

  魏都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曹某權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僞造身份,虛構事實的方法多次騙取他人财物,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根據其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及到案後認罪、悔罪表現,依法于2021年7月判決被告人曹某權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币一千元。

  “遇到陌生人求助,在提倡樂于助人的同時一定要理性判斷,涉及錢财更要提高警惕,可讓對方撥打110,向警方求助。其實,不管是冒充‘香港人’,還是其他什麼人,詐騙套路都大同小異,‘銀行卡不能用’‘ 手機沒電’‘ 錢包丢失’等理由都是詐騙借口,千萬不要被騙子所迷惑。”該案承辦法官郭豔提醒廣大群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