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新聞網訊 7月7日,洪江區舉行2020年魚類人工放流活動,其中放流經人工繁殖的湘華鲮幼苗5萬尾,标志着湘華鲮保種增殖工作取得實質突破。
湘華鲮俗稱“青魚”,是湖南省特有的一種大型野生經濟魚類。由于攔河築壩,水域污染等原因,導緻湘華鲮自然繁殖受阻,野生湘華鲮瀕臨滅絕,亟待拯救和保護。從2006年起,湖南省水産科學研究所與懷化市畜牧水産局在洪江區連續開展湘華鲮馴化及人工繁殖技術研究,并取得成功。2009年12月,國家農業部準許設立“沅水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産種質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湘華鲮等沅水特色魚類。2008年7月,《湖南省生态保護紅線》将湘華鲮列入湖南省核心保護物種。
湘華鲮的拯救和保護工作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省、懷化市政協有關人士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洪江區利用其獨特的資源優勢,在橫岩庫區劃定湘華鲮人工保育點。經過長時間的籌備和醞釀,2019年12月,懷化天鲮自然保護有限公司在洪江區挂牌成立。制定了湘華鲮拯救、保護和開發規劃,即建立湘華鲮保種增殖基地、沅水特有魚類資源保護研究中心、沅水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産種質資源科普展覽館等,總投資3200萬元,5年内實施完成。同時,計劃5年内将湘華鲮親本保有量提高到1000組,年産湘華鲮幼苗200萬尾,今年計劃人工放流湘華鲮幼苗30萬尾。
目前基地擁有湘華鲮親本490對,今年已人工繁殖湘華鲮幼苗35 萬尾,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記者 張雲貴)
【來源:懷化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