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
猴子因其可愛的外表
和肖似人類的動作神态
深得人們的喜愛
去過動物園的朋友們
一定見過
這種可愛的小動物
那你見過大自然中的
野生猴子嗎?
目前,在開遠市小龍潭鎮
就有野生猴群活躍着哦~
一江碧水,群山繁茂,綠意盎然,時不時有鳥鳴猴戲的聲音在峽谷裡回蕩。這裡是開遠市小龍潭鎮龍潭村委會燈籠山村附近的南盤江峽谷。

小龍潭是1500萬年前人類祖先——臘瑪古猿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生物多樣性發生發展的重要地點,這裡自古就是各種動物栖息的家園。據村民回憶,很多年以前,這裡猴子、野雞、野山羊、野豬、狼等野生動物數量非常多。
“在我很小的時候,猴子從對岸成群結隊地遊過來,一個接一個倒挂在樹上,就像課本裡《猴子撈月》所描繪的場景一樣。它們一群群在岸邊玩耍、休息,一點也不怕人。後來猴子少了,逐漸見不到了。”小龍潭鎮龍潭村委會燈籠山村村民周梅回憶道。
事實上,社會發展過程中開山毀林、人為獵殺,植被嚴重破壞,是這一地區各種動物絕迹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開遠市不斷加大生态建設力度,當地村民的生态環保意識也逐漸加強,自覺愛林護林,管護水資源,大面積發展玉荷花、柑橘、桃子、李子等經濟林種植。一系列措施使得植被得以恢複,山林越來越繁茂,野生猴群又開始出現。
現在的燈籠山
随處可見這樣的景象
↓↓↓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咪一哈”
“猴子多起來後經常到村裡來摘橘子、掰包谷,我們看到也不管它們,給它們吃個夠。”周梅說。目前,燈籠山已發現猴群3群、約200餘隻,還有野豬和野雞等。
燈籠山猴群的“複出”,見證着開遠市生态文明建設步伐穩步向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這裡得到具體展現。
文、圖 | 錢海 李雪瓊 國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