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社群裡的“愛心屋”、景區裡的“服務站”、樓宇裡的“連心橋”……15分鐘黨群服務圈讓基層黨建“實”起來,為三亞基層社會治理探索新樣本;建立全面深化制度建設與黨史學習教育、作風整頓建設、“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以及創一流營商環境專項工作關聯機制,以“城市體檢”推動“城市更新”; 擇優抽調23名優秀年輕科級幹部到23個工作專班實踐鍛煉并對3起受不實舉報影響的公職人員進行了澄清正名,真正為實幹者兜住底;高層次人才彙聚“一城三領域”,三亞成了人才集聚新高地、創新活力新磁場……
2021年,三亞城市基層黨建充滿活力,步履不停,從機關到基層,從融通條塊到合衆之智,更多黨建“三亞模式”、“三亞案例”讓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蕩漾在群衆心中。

一名年輕黨員在海棠區黨群服務中心學習黨史。
群衆遇到麻煩事兒,不用專門跑一趟,也不用層層上報,隻要寫下自己想要解決的困難,出門遛個彎的功夫,将“訴求”投遞到黨群服務中心便能迅速得到響應;
解決得好不好、滿不滿意都在黨群服務中心有公示;
利用宣傳屏釋出貧困戶待售農産品資訊、企業招聘資訊,幫助解決農民增收問題;
在偏遠地區梅村、南島、馬嶺等地建設黨群陣地,輻射周邊貧困戶,助推智志雙扶;
創新設定“微心願”銀行,發動黨員群衆認領困難群衆生活中的問題……
這條便捷通道背後的“幸福感”便是源于大社群以及全市黨群服務中心的探索與實踐。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紅波指出,三亞要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打造新标杆,強化黨建引領是關鍵、是保障。全市各級黨組織牢牢把握“黨建引領”這一主線,為全省提供更多“三亞模式”和“三亞案例”。
把握規律、講求章法、謀定後動、綜合施策,三亞多管齊下確定城市基層黨建各項任務推得開、落得下。
——制度設計推動。為實作服務居民零距離,三亞各個黨群服務中心将服務觸角延伸至居民小區和村民家門口,使得黨群平台輻射效能日益增強,讓群衆真切感受到來自黨群服務中心的利好。
在商業風情街設立“黨群服務中心”,在街區公園建設“黨建服務站”,在城市公園、旅遊景區等設立黨員志願服務站、黨員值班崗、黨員先鋒崗……為遊客提供觀光消費、體驗民俗、感受民宿等旅遊新體驗,将旅遊産業鍊有效延伸至城市社群。依托現有的22個旅遊咨詢服務中心建設黨群服務站,建構五級黨建網格化管理模式,實作“一張網、全覆寫、心連心”,不斷提升基層旅遊環境治理能力。以卓達大社群為試點,進一步整合社群服務功能,着力建構大社群黨務政務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創新推動社群黨務工作和政務工作有機融合。
——實地調研推動。因時而變,也是三亞推進黨群服務中心的亮點。從建立黨建網站,到開通微信微網誌,再到部分地區運用雲計算、大資料等技術,實作黨建與黨務融通、政情與民情互聯,新技術為黨群服務中心注入了新動力。運用“網際網路+”線上資源優勢,開展黨組織主題學習交流活動;積極對接區域機關和群衆需求,開辦“長者飯堂”“書記會客廳”“黨群學堂”等,解決實際問題,打造黨員群衆溫馨家園。
——總結經驗推動。總結推廣了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重大典型;“小網格”撬動“大治理”!大茅村打造三亞市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新标杆;時尚型服務向新興領域覆寫。三亞中央商務區推進“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插在工地上”黨建工程,開展“一支部一特色”“一黨員一閃光”等建立活動,積極協調解決園區人才“就醫難”等問題。海棠灣免稅城黨群服務中心将滿足“一站式”服務和黨群活動需要,成為展示三亞國際範的“紅色”視窗。崖州灣科技城,“契約”黨組織、“融城計劃”“築城計劃”“強城計劃”以及科技城理事會,搭建起園區共治和社會參與的公共民主協商議事平台,推進黨建、政務、服務融合相促。
海棠灣、三亞灣、崖州灣等6個灣區“大黨委”,12個大社群綜合服務中心,76個黨群服務中心(站),夯實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合縱連橫的“大黨建格局”,在不斷完善城鄉社群治理機制、提升治理能力的同時,健全市、區、村(社群)三級黨建工作體系,大社群、黨群服務中心成為凝聚黨員幹部精氣神的強磁場,形成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環衛勞工到三亞市黨群服務中心參觀學習。
機制創新、制度創新、措施創新……一個個創新理念,點燃了黨建工作新活力。
梳理城市更新的“三亞案例”,“創新”是貫穿其中的一條鮮明主線,這條鮮明的“創新軸”孕育三亞高品質發展的活力。
創新展現在好上做文章。建立學校黨建“樣闆黨支部”“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将“一區一名校”打造成為學校黨建品牌;
三亞公立醫院形成以“抗疫黨建”“醫心向黨”為代表的多個系列黨建品牌,“白衣”黨建已初具雛形;
三亞各級公安機關基層黨組織實作由“實戰型”向“研究型+實戰型”上司幹部的轉變,形成“頭雁效應”;
發揮國有企業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的排頭兵作用;
探索以“黨建鍊”連結“産業鍊”; 推廣企業秘書制度,編制市場急需緊缺人才目錄; 建構市、區(行業)、大社群、村四級黨群服務陣地體系建立“資料地圖”; 建立“社群黨組織-網格黨支部-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員樓長”的黨建網格架構; 探索“退休幹部”“候鳥”“人才”型社群服務管理模式和國際人才社群治理模式;
着力抓好網際網路企業黨組織和工作覆寫,研究出台加強物業行業、“候鳥”等新興業态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辦法措施,探索做好快遞小哥、網約工、網絡主播等新就業群體黨的工作……
基層黨建各領域的每一次突破與創新猶如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
創新展現在精上下功夫。建設自貿港,最關鍵的是人才,最緊缺的也是人才。三亞越來越多的人才工作創新舉措,正在推動更多的優秀人才把對三亞的關注變為走進三亞的實際行動,越來越多的人才用智慧引擎蓄力自貿港。
兩組上揚的資料更加引人注目:一組是“4·13”以來,三亞累計人才落戶42115名;高層次人才認定3314人。另一組是,2021年,三亞人才落戶15902名,高層次人才認定1430名。這兩組資料表明,三亞逐漸成了人才聚集之地、輩出之地、向往之地。
三亞着力優化黨管人才上司體制和運作機制,拉開了“人才奔向三亞”的大幕。
截至目前,三亞共有870名高端緊缺人才實際享受了個人所得稅優惠,減免稅額7632.63萬元;自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三亞市稅務局登記納稅人增加34319戶,其中企業納稅人增加27224戶,截至2021年8月底,全市享受企業所得稅鼓勵類産業15%稅率的企業共有157戶次,共減免企業所得稅5.05億元。
創新展現在為幹部精準“畫像”。三亞亮明選人用人标尺,讓幹部在一線錘煉黨性、砥砺品質、增長才幹。
印發《關于在重點項目建設、重要專項工作、重大突發事件等急難險重任務一線考察評價幹部的實施意見》,在“三重一線”主戰場練兵選将;
出台《關于建設适應海南自由貿易港需要的高素質專業化村幹部隊伍的意見》《三亞市村(社群)工作者職業化管理辦法(試行)》率先在全省建立起村(社群)工作者職業化體系,一體化同步推進村(社群)工作者職業化管理,激勵農村基層幹部幹事創業,形成“敢為”風氣,激發“能為”動力,提高“善為”能力;
《保障公職人員幹事創業工作實施辦法(試行)》《關于加強對上司幹部及其親屬和身邊從業人員監督管理的規定(試行)》等配套制度,切實推動管黨治黨不斷走向“嚴、緊、硬”。
出台容錯糾錯辦法,鼓勵幹部大膽試大膽闖,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幹部撐腰。
在探索中讓高素質幹部“适得其所”“才盡其用”,着力建設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為推進三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供有力保障。
“候鳥”老人在天涯區黨群服務中心練習合唱。
“堵點”在哪兒,就向哪破;“痛點”在哪兒,就往哪纾。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率先突破,直面難點、堵點、痛點,打出“組合拳”,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三亞特色、三亞品牌的改革亮點。
從三個工作日到一個工作日,再到一個小時,三亞不動産登記出證一再“提速”。目前,三亞市不動産登記中心将存量房轉移過戶登記、房改房全産權過渡登記、婚姻存續期間變更權利人登記等9項業務納入“一小時出證”專窗,給群衆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自三亞市作風整頓建設年、制度建設年暨“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工作(以下簡稱“三項活動”)啟動以來,三亞始終如一地保持凝心聚力、實幹苦幹的工作狀态,以穩中求進、奮力前行的姿态推進“三項活動”,打造出一個個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讓政務服務真正有力度有深度有溫度。
聚焦最突出的問題辦實事。“誠”字打底,表現在解決問題下“繡花”功夫。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紅波率隊調研推進海南西環高鐵、紫金礦業鳳凰海岸等重點項目建設,研究解決房地産領域系列曆史遺留問題,并多次就工作開展情況作出訓示批示。四套班子上司通過主題調研、專題研究等舉措,實實在在解決了一批群衆反映集中的問題,有效推動了問題在一線發現、沖突在一線化解、困難在一線解決。
聚焦最現實的利益辦實事。“實”字開路,實幹,貴在幹部在狀态,落實才得力。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線上線下接收群衆“吐槽”問題,開設“辦不成事”督辦視窗;崖州區探索信譽擔保代替保證金和保函擔保,破解建築企業因繳納保證金導緻的資金占用和資金沉澱難題;市科工信局、市警察局推動外專業務和簽證視窗入駐人才“單一視窗”;市教育局開展校内課後服務和暑期公益托管,103所學校近5萬名學生參與;市農業農村局與周邊6個市縣簽訂平價菜産銷對接協定,促進“菜籃子”保供穩價;市警察局交警支隊在交警快處快賠中心增設違停拖車業務視窗;市政務服務中心在全省率先設立“外國人服務專區”等等,這些破解體制機制難點的新舉措,真正做到了做事要有熱度、辦事要有力度。
聚焦最具體的工作辦實事。将複雜的問題抽絲剝繭層層展開,從八個方面找差距,抓落實。如:在履職盡責創新提升層面,首次啟用專人辦理跟蹤責任制、科室負責人全程監督制和“第一讀者”檢視稽核制等機制;在城市建設創新管理層面,探索建設審批全生命周期資訊化制度管理,以自動采集資訊代替人工輸入的模式,建立完善小區業主資訊采集管理制度等等。
從嚴完成規定動作,激發幹部幹事創業激情;從實創新自選動作,建構“全區域統籌、各領域融合、全方面關聯”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紅色引擎一直都是驅動三亞高品質發展的“硬核力量”。三亞将以更務實的作風、更開放的心态、更奮進的姿态,為打造海南自貿港建設新标杆,展現三亞作為、貢獻三亞智慧、扛起三亞擔當。
崖州灣科技城大社群在保利廣場開展“翰墨飄香頌黨恩,百米長卷譜華章”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論持久戰》書法作品展。圖為觀衆觀看展覽。
來源:三亞日報
圖檔:袁永東 陳聰聰 劉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