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米特裡·奧恰洛夫,男,1988年9月2日出生于烏克蘭首都基輔。現為德國乒乓球運動員。他是是瓦爾德内爾、薩姆索諾夫和波爾之後,歐洲最有希望的新星,如今也33歲了,可見歐洲乒乓球天才的缺失。

他身高馬大,達到了183cm,台面活動範圍大,發球頗有特點——下蹲式反手發球,在這個套路下,發球、防守、快撕一氣呵成。
奧恰洛夫在本屆奧運會上,收獲了一衆中國球迷粉絲,陽光儒雅的形象、中文官微的互動,都讓中國球迷對他産生了極大的好感,這與對伊藤、咆哮哥的态度形成了鮮明對比。
7月31日晚上19:10,奧恰洛夫在東京奧運會男乒單打半決賽上,以3-4苦戰惜敗馬龍後,他“痛苦”地發了個人微網誌:
說實話,在半決賽輸給馬龍之後,我真的在想,我真的還有機會能夠拿起球拍,再與他競争一場嗎? 這一次的失敗對我的打擊過于沉重,我幾乎徹夜未眠,失敗的畫面在我腦海中一遍遍地重演。
我從我的家人、教練,以及我的隊友與粉絲那裡得到了許多支援,這對我來說彌足珍貴,他們促使我重新站了起來,重新回到了賽場。
奧運會就是這麼奇妙又有魅力,它能讓人在一瞬間跌入萬丈深淵,也能使人在下一秒重返山峰之巅。
看得出,這一次的失敗沉重打擊了奧恰洛夫,一度難以入睡。換做常人,在與對手曆次交鋒從無勝迹(算上這一次,奧恰洛夫對陣馬龍的戰績為0-19),心理肯定早已崩潰。但是奧恰洛夫卻一次又一次的屢敗屢戰,毫不氣餒,盡管每次的希望都化成了泡影。
以至于奧恰洛夫多次在公開場合評價馬龍:他是當世乒乓球最強的對手!以至于,奧恰洛夫說,今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擊敗一次馬龍!
既生瑜何生亮,這對乒壇傳奇的同齡對手(馬龍小一個月)足以在多年後被廣大球迷津津樂道。
是的,奧恰洛夫足夠尊重馬龍,就連他的夫妻瑞典乒乓球運動員珍妮-梅爾斯特羅姆也是馬龍的球迷,在場館與奧恰洛夫訓練時,還身穿馬龍的球衣!
好在,奧恰洛夫及時作出了調整,終于以4-3苦戰7局赢下了“他的好朋友”、中國台北隊的林昀儒,得到了一枚寶貴的銅牌。
賽後奧恰洛夫跪在球台前的一幕讓人動容,他本人更是不能自己,并在深夜發了官微——這一次的銅牌對我意義重大,感謝每天支援我的家人、朋友們、以及我的中國教練陳宏宇。當然還要感謝球迷以及粉絲們的無盡的支援和愛。
一周後,奧恰洛夫代表德國乒乓球男團,參加與中國隊的巅峰對決,這一次2-3被樊振東逆轉戰勝,雖敗猶榮,拿到了乒乓球男團銀牌。
這一枚銀牌來之不易,以至于奧恰洛夫連發了2條微網誌,并稱“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來看微網誌内容——
在這一次的比賽當中,我們拼盡了全力,最終争奪到了銀牌,對此我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即使從前的我們曆經挫敗,但也從未放棄,屢敗屢戰。在每場比賽中,于我們而言中國隊始終是無比強大的競争對手。對于他們在這項運動中的出色表現和卓越成就,我們表示由衷的祝賀與崇高的敬意。
在微網誌裡,他除了感謝德國隊取得的成績,也用幾乎一半的文字表達了對中國隊的祝賀和敬意,心态特别端正,估計又要收獲一大波球迷了。
祝賀奧恰洛夫,你是一名真正具有體育精神的出色運動員!
從此路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