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大劇《大秦賦》劇集已播映過半,熱度仍舊不小。
與持續高漲的熱度不同,該劇口碑卻呈現高開低走之勢。《大秦賦》豆瓣評分目前已狂跌至6.9分,對比剛上映時8.9分的評價,《大秦賦》完全沒有了前期的“豪橫”勁。

從登上央視8套黃金檔、萬衆期待,開局還非常有質感,怎麼就突然崩了?從熱搜中我們可以一探緣由:
“朱珠台詞功力”、“嫪毐什麼時候下線”等相關條目近期頻上熱搜,這預示着《大秦賦》熱播的背後藏着一些問題。
在小編看來,《大秦賦》的優點頗多,全劇服化道上頗具質感,戰争場面恢弘,大部分演員演技線上,前期更有一衆老戲骨加成,這是标準的史詩劇作。
但開播到現在,該劇作評分卻直掉了将近2分,究其原因,關鍵點在于劇情槽點不小,種種不合理而雷人的情節出現,口碑也就随之下跌。
細化來說,《大秦賦》口碑崩盤有以下幾個原因。
原因之一,配角戲份比重過多,尤以嫪毐最為明顯。
曆史上的嫪毐是呂不韋進獻給趙後的男寵,兩人私通之下誕下孩子,事情敗露後嫪毐被嬴政車裂。
于史書上,假宦官嫪毐人微言輕,隻是嬴政用以鏟除呂不韋的工具人,并無太多政治威脅。
但《大秦賦》裡嫪毐形象卻大不相同,除了依舊傻乎乎被當做工具人,新版嫪毐甚至有了些嚣張跋扈的權臣色彩。
先是各種擾亂朝政。
得到趙後寵幸後的嫪毐帶着與實力不比對的野心開始了權臣之路,借助太後的力量讓自己得封長信侯。
随後在朝中安插自己的酒肉好友當大官,又安排對自己有威脅的李斯出使魏國,并意圖對其暗殺,在太後羽翼下的嫪毐隐隐有了一手遮天的權臣影子。
各種私底下的行為則展現了他的嚣張跋扈,他在喝酒時毆打親王赢徯,又縱容手下抓捕、逼死宗族長老關内侯。
甚至連秦王他都不一定放在眼裡,在嬴政前往甘泉宮找趙後時,未免孩子蹤迹被嬴政發現,拒絕回避的嫪毐甚至說出,“大王和太後之間沒有臣聽不得的話。”
全片還安排多場戲提醒觀衆嫪毐可不是“寺人”,先是讓嫪毐與魏國使女眉來眼去,随後路遇親王赢徯夫人,直接對後者霸王硬上弓,可謂标準的登徒浪子了。
但讓人費解的是,以上種種情節突出了嫪毐的惡,但片中居然還有講原則的一面。
那就是對于狐朋狗友講義氣,他讓平時喝酒的一幫酒肉朋友都封上了官職,對此更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如果我不顧朋友,之後誰還來投奔我?”
從入甘泉宮至今的多集戲份裡,嫪毐的形象被塑造得極為豐滿,但在嫪毐-趙後支線各種加戲的同時,各種隐忍的嬴政戲份就被壓縮了不少。
兩相對比之下,不由得讓網友發出吐槽——這是《嫪毐傳》嗎?
平心而論,演員葉項明對于嫪毐的演繹并不失敗,他扮演的嫪毐嚣張而又賤嗖嗖的樣子讓人恨得牙癢癢。
但在角色戲份過多的情況下,嫪毐這條線反而讓劇情基調脫節。本該是恢弘格局的《大秦賦》囿于宮鬥,這未免顯得小家子氣了些。
原因之二:台詞雷人、情節稍顯拖沓
首先是台詞有些雷人,嬴政初登王位時,面對自己生父是呂不韋的流言,他深夜跑到相府要說法,并說出了那句被外界無數次吐槽的台詞,“如果你真是我的父親,我願意随你浪迹天涯!”
此刻的嬴政身上沒有心懷天下的少年君王影子,反而像是熱血上腦的中二少年!
其次是宮鬥、權謀元素大雜燴,使得劇情有點亂。
先是“嫪毐-趙後”的劇情支線産生狗血感情劇的意味。
因嫪毐與楚國使女眉來眼去,趙後滿滿的醋意寫在了臉上,而在嫪毐觸怒嬴政時,趙後居然閃身為嫪毐擋劍,以死相護對方,《嫪毐傳》再一次上線了...
原創人物赢虞(注:曆史上赢虞為秦孝公時期人物)的戲份則有些“無間道”之感,他受李斯之托投奔嫪毐,多次撺掇嫪毐胡作非為,以此激化宗族與嫪毐沖突。
也因與嫪毐交好,赢虞被宗族強行除名,即便有苦不能言,但赢虞還是沒有說出實情,而隻是深夜裡向李斯抱怨、訴苦。
不過就在人們以為赢虞要成為“秦國陳永仁”時,在魏使以女子為誘餌下,赢虞轉與魏國合作。
不知道赢虞這次是變節還是成為“三重卧底”,還需要之後劇情為我們揭曉答案。
此外,劇情還嫁接了其他典故。
為避免叔父赢徯在朝堂說出趙後奸情,嬴政情急之下拔劍砍掉了叔父胳膊,而後,嬴政以“割發代臂”的行為向赢徯賠不是。
這樣的情節頗類似于三國時期曹操割發代首的典故,編劇将這一典故的時間線前移了近四百多年...
再有劇情已有拖沓之感,主線情節進展慢。這展現在秦國的各種内鬥,相比于嬴異人在位時秦人一心東出各種團結,嬴政初登基時秦人反而内部和傷了氣。
秦國内部玩起了各種“權力的遊戲”,呂不韋設計暗害公子成蟜,趙後與嫪毐談情說愛之下将朝政當兒戲,赢氏宗族則各種内鬥,甚至元老們質疑起了秦王嬴政。
諷刺的是,相比于此刻的秦人,他們的宿敵趙國似乎一直在“忙事業”,暗派使者挑撥秦國内亂,而每次趙悼襄王與奸臣郭開出現在鏡頭時都是在聊秦國國政,後續片段裡更是出現大将李牧被再次啟用的畫面。
種種對比之下,似乎趙國才是更想“東出”的那個?
此外,《大秦賦》一些細節也意外成為外界關注點,比如嬴政親自上陣烤羊的情節就引來了吐槽。
原因之三,老戲骨下線後大部分演員演技線上,但欠缺高光場面
在劇情有缺陷之下,演技派們也沒能阻止《大秦賦》口碑下跌。
《大秦賦》前期王慶祥、邬君梅、辛柏青一衆老戲骨飙戲張力十足,幾個演技名場面讓人印象深刻。
但随着王慶祥、辛柏青角色下線,邬君梅扮演的華陽太後進入冷宮,全劇的演技高光時刻就不多了。
需要指出的是,段奕宏等大部分演員對于各自角色的演繹是合格乃至成功的。
段奕宏演出了呂不韋的老奸巨猾、暗留機鋒;李乃文演出了李斯胸有城府但隐而不發之感,他們沒有将演技派的牌子丢掉。
即便是被吐槽年齡問題的張魯一,也随着劇情推進漸入佳境,演出了嬴政在權力被壓制之下的隐忍以及角色自帶的“暗黑王氣”。
但遺憾的是,在角色中規中矩的背後,這些角色在中期尚無太有張力的高光場面。
而相比之下,朱珠扮演的趙後就有些“拖後腿”了,現代化風格的台詞以及過于輕浮的表情讓她成為本劇裡招緻最多差評的演員。
在最新的幾集裡,朱珠演技也依舊被吐槽,在奸情敗露時,對比奸夫嫪毐吓得癱倒在地,趙後的表情隻是微微一震、一怔,甚至沒有太多慌亂之感。
如此鎮定也與之前劇情裡那個喜怒流于面容的趙後形象大不同。
翻開朱珠近五年的演藝作品裡,評分幾乎清一色的5分以下,一系列低分片也側面反應其市場口碑,相比其他劇中其他演員,更顯出戲的朱珠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總的來說,《大秦賦》風評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劇情安排和主角、配角戲份比重的失衡,而演技未能成為救場因素的情況下,這部《大秦賦》的口碑和評分也就慢慢下跌了。
對比前面三部《大秦帝國》的宏偉格局,就目前而言,《大秦賦》稍顯小家子氣一些,也是以有網友戲稱:
78集的《大秦賦》可能是由77集的嬴政内鬥登基之路和1集消滅六國組成的。
事實上,《大秦賦》還是有很多亮點的,除了大部分演員演技線上外,戰争場面戲更是全程精彩,第28集裡數分鐘的秦韓交戰讓人看得眼花缭亂,在掃除宮鬥元素後,東出的秦國勢必為我們呈現更多精彩的戰争場面。
《大秦賦》目前劇情已進行到嫪毐、趙姬奸情敗露的情節,冗長的後宮亂政情節即将下線。甩開掣肘勢力的“祖龍”嬴政也有望迎來親政之機,劇情從内鬥轉到外戰之後,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恢弘場景令人期待。
等到令人吐槽的《嫪毐傳》下線後,或許《大秦賦》将迎來一波新的口碑回升。
别着急,劇情才剛過半,讓我們帶着期待的目光看看張魯一版嬴政如何一展宏圖橫掃天下吧!
青石電影 | 樂樂德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内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