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作者:博覽曆史

戰火連綿九州亂,國破家亡幾人安。豪傑輩出逐天下,功過難評留青山。

二十世紀的中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亂世之中出英雄,無數豪傑志士于亂世中争天下謀出路,在曆史畫卷上譜寫了濃墨重彩的個人篇章。“四川王”劉湘,便是這麼一個人物。關于四川,有句話叫“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

是因為四川具有得天獨厚的戰略位置,物資豐饒,易守難攻,是以天下動蕩之時,四川聞風而動的各大勢力之間割據對峙,極難對付。這句話對于軍閥混戰時期的四川再合适不過。是以結束了四川混戰局面的劉湘,其個人手腕和心機可見一斑。劉湘一生,功過難言,有人稱他“反動軍閥”,有人評他為“愛國将領”,情感截然不同的稱呼如何能集中在同一人身上?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劉湘

今天博覽曆史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四川王”劉湘傳奇的一生,也歡迎有自己看法的讀者在評論區說出來和大家讨論。新來的朋友也别忘了先點點關注,這樣既能回顧往期文章,又不錯過之後的精彩内容。

光緒年間,在四川省大邑縣的一戶人家裡,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父母給這個嬰兒起名劉湘,年輕的父母此刻并未意識到,襁褓中的這個嬰兒日後會成長為攪動風雲的人物。時值清朝末年,各種社會思潮風起雲湧,在這種背景下長大的劉湘自是不甘平庸生活,而是想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1906年,錫良繼任四川總督,組織成立陸軍弁目隊且面向四川全省招生。不到17歲的劉湘就瞞着家人偷偷報考并順利被錄取。不久後陸軍弁目隊因糾紛解散,他又重新考取四川陸軍速成學堂,正式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進入部隊的劉湘,因為表現優異,得到了隊官的賞識,被推薦去四川講武堂深造,學習有關軍事的知識。之後在部隊裡幾經戰鬥,陸續升職,掌握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武裝力量,從此猛獸裝備了尖銳的牙齒,開始獵殺之旅。俗話說,機會留給有野心的人。回顧劉湘的軍閥之路,對于他的機遇有兩個,他完美抓住了機會,在時代的亂局中扶搖而上。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一是1915年12月,袁世凱複辟帝制的舉動遭到各界反對,蔡锷将軍在雲南發起讨袁護國運動,多方力量卷入其中。在四川地界,四川陸軍第二師師長劉存厚發動起義,配合蔡锷一起向泸州發動攻擊,打開了從四川北上讨袁的通道。此戰為蔡锷出兵四川後首次規模較大的戰役,極大鼓舞了護國軍的氣勢。而此時身為第一師第三團團長的劉湘,憑借敏銳的軍事嗅覺,将劉存厚留守在泸州的部隊全部扣押。之後又率團充當先鋒,越過長江,反攻蘭田壩,截斷了護國軍渡江的歸路,打擊了護國軍銳不可當的氣勢。袁世凱對此甚是滿意,給予了豐厚的獎賞。

而後是1918年四川的川滇鬥法。當時局勢動蕩,各路勢力均想占領四川這個戰略重地,其中滇系軍閥唐繼堯決定武力奪取四川,進而向外發展,川軍則分為劉存厚和熊克武兩派。在想要争取四川的多方力量中,劉湘根據形勢最終選擇熊克武,事實證明他沒有選錯。他被熊克武任命為第二師師長,負責管轄七個縣。有了自己的固定地盤後,劉湘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和派系。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唐繼堯

他任命自己之前的速成系同學,并設定軍官學校,培養自己的軍官。此時劉湘的野心已經為周圍人所知,傳習所的軍官聽他說過,将來要統一四川、問鼎中原,這常被他拿來鼓舞士氣,籠絡軍官。這段時間中劉湘積極發展自己的力量,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勢力集團,變得更加成熟。

在亂局之中,劉湘從一介小兵,慢慢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将領。他在戰役中磨練自己的能力和野心,逐漸豐盈自己的羽翼。川滇鬥法後的劉湘已經成長為令人警惕的力量之一。期間其他軍閥注意到劉湘的崛起,聯手鎮壓劉湘。劉湘則養精蓄銳,在軍閥内讧時趁機東山再起,這時的劉湘具備了更強的實力,為之後參與到更加殘酷的鬥争中做好了準備,很快他迎來了個人進一步的成長和發展。

四川省内軍閥彼此混戰一段時間後,初步形成四方對峙的局面,即劉文輝、劉湘、鄧錫侯、田頌堯幾人。而其中劉文輝和劉湘實力最大,是以他們之間難以避免地爆發了沖突。實際上按輩分來說,劉湘還要稱呼劉文輝一聲叔叔。然而利益目前,叔侄二人誰也不肯讓步,雙方沖突愈演愈烈。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劉文輝

1931年,劉文輝購買了巨額武器和裝備,運輸至萬縣港時,被劉湘手下的師長王陵基扣留,幾經交涉未能讨回。劉文輝含恨在心,接連小動作不斷:收買劉湘的部下、截斷重慶糧道等;他的哥哥劉文彩派刺客行刺劉湘、甚至用迷信巫術詛咒劉湘,這些舉動同樣惹怒了劉湘。

1932年10月1日晚,劉湘率先發難,命駐紮在武勝的羅澤洲攻打在南充的劉文輝部隊,拉開了二劉之争的序幕。鬥争期間雙方有來有往,輪流占據上風,戰争僵持不下。甚至一開始劉文輝的軍事實力略強于劉湘,然而劉文輝的戰略眼光遠不及劉湘。他沒有和上級政府打好關系,對于鄧錫侯和田頌堯也态度惡劣,目中無人,導緻兩人對他十分不滿。老奸巨猾的劉湘不僅堅持重金策反劉文輝的部下,還暗中挑撥劉文輝和鄧錫侯、田頌堯之間的關系。導緻二劉互鬥期間,鄧錫侯和田頌堯發動攻擊,極大程度上牽制了劉文輝的兵力,使劉文輝左支右绌,終不敵劉湘,落了下風。1933年10月,“二劉之争”以劉湘的勝利告終。之後劉湘又陸續收攏了一些其他的分散勢力,對四川有了完整的掌控權。

能在混戰時期成長起來的人,都絕非純良之人。劉湘也不例外,軍閥混戰離不開金錢供給,是以沒少剝削人民群衆,他與劉文輝内鬥期間,各種名目的稅款層出不窮,普通百姓叫苦不疊。除此之外,劉湘的奮鬥完全出自個人野心,他沒有為國為民的無私抱負,是以在個人利益目前,他眼裡隻有自己的利益,絲毫不顧及其他不良後果。“三三一慘案”,就是這種野心下的悲劇之一。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三三一慘案

1927年3月,北伐軍成功占領南京。正當我國人民歡欣慶祝的時候,英國軍艦開炮轟擊普通人民群衆,打死打傷2000多人,還封鎖長江江面,阻止北伐軍追擊孫傳芳。這一暴行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憤慨。這一消息傳到重慶,人人怒火難消,是以定于3月31日,在重慶的通遠門内打槍壩,舉辦“重慶市工農商學兵各界群衆反英大會”,計劃遊行示威以抗議英美暴行。而劉湘出于自己的種種考量,竟和蔣介石勾結,突然發難鎮壓革命。

可憐無辜的普通群衆,誰也沒有料到即将發生的暴行。遊行當天,在場兩萬餘人,大會剛一開始,劉湘手下的師長王陵基、藍文彬等人,用軍警封鎖主要道路,便衣特務也趕到會場鎮壓革命。他們武器齊全,用槍和刀棍攻擊手無寸鐵的革命群衆,場面殘忍異常。四處橫飛的子彈,頻頻舉起的棍棒,被攻擊的普通百姓完全沒有地方躲避,面對層層包圍很難突圍出去,事後統計當場被打死、踩死的群衆和學生足有幾百人,受傷者足有幾千人。更有多個重要人物在其中慘遭殺害。現場血流遍地,慘不忍睹。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劉湘親手釀成的這一慘劇,背後有多個原因。首先劉湘本人對革命素無認知,意識不到革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外劉湘是個舊式軍閥,他以個人利益為先,極其重視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而當時重慶的黨部實施的一系列政策,如取消苛捐雜稅、取締反革命宣傳、解散僞市公會等,難以令劉湘了解認同。

同時四川當時革命運動發展迅猛,各地革命武裝力量紛紛崛起,參與革命運動的人數衆多,人民群衆革命熱情高漲。而對于革命勢力,劉湘始終非常警惕,他擔心迅猛高漲的革命勢力會對自己造成威脅。加上在遊行前夕,别有用心的國民黨右派散播錯誤謠言,聲稱共産黨要趁遊行暴動,趁機占領重慶。劉湘聽聞十分緊張。這個令劉湘感到深受威脅的謠言加之劉湘素來對革命力量的忌憚,使他最終做出了鎮壓革命的決定。

盡管劉湘參與内戰不斷,但他對抗日的态度卻值得肯定。1931年,日本假借士兵走失的借口,發動“九一八事變”,強占東三省。翌年3月,在長春成立了僞滿洲國,開始他們的滅亡中國計劃。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九一八事變

1937年,日本又發動盧溝橋事變,宣稱要在三個月之内滅亡中國。眼看局勢千鈞一發,救亡圖存刻不容緩。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軍隊如何對敵,國内是衆說紛纭。而就在令人發指的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三天,劉湘便向蔣介石緻電,主動請纓抗戰。

在蔣介石17日表示要抗日之前,劉湘就已經積極響應共産黨提出的全民族抗戰的号召。

1937年14日,他通電各省的軍政首長,指出對抗日軍侵略不是某一個省的問題,而是全國上下應該齊心協力面對的問題。這份熱切抗日救國的真情,在當時的國民黨進階将領之間是非常可貴的。随後,劉湘又在8月7日的“國民政府”國防最高會議中,再次發言強調,隻有抗戰才能救亡圖存獲得民心,隻有攘外才能安内。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并從軍事角度分析,盡管日本的軍事力量較強,但他們的作戰離不開交通線。進而給出戰術建議,認為隻要采取正規和遊擊兩種戰術,從交通線兩側和前後方進行周旋,用持久戰拖垮日本等。劉湘還堅定表明了抗戰的決心,坦誠表明四川可以出兵30萬,供給壯丁500萬,供給糧食若千萬擔,以行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八三一”淞滬抗戰爆發後,川軍被編為第二路預備軍,下轄兩個縱隊,分兩路出四川,劉湘則為第二路預備軍司令長官。事後了解川軍首批出川抗戰實際上一共多達15個師。随着局勢日益緊張,川軍陸續出川作戰,劉湘也定于11月9日離川。

當時的劉湘身體狀況并不是很好,周圍的人紛紛勸說他留在四川。但盡管他抱病在身,但劉湘自己認為,過去困于内戰并沒有什麼成就,現在有了抗戰的機會,不能不盡力報國,是以決心離開四川去前線對敵抗戰。11月9日,劉湘一路車馬奔勞,先是從成都抵達漢口,然後又轉乘輪船前往南京。期間還忙于川軍作戰的指揮和聯絡等問題。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然而世事弄人,由于疲勞過度,劉湘病重住院,期間有記者問他對待議和的态度,劉湘表示絕率領四川七千萬同胞和川軍将士抗戰到底,其抗戰決心可見一斑。令人惋惜的是,劉湘最終壯志未酬,遺憾離世。在生命的最後關頭,劉湘依然深深挂切着中國抗日的程序,他留下遺囑,其語句感人肺腑:“尤望我川中袍澤一本始志,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以争取抗戰最後之勝利,以求我中華民族獨立自由之目的。”劉湘逝世後,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哀痛,郭沫若為劉湘寫了下挽聯,“治蜀是韋臯以後一人,功高德懋,細謹不蠲,更覺良工心獨苦。征倭出夔門而東千裡,志決身殲,大星忽墜,長使英雄淚滿襟”。更是展現了他的功績。

劉湘堅定抗日的姿态,對當時推動全民族抗戰有很積極的影響。當時日本實力強于我國,很多人對于抗戰内心猶疑。而劉湘對于形勢的分析和提供兵力的做法,給予了相當一部分人作戰的信心。正是他的呼籲和号召,全國聯合抗戰之勢逐漸壯大。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在他晚期病重的時候,南京正面臨日本的進攻。是否堅守南京,蔣介石方始終搖擺不定。劉湘聽說了這個消息後,還向蔣介石請求調川軍兩個集團軍去指揮保衛南京,這件事極大地鼓舞了前線殺敵的戰士。

據粗略統計,抗戰期間,共40萬餘人外出抗戰,還有應征的壯丁300萬餘人,為各省之冠。而且他們在戰場上英勇無畏,憑借優秀表現,使“無川不成軍”的說法逐漸流傳開。如1938年滕縣保衛戰,王銘章将軍率第124師血戰四天。王銘章以下二千多川軍子弟壯烈殉國,打出了川軍不怕死的威名。第三次長沙會戰影珠山大捷,川軍第20軍僅用三天就全殲日軍一個機動大隊1300餘人(加強大隊),首創中國軍隊全殲日軍成建制機動大隊戰例。

面對劉湘巨大的變化,很多讀者可能會感到不解。軍閥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為何劉湘在此事上能以國家大義為先,棄個人得失不顧呢?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首先是劉湘個人的家國情懷,他能意識到每個中國人都應義不容辭地抗擊侵略者,是以自己身先士卒,帶頭支援抗擊日本侵略者,保衛中國。其次,劉湘也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他是個精明的軍閥,最看重他在四川的統治地位,經曆了多年内戰終于奪得四川的他,難以接受别人插手他在四川的統治。而蔣介石表面上籠絡劉湘,實際上一直想要安排自己的力量來進駐四川,奪取控制權,這對劉湘來說是斷然不能接受的,在對于四川的争奪中,劉湘逐漸和蔣介石反目。

由于蔣介石消極抗日,是以利益考量上,劉湘選擇積極抗日。正如1935年馮玉祥給他的建議中所說,蔣不抗日為全國人民所唾棄,劉隻要堅決擁護抗日并做實際準備,可以聯絡一切反蔣力量。同時将注意力引至對外抗敵,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分散蔣介石的經曆,打消蔣介石對四川的觊觎。是以,主張抗日,是劉湘反擊蔣介石,進入全國政治舞台的台階。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蔣介石

最後,作為率先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先鋒,這當時的共産黨一派在此事上也做出了很多努力。1936年,日本在與蔣介石的談判中,企圖在四川成都設定領事館,進而在中國西南擴充他們的勢力。中共敏銳地抓住了機會,借此事做劉湘的說服。中共為劉湘指出,日本設定領事館,是讓自己的勢力進入四川,四川不僅難以自保,劉湘等的勢力還有很大可能被趁機打壓。進而建議劉湘反對此事,并組織示威活動。同時也說明了在日本侵略中國的現實情況下,偏安一隅和一家獨大是不可能的,劉湘不可能作為四川王在四川獨善其身。

在商讨過程中,劉湘逐漸轉變反共立場,抛卻自己能一直做四川王的幻想,開始走向“反日”的道路。 1937年,中共中央先後派出羅世文、廖志高等四川籍上司幹部回到四川,想方設法通過不同管道宣傳統一抗戰政策,發動人民群衆的力量來團結抗日,同時我黨堅持做好高層人物說服的重要性。毛主席就訓示出劉湘在四川實力最強,影響最大,做好劉湘的說服,對于四川的抗戰工作是很大的幫助。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朱德

由于朱德出身四川,和川軍将領淵源較深,于是他來負責對川軍的統戰工作,努力通過多種方式和川軍建立聯系,向他們釋放我黨的友好信号,努力表明聯合對外抗日、勿糾個人恩怨的信号。正是我黨确立了團結抗戰的正确路線,盡全力做好團結抗戰的工作,是以四川省内從上到下,抗戰呼聲非常高,抗戰氛圍非常濃厚。1932年,四川成都的人民舉行“請願出兵”大遊行,呼籲大家團結起來督促川軍外出抗日,并一再向軍隊請願,抗戰成為四川人民的共同心願。劉湘個人的思想也在慢慢發生轉變,最終選擇團結抗戰,是個人想法和群衆呼聲順勢所趨的結果。

劉湘的抗戰決定,本意或許複雜,是個人意願、利益考量、時代趨勢的綜合結果,但影響确是實實在在的。他切實提供了抗日的川軍部隊,這是一支強有力的力量,在抗日戰場上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他本人的堅定立場,也有力推動了團結抗日的程序,充分發揮了帶頭作用,有利于我國有力反擊侵略敵軍,捍衛自己的家園。俗話說:“論迹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無論最初劉湘是出于什麼考量才選擇積極抗日,他對團結抗日做出的貢獻都是不可否認的。

反動軍閥還是愛國将領?惡霸劉湘遺言:抗日不成,川軍誓不回鄉少年兒郎投軍去 一代枭雄初長成内戰争權統四川 殘暴惡名八方聞誓挽狂瀾主抗日 壯志未成英魂去

劉湘一生,輾轉内戰,後抛卻個人得失,出川抗敵,最終逝于為國效命的路途之中,不能不令人唏噓。中國人心中始終有顆愛國心,即使曾經是水火不容的敵人,在外來侵略者面前,劉湘他們也可以合力擰成一股繩。曾經,日本以為很快就可以攻打下它眼中孱弱無力的國家,它以為一個卑躬屈膝的人就是這個國家所有的人,但萬萬沒想到,正是這個國家粉碎了它侵略世界的野心,并使它困于自己編織的牢籠。面對實力數倍強于我們的侵略敵人,正是無數人的挺身而出,拯救了風雨飄搖的中國。

“忠祠碧血千秋在,暗淡蒼穹百萬星。”誰侵略我們的祖國,我們就要讓誰灰溜溜地離開。抗日戰争離我們并不遙遠,它不是數千年前的故事,參與過抗日的老兵還活着,還記得日本的暴行。即使是現在,中國發展也面臨着重重威脅,昔日的列強依然想方設法地阻撓中國的崛起。昔年故人音容在,且将把酒看今朝。過去的先輩做好了他們能做的,未來我們将不斷創造中國新的輝煌!

感謝大家的觀看,創作不易,希望各位能給博覽點點關注支援一下。也歡迎各位在評論區或者微信給博覽曆史指出錯誤,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