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作者:八閩藝術品鑒

文/李明任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拙文《壽山石定義解讀及石種綜述》一文,闡述了壽山石是地理标志産品,而壽山石種命名最大的一個原則即是根據出石地及礦洞位置。本文将從壽山石命名的三大要素:地點、人物、時間出發,結合壽山石其他命名方法,從壽山石種命名的淩亂性溯源尋因,得其命名大俗大雅之生動性,也讓石友對壽山石種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2018年,福州壽山石市場出現一種叫“溪頭石”的新石種,這種石頭是石農在壽山村一個叫“溪頭”的地方采得,便以“溪頭石”來命名。壽山石農習慣将壽山石産地稱為“出石的地方”,同“溪頭石”一樣,壽山石中還有很多石種的命名離不開出石頭的地方。

這種以出石地來命名壽山石種的方法,正是我們平常所指的作文三要素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中的“地點”。“地點”命名法是壽山石最常用的命名原則,就如壽山石的原意,其實就是指在壽山鄉及其周邊地區開采出的彩石的一個總稱。由于壽山石是一個地理标志産物,是以即使在别的地方産出礦物成分組成和壽山石相同的礦石,我們也不能稱之為壽山石。

圍繞着出石地,壽山石的石種命名又有更細緻的分類:

(1)以山名命名

壽山鄉行政歸屬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地點在福州市北郊,出福州市區沿盤山公路蜿蜒北上約三十公裡到達壽山鄉,壽山鄉群峰矗立。這些大大小小山峰多産美石,而這些美石多以出石的山峰命名,如高山石、都城坑石、月尾石、旗降石、金獅峰石、善伯歧石、房攏岩石、老嶺石、柳坪石、馬頭崗石、栲栳山石、碓下黃石、虎崗石、鐵頭嶺石、虎嘴老嶺石、大山石、猴柴潭石、松柏嶺石、吊笕石、雞角嶺石等。

(2)以出石洞命名

由于高山各洞産出的石料各具特色,是以高山系的石頭,也常用礦洞來命名,如大洞高山石、油白洞高山石、水洞高山石、嫩嫩洞高山石等。

(3)以出石地地貌特征命名

有一種壽山石石質晶瑩透澈,帶有流水紋特征,常見有紅、黃、白諸色。想必很多石友都能認出這就是太極頭高山石,但為何得名“太極”?筆者在學習壽山石過程中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遍詢石友未得答案。後讀到鄭宗坦老師的《壽山石種鑒真》一書,方知是因為太極頭高山石産于高山峰北坡的小山崗,開采時出石地的地貌正好形如太極,故而得名“太極頭高山石”。隻不過滄海桑田田垅易位,我們今天再上高山,已經看不到“太極圖”,感謝壽山石前輩研究學者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壽山石的文獻記錄。

同樣,雞母窩高山石由于礦洞所在地地勢低凹如雞窩而得名;鲎箕石由于在高山西坡靠近芹石村一處形如“鲎箕”的山坳田地裡采得而得名;蛇瓠石産于都成坑附近,因山丘狀如瓜瓠,且傳說常有毒蛇出沒,因而得名;馬背石因産石地山脈似馬之脊背而得名;蘆蔭石因産于溪旁蘆葦之蔭處而得名等。

(4)以出石洞口所在位置命名

早年在學習壽山石的過程中,偶爾聽到一個石農跟我說,他的那個芙蓉叫“半山芙蓉”,并說“半山芙蓉”是加良山半山腰所出之石。作為理科男,我就從半山芙蓉為基點,想探究出芙蓉石位置的命名原則與石種差異。後來有一段時間常去壽山芙蓉出石地峨眉村,多次向石農求證,并閱讀了王一帆先生的《壽山石之芙蓉石》一書,總結了芙蓉石以出石地礦山所在位置命名是壽山石種約定俗成的一種命名方法。以半山芙蓉為基點,最上面是山頂的天目洞芙蓉、天峰洞芙蓉,最下面的是加良山腳下月洋溪裡面的溪蛋芙蓉。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5)以村名命名

壽山石有以山峰命名的,也有以礦洞所在地地貌命名的,還有直接用礦洞的名字來命名的,總之大抵是圍繞着出石地來命名。是以,若是在村莊附近采得,便把村名當作石種名稱,如汶洋、山秀園、大洪等。

汶洋石産于柳嶺虎嘴崖北坡,因地屬日溪鄉汶洋村而得名,其石質地細膩純潔而稍堅,是以深受篆刻愛好者的推崇;山秀園石又名“山樹園”,産于日溪鄉山秀園與南峰兩村交界的楄樹夾山中,石質細潔潤澤,肌理含粉白斑點,有黃、紅、白、黑各色,常見多色交錯。

大洪石是近年出現得比較少的一個石種,石頭出自一個叫“大洪村”的地方,礦脈介于連江黃與山仔賴之間,大洪石的水淺紋類山仔賴,常見為黃色,類似連江黃,唯其黃多深潤又頗有汶洋石特征。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上個世紀 30 年代,石農黃琪源在一處舊洞中發現了一種通靈凝結的新石,因為石質甚佳,一時聲名鵲起。按照石農間的習慣,這個舊洞就改稱作“琪源洞”,而這種新石也得名“琪源杜陵坑石”。位于琪源洞上方的坤銀洞,也同樣因石農張坤銀的開采而得名“坤銀洞杜陵坑石”。

以石之名,記錄一代代石農開山采石的不易,此命名法極具人文趣味。除上述兩種外,以出石人命名的還有善伯洞石、大健洞高山石、和尚洞高山石、世元洞高山石、元和洞都成坑石等。這種以石農或采石者直接命名的方法,乃是“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中的“人物”命名法。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在壽山石以“時間、地點、人物”命名的方法中,以“時間”命名的石種較少。目前所知僅“民國二高山”一種。

民國二年,高山曾開采出一批高品質壽山石,由于這批高山石凝膩通靈,色澤潔如羊脂,為紀念這批珍品的産出,人們便以産出時間來為其命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民國二”。這種命名法在壽山石中并不多見,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壽山石種的命名具有非常大的靈活性。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壽山石種命名還常常發揮聯想,将壽山石的某些特征類比于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我們稱之為“類比法命名”,可分為: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壽山石藏家皆知,壽山石的珍品很多出自水坑,而水坑之中有一種名貴的壽山石品類叫做“魚腦凍”,顧名思義,魚腦凍因狀如煮熟的魚腦而得名“魚腦凍”。同理,牛角凍石也因質地通明而富有光澤,黑中帶赭如同牛角,清人郭柏蒼曾在《閩産錄異》稱其:“色如牛角而通明過之”,是以得名“牛角凍”。諸如此類以動物的某種性狀作為命名靈感的還有豬油白、蝦背青、鴨雄綠、虎嘴老嶺、大山蛇皮凍、大山豹皮凍等。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天官賜福》壽山牛角凍石 14.2×7.7×23.8cm 李明任收藏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上個世紀 80 年代中期,有石農在高山主峰的東北坡開了一個新的壽山石礦洞。說來新奇的是,新洞中出産的壽山石,石色白而細嫩,頗似荔枝的果肉,并且在新礦洞口旁也長有野荔枝樹。故而,石農便以“荔枝”為該新石種命名,而新礦洞也得名“荔枝洞”。因荔枝洞石的品質遠勝高山各洞所産,故與田黃石、水坑凍石和芙蓉石并列為壽山石“四寶”。

桃花凍石,因微微透明的質地中帶有細密的紅點,宛如春桃散入水中的樣子得名“桃花凍”。鳝草凍石,又名“仙草凍”,常見為灰白色的,因為它半透明體中含條條紋理,狀如水底草葉而得名。還有荸荠凍、桐油地、蔥白都成坑等,均以植物作為石種名稱的來源。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壽山石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出自清人陳伯亮之口,“馬之似鹿者,貴也,真鹿則不貴矣。印石之似玉者,佳也,真玉則不佳矣”,這個比喻道出了壽山石某些石種“似玉而非玉”的特質,也反映出古代文人“貴石而賤玉”的癖好。

其實壽山石不僅在某些特征上和玉石相似,還有直接借玉石等其他礦石命名的壽山石種。瑪瑙洞高山石,據傳為明朝僧侶所開發,因為質純似瑪瑙,故名“瑪瑙洞”;坑頭水晶凍石又稱“晶玉”,因石質透明瑩澈類似水晶而得名。

(未完待續)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巡》 壽山二号礦黃棗凍石 7.7×2.9×9.5cm 黃建林作 李明任收藏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
越淩亂 越生動——壽山石種命名的随性與原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