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法國那麼大的地盤,最終隻賣1500萬美元!這筆生意,出自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侖!
之是以賣,是因為:法國不賣這塊地,也守不住;而且法國核心利益範圍在歐洲大陸;還有就是,1500萬美元在當時是天文數字,不能算廉價。(換算到現在的美元,約5000億,而法國當時面對歐洲衆多國家組成的反法同盟,軍費緊張)
說起土地并購,大家總是想起恒大許先生。但是現在最讓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是美國當年以720萬美元從沙皇俄國手中并購了阿拉斯加這塊土地。阿拉斯加有無數的礦産、油氣資源、森林資源,而且戰略位置極其重要。這塊地,單單資源的價值就在3萬億美元以上!是以,俄羅斯虧大了。

但其實,更早之前,美國有一宗土地面積更廣、戰略意義更加重大的購地案!而這次購地案,美國也僅僅隻花了1500萬美元。
這,就是震驚世界的路易斯安那購地案。
很多人嘲笑俄羅斯沒遠見,卻沒有多少人嘲笑法國。但其實,法國的損失遠比俄羅斯大。
以現在的眼光看,哪怕是一個小鎮,被以1500萬的價格賣掉,也是虧本生意。更何況,是整個路易斯安那。
需要注意的是,路易斯安那可不止現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大小,當時的路易斯安那包括了:現今阿肯色州、密蘇裡州、艾奧瓦州、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河以西、南達科他州、北達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薩斯州北部、奧克拉荷馬州、堪薩斯州、蒙大拿州及懷俄明州部分地區、科羅拉多州洛矶山脈以東、加拿大緬尼托巴、沙士吉萬、亞伯達各省南部之密蘇裡河流域地區,以及和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兩岸(包括新奧爾良市)。
以上地區總面積高達214.45萬平方公裡!而現在的路易斯安那州約12.57萬平方公裡。
這是什麼概念?
這塊路易斯安那的面積相當于4個法國本土大小,也相當于6個德國、9個英國、5個日本、20個南韓、2000個香港、64800個澳門、487萬個梵蒂岡!
整體土地規模和當時美國已有的領土面積是差不多大的。也就是說,美國因為這次收購,面積陡然之間增加了一倍!
1500萬美元的購買力,據說相當于2004年的4400億美元。應該說,錢絕對是不少,但土地的價值遠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因為,這塊地對于美國來說太重要了。
第一,這次交易,使得美國的領土面積急劇膨脹,一躍成為美洲地區大國。這極大地擴充了美國的國家的土地資源和戰略縱深。而有了更為廣闊的領土後,美國也能容納并吸引更多的移民,為美國的經濟騰飛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二,路易斯安那地區,有相當一部分是平原地區。這一部分的平原地區,和美國原有的平原地區構成了現如今的美國中央平原。在這塊平原上,有發達的水系(密蘇裡河和密西西比河系),土地肥沃,十分适合發展農業。一直以來,美國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産國和出口國,這一塊土地功不可沒。這塊土地使得美國得以用最少的勞動力,生産出最多的糧食,解放了大量勞動力,使得更多的勞動力可以投入到工業化程序中。
美國後來在一戰二戰中的恐怖工業生産能力,也是因為有良好的農業保障,使得有更多的人口參與到工業生産中去。
第三、路易斯安那地區最南端的新奧爾良港口是密西西比河的樞紐。而美國的農産品,主要是經密西西比河,到達新奧爾良港口出口。這個地方掌握在法國人手裡的話,對美國十分不利,可以說是扼住了美國的經濟大動脈。是以,收購了這整片土地,并掌握了這個港口,對美國來說,可以說完全解決了後顧之憂。而這件事,也是當時美國要收購路易斯安那地區的最直接原因!
第四,這塊地方地勢平坦,也十分适合發展交通運輸業。這也為以後美國吞并西部地區後,更好地促進東西部交流、鞏固在新占領的西部地區的統治,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第五,美國此前的影響力一直在東部地區,現在吞下中部地區的大片土地,使得美國有更好的機會去吞并西部地區的領土。
試想一下,如果法國死守路易斯安那,美國是絕對沒有機會去吞并西部的領土的。因為美國沒有那個能力越過法國占領的路易斯安那,去挑釁墨西哥和西班牙以及英國占領的西部地區。
美國也沒有那個膽量,因為西邊是法國殖民地,北邊是英國殖民地,當時的美國誰也惹不起。
而收購了路易斯安那之後,美國就成了美洲大陸上經濟最發達,土地有效利用面積最大的國家。
有這樣的實力,西部西班牙占領的德州、墨西哥占領的加州、英國的俄勒岡州,在美國多年野心勃勃地擴張之下,這些地方被美國蠶食殆盡。美國這才能夠将擴張的手伸到太平洋沿岸,在多年之後又收購了阿拉斯加之後,終于成長為美洲大陸上當之無愧的霸主。
是以,可以肯定地說,路易斯安那購地案,是美國崛起最為關鍵的一次機遇!
現在,大家都知道,這塊地方有多重要!
法國不知道這塊地的重要性嗎?為什麼要賣了這塊地?
法國當然知道!之是以賣掉,也是當時複雜的國際形勢所造成的。
有多複雜呢?
在北美大陸上,法國占領了路易斯安那,但是路易斯安那的東邊是美國、西邊是墨西哥和西班牙占領的德州、北邊是英國殖民地加拿大。可以說,法國占領的路易斯安那是多股勢力中處境最為艱難的一股勢力,因為他要面對的敵人最多!
而在歐洲大陸上,英國和法國摩拳擦掌,誓要把對方給幹趴下。
而當時,美國已經十分明确,很想要這塊地方。但美國剛剛獨立,手段比較溫和,想用錢買。
基于這樣的國際形勢,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侖決定:還是賣了吧!
原因如下:
一、法國最大的敵人是英國,把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美國的實力就會急劇膨脹,會對英國形成很好的牽制作用。
而當時,英國沒有遵守《亞眠和約》的相關規定,沒有契約精神,這是對法國的挑釁。并且英國捕獲了法國和荷蘭的船舶。是以,法國和英國之間的戰争是不可避免的。
這樣,強大起來的美國,可以有效牽制英國。即使達不到牽制的作用,美國和法國是交易的雙方,美國至少會保持中立。再說了,在得到路易斯安那後,美國就成了要面對英、墨、西三國包圍的國家,他是無力插手歐洲英法戰争的。
同時,法國徹底放棄北美的地盤後,就可以将所有在北美的士兵抽調回國,使自己在歐洲的軍力更加強盛!
二、法國如果不賣這塊地,在當時的情況下,百分之百是守不住的!
由于當時英法戰争勢在必行,英國和法國如果在歐洲打起來,在加拿大的英國殖民地上的英軍,肯定會對路易斯安那動手。英國是先行者,經營美洲多年,法國在美洲的實力本就不如英國,很大機率保不住路易斯安那。
前面說過,路易斯安那的東邊是美國、西邊是墨西哥和西班牙占領的德州、北邊是英國殖民地加拿大。這時候,如果美國和墨西哥、西班牙這些家夥橫插一腳,法國的失敗則就更加不可避免了。
三、美國的這筆購地資金,對法國有雪中送炭的作用。法國和英國的戰争,自不必說,迫在眉睫。而法國當時在歐洲十分嚣張,不隻英國這個敵國。當時奧地利、普魯士等都視法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是以,歐洲多個國家多次組成反法同盟,對抗法國。
戰争是十分燒錢的,是以,法國的戰争開支是十分龐大的。美國的這筆購地款,十分可觀!(據說相當于2004年的4400多億美金,當然是十分可觀的)。是以,法國也是十分需要這筆錢的!
綜上,法國當時賣這塊地,對當時的法國來說,并沒有做錯什麼。
很多人說,這塊地如此重要,法國為什麼不全力保住這塊領土呢?
是,現在來看,法國在歐洲那一通折騰,其實也沒撈到什麼。當時還不如全力保住這一塊領土,和美國、英國在北美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英國和法國,在北美這塊土地上的角逐,最終會輸給美國,不是因為他們國力不強大。而是因為,他們發展的側重地區不在北美。
英國和法國,都是為了建立殖民地,而去到北美的。他們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掠奪當地的資源,好讓本土得到更好的發展。
這就決定了,當殖民地的利益與本土的利益不能兼顧的時候,他們肯定會放棄殖民地的利益。因為,本來就是來搶東西的,如果自家有特殊情況,那肯定隻能放棄殖民地的利益了。
美國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國家就是在這塊大陸上誕生的。守住每一寸土就是保家衛國 ,而拼來的每一塊地,都是在開疆拓土。
是以,外來殖民者,在美洲的土地上,和美國争國土,其主觀能動性就比美國差很多。而由于距離的關系,他們無法投入太多的兵力和物力在北美。
是以,從長遠來看,法國的路易斯安那,即使保得住一時,也保不了一世。
法國保不了路易斯安那,則英國也保不住俄勒岡、西班牙也保不住德克薩斯、俄國保不住阿拉斯加。墨西哥倒是北美國家,但是他們國力落後美國太多,是以墨西哥也保不住加利福尼亞。
美國經過漫長的并購、戰争,吞并了大片的領土,形成了現在北接北冰洋、西臨太平洋、東靠大西洋的超級大國。其國土面積達到驚人的937萬平方公裡!
而且,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一、國土面積遼闊,且大部分處于溫帶,氣候适宜、擁有大片的平原、且土地肥沃。
比美國大的俄羅斯、加拿大,很多地方都是凍土,不适合發展。而中國雖然也和美國差不多大,但是山地和高原、荒漠等地形占的比重太大。是以,可以說美國是掌握了世界上最大且最有價值的土地。
二、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阻隔,美國本土基本不會發生大的戰争(自己的内戰除外),是以本土成功躲過了一戰和二戰的戰火。
三、資源豐富。
四、周邊沒有任何對自己有威脅的強大鄰國。
有了這些優勢,加上美國不斷開拓創新,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且不斷敲打對美國有威脅的國家,終于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而這一切的一切,美國當初從法國手上購買路易斯安那是最關鍵的一環。
如果沒有收購這塊地,美國将會被壓制在現在的美國東部一角。那這樣的話,現在的美國,說不定也和歐洲一樣,是由多個小國組成的。
是以,路易斯安那購地案,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影響美國國運的一次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