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作者:娛人有約

那時張曼玉已是無線的當家花旦,炙手可熱的女星,從沒受過這種委屈,但她的脾氣也很倔,硬是憋着眼淚完成了拍攝。

那時對張曼玉演技極不認可的成龍絕對想不到,眼前這個青澀的小姑娘未來會成為中國第一個拿到戛納影後的女演員,先後5次斬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成為華人影圈傑出的演技派代表。

張曼玉究竟是怎麼從一個花瓶突然就爆發了演技随後成為一代女神的?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1964年,張曼玉出生于香港,在她8歲時,全家移民去了英國倫敦,在那裡,張曼玉是唯一一個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女孩,是以從小備受當地人排斥,沒有小朋友願意和她玩,再加上母親的嚴格管教,是以張曼玉一直很缺乏安全感,這或許也是她日後對感情偏執的原因。

1980年,17歲的張曼玉回到香港,有一天在逛街時,張曼玉意外被星探相中,被拉去拍攝了人生中第一支廣告,成為了一名模特。一年後性格内向的張曼玉選擇去參加當時最火的香港小姐選美比賽。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張曼玉後來回憶時曾說過:“參加香港小姐競選是我生平作出的第一次最有勇氣的決定。我最怕與人競争和比較,因為我怕輸。但這一次我下了決心,因為參加港姐競選是我進入娛樂圈的重要機遇。就算落選,我還會有機會當藝員,因為演戲實在太吸引我了!”

結果沒想到,張曼玉這一去,清新脫俗的顔值瞬間引起熱議,最後獲得“最上鏡小姐”稱号和港姐亞軍。并且幸運地被無線電視台看中,從模特更新成了藝人。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有了大公司的助力,張曼玉接拍了大量的電視劇。随着播出的劇集越來越多,張曼玉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雖然大家都承認她的美貌,但對她的印象都定位為“花瓶”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對于當時的張曼玉來說,她的出現正好迎合了人們正尋找新面孔的特别時刻,在行業剛開始繁榮的時刻,

張曼玉後來說:“我入電影圈的時候,于我而言,拍電影隻是個遊戲,我對它一無所知。”

1985年她去拍成龍的新電影《警察故事》,這對年輕演員來說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張曼玉也很珍惜,隻是她沒想到會被成龍罵的狗血淋頭,這就有了我們開頭的那幕。以往張曼玉拍劇,飾演的大多數是天真而又帶點憨味的傻妹,熱鬧有餘,内涵不足。可是這些根本應付不了拍戲嚴格的成龍。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當成龍每次喊“再來一遍”的時候,張曼玉的心就仿佛被刀紮了一般,但是她不是那種柔柔弱弱、知難而退的小女生,她也明白不能永遠做個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那時候香港影評界對張曼玉的評價是:“她給觀衆的印象,除了美麗之外,實在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1988年張曼玉出演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她在裡面飾演華(劉德華飾)的女朋友,她擺脫了以前咋咋呼呼的形象,開始成為具有内心表現力的演員。把這個角度表現得質樸溫婉而又富有靈氣。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劉德華曾說過: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女性就是《旺角卡門》中的張曼玉。

在拍攝《旺角卡門》之前她演戲就是跟着劇本做出應有的反應,像孩子一樣哭、蹦蹦跳跳。而拍《旺角卡門》時,她找到了感情的切入點。從這開始,她就開竅了。自此她決定将拍電影作為自己的事業。

她曾說過:“王家衛在我最低落的時候出現,他讓我有了自信。那時我就想突破自己,但需要有一個适合的人去配合,而王家衛就是那個人。”

王家衛說:張曼玉擅長用肢體語言來表現人物的内心,她的肢體語言非常豐富,這是一個演員非常好的特色。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自此王家衛為張曼玉打開了一扇門,使她明白:表演不僅僅是一種陳述,而是要發自内心,需要整個身心的投入,而不是光靠臉部或眼睛。

憑借這部電影,張曼玉首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人們慢慢期待這個曾經的“花瓶”,她的演技能否像他的容顔一樣,讓大家認可。

在接下來的幾年,通過不斷的努力和越來越娴熟的演技,張曼玉獲得了一些優秀的文藝片導演的青睐。

1989年主演《人在紐約》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個有分量的演員獎。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1990年,張曼玉終于憑借電影《不脫襪的人》拿到了演藝生涯中第一個金像獎影後獎杯。

同年,她又憑借在電影《滾滾紅塵》中的驚鴻一瞥,拿到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自此,她的演技徹底得到認可。慢慢地開始擺脫花瓶形象。

但是所有人都沒想到,就在張曼玉逆風翻盤之時,命運再次和她開了一個玩笑。原來張曼玉的美國前男友因為不甘心被甩,為了報複張曼玉,他竟然将張曼玉寫給自己的情書以及兩人親密的合照公之于衆。由于情書内容火熱,一時間,張曼玉成了全香港最大的笑話。

雖然這件事給了張曼玉很大的打擊,但也間接讓她成為華語影壇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榮譽的演員。 這還要從1991年的《阮玲玉》開始說起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阮玲玉》本來的女主角定的是梅豔芳,可是梅豔芳不願意去上海拍戲。于是導演關錦鵬打給張曼玉,接到電話的張曼玉欣喜若狂。

張曼玉到上海以後每天穿着旗袍、模仿民國女子的走路、站姿,慢慢找到入戲的感覺。

直到臨開機前,劇組人員開始議論她,張曼玉這才知道前男友所做事情。這對張曼玉的打擊非常大,畢竟人言可畏。

于是她把一肚子的委屈、不甘、屈辱全投入到戲中。 彼時的張曼玉俨然成了另一個阮玲玉,看過電影的都知道,著名影星阮玲玉當年就是死在人言可畏之下,同樣是被心愛的男人所傷,同樣是在輿論的壓力下不堪重負,

那時候,她隻想為60年前的阮玲玉争口氣,也想為當下的自己争口氣。

終于張曼玉演技爆發。尤其精彩的是在人群中回眸那一幕,眼神是如此的凜冽、決絕,那是她對這個肮髒世界的最後抵抗。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張曼玉憑借《阮玲玉》橫掃當年金馬獎、金像獎,一舉拿下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華語影壇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榮譽的演員。

之後,張曼玉徹底打開了自己的戲路,大爆發般奉獻出了一個個精彩絕倫的角色:《龍門客棧》中風情萬種的金鑲玉、《青蛇》中勇敢追求真愛的小青、《東邪西毒》裡寂寞感傷的紅衣大嫂……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從1984年到1994年這十年間,張曼玉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青澀少女進入演藝圈,到逐漸在歲月的淬煉中蛻變為人美如玉的女子。這中間,變化的有太多太多,但唯一不變的是她的勤奮。

因為接連不斷的好作品,張曼玉一時之間風光無限,然而在此關鍵時刻,張曼玉卻突然淡出了觀衆的視線,從1994年到1996年,張曼玉失蹤了整整一年零八個月,就在所有人以為張曼玉要退圈結婚的時候,張曼玉強勢回歸,一部《甜蜜蜜》再次打了所有人的臉。

《甜蜜蜜》不僅是華語影壇最出色的愛情片之一,也是張曼玉演藝生涯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在這部戲裡,張曼玉的演技已達爐火純青,一颦一笑,一舉一動,完全将李翹這一勇敢直爽卻在感情裡猶豫不決的人物诠釋得活靈活現,尤其是最後那場得知豹哥死後的哭戲,從最開始的不可置信再到接受現實最後完全崩潰,這段戲被譽為哭戲教科書。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到了2000年,張曼玉再次憑借《花樣年華》衛冕金像獎影後,這是她最後一部代表作,此後張曼玉開始放緩拍戲的腳步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除了影視作品之外,張曼玉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她的感情生活。

張曼玉一共談了11段戀愛,但是每一段都傷她甚深,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和爾東升、梁朝偉的戀情。

1987年,張曼玉爾冬升的戀情曝光,那時爾東升還是一枚風流倜傥的小鮮肉,被人戲稱為“爾小寶”。在一次拍戲過程中,張曼玉被爾東升的才華吸引,而爾東升也看中了她的美貌,兩人一拍即合,開啟了一段長達3年的戀愛。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為了維系這段愛情,張曼玉不斷改變自己,甚至為了他不拍吻戲,可是爾東升卻多次在公共場合貶低張曼玉的演技,他愛她的顔值,卻也認為她隻有顔值。最後,缺乏安全感的張曼玉親手結束了這段感情。

此後,張曼玉陸陸續續談過幾段戀愛,但最後往往鬧得不愉快。直到拍攝《花樣年華》,張曼玉邂逅了梁朝偉,兩個同樣孤獨的靈魂自然而然被吸引,但有緣無分的是,此時梁朝偉身邊已經有了劉嘉玲,最後,梁朝偉還是選擇和充滿煙火氣的劉嘉玲步入婚姻殿堂。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後來,有人分析這段感情,認為對于梁朝偉來說,張曼玉是遙遠的白月光,而劉嘉玲是心尖上的朱砂痣,白月光可望不可及,适合戀愛不适合結婚,不然久而久之,白月光就成了衣服上的飯粒子。雖然如此,仍有不少人可惜這對金童玉女的分離,畢竟梁朝偉說過此生隻愛張曼玉,隻是愛情和婚姻不一樣。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錯過梁朝偉,張曼玉不再對愛情抱有希望,明明她要的不過是最簡單的愛情,卻為何比平常人難上百倍,每一段戀情,她都以飛蛾撲火的态度去對待,卻總落得個孑然一身的下場。此後,張曼玉鮮少出現在大衆視野。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直到在2014年的上海草莓音樂節上,大家才再一次看到了女神,隻是女神雖然演戲信手拈來,但唱歌水準卻不敢恭維。對待網友的嘲諷。

張曼玉幽默地表示此前拍了20部戲都被人叫花瓶,現在唱歌,大家能不能也給自己20次機會?

張曼玉到底是不是“花瓶”?被群嘲的她憑什麼獲得國際影後?1985年,在《警察故事》的片場,現場氣氛異常緊張,成龍一反以往憐香惜玉的姿态,由于對主演張曼玉的表現很不滿意,成龍一直喊“再來一次”、“這條不行”,最後竟然拍了30多遍還不行。著名的花瓶破繭成蝶坎坷的情路

縱觀張曼玉的一生,有人欣賞她在電影裡的精彩亮相,也有人可惜她的感情生活,但更多的人佩服張曼玉敢愛敢恨、堅強獨立的人生态度。

雖然張曼玉現在很少拍戲,但她的作品仍然每年被無數影迷不停回味,希望女神的後半生可以真正為自己而活。

最後用粉絲對張曼玉的的評價結束今天的故事

從花瓶到女神,美人從不會遲暮,美人也從未遲暮。

喜歡的朋友點贊,轉發,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