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成化十四年》對于萌新演員劉耀元來說意義匪淺,成功塑造一個令觀衆眼前一亮且喜愛的角色,便是他最大的喜悅。流量和名氣可遇不可求,腳踏實地才是真正的未來可期。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少年人當恣意灑脫,但汪植卻從一開始便被迫成熟。兒時的他被萬貴妃告誡“要笑不能哭,隻有一直笑着才能活下去”;17歲的他便活成了許多27甚至37歲成年人才有的樣子,老成持重,步步謹小慎微。許多人怕他,卻鮮少有人愛他。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這樣一個被貼上反派标簽卻一直行正義之事的複雜角色,對于還是新人演員的劉耀元來說,雖有難度卻更有魅惑力。他被沒有少年意氣但心懷少年熱血的汪植吸引,于是扮演他、融入他、表達他!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圖源受訪者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獨一無二的汪植

汪植是有曆史原型的,原名汪直,是明朝成化年間的宦官,深得皇上的信任和萬貴妃的喜愛,執掌西廠,不受奉承,有平定禍亂之功。最後因久鎮遼東,與皇上逐漸疏遠,又被東廠陷害遭貶,進而退出政治舞台。

影視作品中不乏以汪直為原型進行的藝術創作,比如張一龍在《醫館笑傳》中的老謀深算;譚耀文在《後宮》中的内斂沉着,癡情至極;白鷹在《天師鐘馗之蝴蝶夢》中的心狠手辣。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圖源網絡

最為經典的則是陳坤在《龍門飛甲》中飾演的雨化田,其“武功獨孤求敗,造型東方不敗”,心思缜密、武藝高強,冷酷殘忍,最重要的是面容俊美妖娆,獲觀衆愛稱“廠花”。

劉耀元本人也很喜歡“廠花”,但是他在表演時會刻意避免與其撞型,“因為陳坤老師的演繹太過深入人心,很多觀衆對于汪直的刻闆印象就是陰柔。其實曆史記載的原型并非如此,且《成化十四年》中的他隻有17歲,人設上沒有女化,着重刻畫的是其長袖善舞的權臣形象。”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作為西廠提督,汪植一直活在東廠提督尚銘和錦衣衛都指揮使萬通的算計中,在被尚銘以雞缸杯設局陷害後,兵行險招逆轉局勢,反至尚銘遭罰。卻又不乘勝追擊,而是笑臉相迎化解對方尴尬,城府可見一般。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在吃透了人物後,劉耀元主動向導演提出建議,在表演時增加汪植的微笑場景。一個17歲的掌權者,在與政敵虛與委蛇時,對階下囚設語言陷阱時,甚至套路身邊手下時,都笑臉迎人,看似人畜無害,實則暗流湧動,更能豐富人物,刺激觀衆的感官。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劉耀元演繹下的汪植在八方勢力間穿梭自如,雙商極高,性格傲嬌,偶爾耍狠,不經意時的邪魅一笑配上稍顯圓潤的臉頰,更顯少年率真和可愛。深得觀衆喜愛,塑造出了屬于他的經典。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眼神是最好的表達方式

相比較聰明天真的唐泛和面冷心善的隋洲,汪植無疑更為多變。在劉耀元看來,汪植是蛇、老虎和小白兔的結合體,“看似反差迥異,但拼湊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生動的他。”

蛇很好了解,他的底色就是狡詐多疑,且異常毒舌,被網友笑稱“活體ETC”。下屬辦事出錯要怼,連唯二的兩個朋友也不放過,刺激唐泛順天府工資低,套路隋洲有時候問出線索,就是最大的線索。“我在拍戲的時候,片場經常會有從業人員一聽台詞就玩笑汪植又在怼人不懈了!”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虎則象征着他的權勢。西廠本來就是為了制衡東廠和錦衣衛才建立的,皇上總是對汪植強調“你是我的眼,是我的耳”。小白兔則是他難得的柔軟面,隻獨屬于萬貴妃。他隻會在她面前示弱,既想要保護她也不由得依賴她。

為了更加富有層次感地向觀衆表現角色的不同,劉耀元非常用心于眼神的傳達。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某些情節中,台詞是隐晦和内斂的,想要精準的表現情緒,眼神是最好的武器。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在和唐泛、隋洲相處時,他的言語上雖然時常不留情面,但眼神卻帶着笑意,整個人顯得輕松愉悅;在和尚銘、萬福這樣的對手玩文字遊戲時,就算對話中讓自己顯得弱勢,眼神卻帶着玩味和不懈,自帶掌控感;在被萬貴妃質疑時,眼泛淚光,委屈滿滿;陪伴君側時,看似君聖臣賢,實則神經緊繃,眼神中帶有警惕。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除此之外,一人分飾兩角也是不小的挑戰。他不僅要飾演從小在皇宮長大,時刻謹記規矩禮儀,且一身貴氣的汪植,還要駕馭在市井摸爬滾打長大,與地痞流氓為伍的“假汪植”楊福。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為了給觀衆更直覺的感覺,他給楊福設計了很多小動作,比如不自覺的摸鼻子,走起路來大搖大擺,流鼻涕随手一擦也不拿紙,說話時語氣輕佻等。更好地表現人物的社會世俗和三流氣質。

雖然表演經驗并不豐富,劉耀元卻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查找資料,和導演交流探讨,自己設計細節等等,更好地塑造角色。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實幹派努力型演員

“一部戲就能一夜爆紅嗎?我覺得有,但時機可遇不可求。”劉耀元清醒地認為,抛開外界關于流量、名氣和成功的定義,最重要的是個人的心态,努力與實力。他的微網誌簽名是“謝謝你們喜歡我,這是我的榮幸。”這是他對《成化十四年》以及之後所有作品的态度。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每一個演員都渴望自己的作品能成為爆款,自己的角色能被觀衆喜愛,但是市場的不确定性太多,觀衆的取向随時在變。演員真正能做到的就是塑造好角色,然後以平常心接受作品的任何回報。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事實上,做演員對于劉耀元來說算是半路出家,他大學時學的是戲曲,後來以歌手身份活動過一段時間。但影視表演是他興趣所在,也是他願意為之奮鬥的。《成化十四年》之後的待播劇《新龍門客棧》是他本人很期待的作品,劇中飾演“小英王”英觀鎮。

這個角色前後反差非常大,一開始是寬厚善良、心懷大愛的少年,在經曆了家族被陷害、追殺逃亡和陰謀等陰暗面後,遭有心人士算計,差點黑化,最終在主人公團隊的感染下,守住初心。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可惜的是出道以來他出演的都是古裝劇,其實他非常期待能夠接觸年代劇、現代都市劇等各種不同的題材。“我對刑偵劇十分感興趣,例如張一山的《餘罪》、印度電影《誤殺滿天記》。也想挑戰一下出演一個讓人恨的牙癢癢,又會生懼的反派,而不是像汪植那樣亦正亦邪的小可愛。”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不過,劉耀元也坦言,哪怕之後一段時間還是一直在演古裝劇,他也不害怕被質疑重複自我,因為他還年輕,未來在有了選擇權後自然就會有突破。“相比之下,我更害怕被質疑出道即巅峰,擔心《成化十四年》成為我最成功的代表作,是以不管出演什麼作品我都會加倍努力。”

專訪劉耀元 | 用盡全力是我對表演最大的敬意

“成化三人團”的故事雖然落幕了,演員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汪植這個亦正亦邪的角色,無疑給劉耀元剛剛起步的演藝生涯,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會帶着這抹色彩繼續與更多性格迥異的角色相遇,将自己腳下的潑墨山水畫繪制成豔麗多彩的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