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大學張強/何冰團隊在納米藥物轉運機制方面獲重要進展

作者:小材科研

近日,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強、何冰團隊以Article形式在納米領域國際權威期刊《ACS Nano》發表了有關納米藥物轉運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目是:納米-蛋白互相作用網絡揭示金納米粒跨上皮細胞的轉運路徑及其與Wnt/β-catenin 信号的相關性(Nanoprotein interaction atlas reveals the transport pathway of gold nanoparticles across epithelium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Wnt/β-catenin signaling)。

北京大學張強/何冰團隊在納米藥物轉運機制方面獲重要進展

納米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藥物的研究與開發。相比于傳統藥物制劑,納米藥物能夠顯著提升藥物的溶出、吸收并改變藥物分子原有的體内分布和靶向特征,增強治療功效。藥物在其遞送過程中會受到機體内大量不同蛋白分子的影響,微觀尺度上的納米-蛋白互相作用不僅介導藥物遞送過程而且會影響納米用藥安全。是以,在分子層面闡明該互相作用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該研究以不同粒徑的金納米粒作為納米藥物模型,探索制劑在跨上皮細胞轉運過程中的納米-蛋白互相作用機制。研究引入了納米系統生物學政策,通過同時提取、分析并鑒定納米粒在跨上皮細胞轉運過程中形成的顆粒表面花冠蛋白吸附以及納米轉運過程誘導的細胞蛋白表達變化,建立并繪制了同時基于直接和間接互相作用的納米-蛋白互相作用網絡。該研究揭示了内吞囊泡/内質網/高爾基體/分泌囊泡通路在納米粒跨膜轉運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同時,研究發現了納米轉運和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相關性:不同粒徑的納米粒差異化的誘導Wnt/β-catenin 信号的激活;Wnt信号通路反過來也通過外泌體調控納米粒的細胞轉運過程。

北京大學張強/何冰團隊在納米藥物轉運機制方面獲重要進展

利用納米系統生物學政策建構跨上皮細胞轉運過程中的納米-蛋白互相作用網絡

該研究在分子水準上闡釋了目前研發過程中大粒徑納米粒跨上皮細胞吸收及轉運效率低的原因,為納米藥物跨上皮屏障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調控政策,并為口服藥物遞送提供了新思路。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的支援。

北京大學藥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所學生張箭為論文第一作者,張強教授和何冰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

來源:北京大學

原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1c0645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