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大年,1978年買電視機;看電影,《佐羅、追捕》(097自傳小說

1978年的春節來到了,我媽媽去世了以後,家裡就是我老婆吳傑當家了,她當家也不是管錢,是家裡的所有家務活都讓她幹了。雖然我家是菜隊兒農業戶口,但是我有技術能賺錢,有固定的工作,跟鄰居們比起來,生活條件比左鄰右舍要好的多。

進入了農曆臘月二十三以後,老婆吳傑開始采購年貨了。早晨天還沒有亮,我二妹妹和小妹妹就起來了,她倆要跟着嫂子去街裡采購年貨。早晨吃完飯以後,就到商店門口去排隊,老百姓平時舍不得花錢,到過年啦,才拿着票買一些好東西。

我二妹妹和小妹妹提前來排隊,看着排隊的人多,氣得直跺腳。隊伍象蝸牛一樣,一點兒一點兒的往前挪,排了兩個多小時。快排到跟前兒了,二妹妹讓我小妹妹跑回家去叫嫂子,吳傑帶着錢和票買了豬肉,小雞,還買了帶魚,買了粉條,花生,瓜子和水果糖。我小妹妹天天盼着過年,那時候物資很短缺,一切都是憑票供應,隻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換一件新衣服,才能吃上幾頓好吃的。

到了1978年,我爸爸65歲了。那時候很少有人能活過70歲,最近幾年我爸身體多病,身體也越來越差了。我媽去世了以後,家裡的事情,我爸啥都不管了,每天就抱着我的女兒,冬天的時候,把我女兒踹在大棉襖裡面。我女兒兩歲啦!每天叫爺爺,我爸非常的開心。我爸爸重男輕女,盼着兒吳傑生個男孩兒,老婆吳傑又懷孕了!到年底就生了。

我爸爸說:

“這一次一定會生個男孩兒。”

我也盼着老婆吳傑生個男孩兒,我更願意看電影。這一年演了一部意大利的影片《佐羅》,這是自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第一批引入中國大陸的西方電影。當時年輕人都去看這個電影了,九台電影院一天上演四-五場,有的人都看了好幾遍。這種西方俠客的出現,讓國人大開了眼界,著名演員阿蘭德龍飾演的佐羅,幾乎家喻戶曉。

佐羅懲惡揚善,深入人心。他帶着鬥篷,蒙面,長鞭,快馬,使億萬觀衆眼睛一亮。上海制片廠配音,使佐羅的形象錦上添花,更加生動了。1978年還火了一部日本電影,電影的名字是《追捕》,這部電影在九台上演的時候,男女老少都争相去觀看,是那時候街頭巷尾談論的焦點。影片中杜丘和真由美在原野上縱馬馳騁的鏡頭,和音樂“啦啦啦”更是讓人耳熟能詳。

很多人都效仿着杜丘,穿着他那樣的風衣,在不刮風的時候也豎起來衣領。真由美和橫路敬二,成了贊美一個美女和詛咒一個無賴的代名詞。

很多人罵人就會說:

“看你長得就像個橫路敬二。”

電影裡有幾句台詞:

“你跳呀,周倉不是跳下去了嗎?唐塔不也跳下去了嗎?你他媽的倒是跳呀!”

“你看,多麼藍的天呐,走過去,你可以融化在這藍天裡。一直走,不要朝兩邊看。”

“從這裡跳下去!你倒是跳呀!好,這下有決心了吧?你怎麼害怕啦?你的腿怎麼發抖了?”

很多人說話聊天兒的時候,或者開玩笑的時候,都要模仿這幾句台詞。這一年我還看過很多别的電影,但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佐羅》和《追捕》這兩部外國電影。我哥也非常愛看這兩部電影,和我在一起的時候,我哥經常描述這兩部電影裡的故事情節。

這時候我也不差錢兒了,家裡面有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收錄機,照相機,我和老婆吳傑都有手表。我想買一台電視機,聽說裁縫老徐頭兒買了一台電視機,我也想買一台,可是九台的商店裡沒有賣的。九台縣城裡的幾個商店,都沒有賣電視機的,有一個禮拜天兒,我找圓圓的弟弟陪着我去長春。

圓圓大弟弟圓華,在九台啤酒廠上班,從小到大,我倆的關系都挺好。我帶着錢和圓華一起從九台上了火車,讓他跟着我去長春買電視機,我準備買熊貓牌的電視機。徐裁縫家買的電視機就是熊貓牌兒的,我們這一個居民組,隻有他一家新買了一台電視機。

圓華陪着我一起上長春,這一年我26歲,圓華24歲,他個子比我長得高,也有力氣。從九台到長春的火車票,一個人一進制錢,在長春下了火車以後,我倆步行來到了長春五商店。在當時,五商店是長春最大的商店,商店位置在重慶路口。

路過勝利公園的時候,我倆還到裡邊兒玩了一會兒,在猴山看了小猴子。走到了五商店的時候,正是上午11點鐘左右,商店裡的人很多,長春是省會大城市。雖然是大城市,大商店,那時候商店裡也沒有電梯,我倆找來找去,找到了賣電視機的櫃台。

在當時,電視機還是緊俏物品,櫃台裡面根本就沒有熊貓牌電視機。這個牌子的電視機早就賣光了,我看到櫃台上隻有一台南京産的青松牌兒電視機。這台電視機是12寸的黑白電視機,外面的殼子是用木頭做的,再沒有别的電視機了。這台電視機的木頭殼子還有一個裂縫,是一個殘次品。

我不想白來,我對賣貨員兒說:

“你好!請問這台電視機多少錢呐?”

“420元錢。”他說。

“你把電視機打開放一下,我看一看,好不好?”我說。

賣貨員打開了電視機的開關,電視機顯示出來圖像了。這台電視機隻是殼子有點兒裂縫,也不影響熒光屏播送電視内容,電視機裡面的零件也沒有壞。

我對賣貨員說:

“你給我開票吧。”

圓華看到我真想買,就對我說:

“二哥,咱們花錢不能買一個破電視機吧。”

我對他說:

“隻是電視機的殼子有點破損,不影響看電視,裡面的零件也沒有壞,回家以後我弄點兒水膠,把它粘一下就好了。”

服務員兒把票開啦!他把票夾在了一個夾子上,然後把這個在鐵絲上有滑道的夾子用力的往前面一推送,這個電視機的票據在夾子上夾着,劃到了收款的地方。

那時候在大商店裡,為了避免開出來的票據被更改,在商店各個櫃台上面綁上的鐵絲,上面有很多夾子,服務員把開好的票據放到夾子上,然後把夾子劃到商店的收款處。在當時出現過這種案例,櫃台的服務員開出票據以後,罪犯蓋上自己私刻的假印章。服務員看到上面蓋着公章,以為是收款處收過錢了,就把商品交給這個人了。

現在櫃台上服務員開出的票據,買貨的顧客摸不着,收款處收了錢以後,蓋上公章,再把票據沿着這個鐵絲用夾子傳過來,服務員兒看了以後,再把商品交給買貨的人,這樣就避免有壞人騙取貨物了。這是一台12寸的黑白電視機,圓華用雙手抱着,我倆走出來長春五商店,在附近的一個小吃攤兒,我倆吃了點兒便飯。然後來到火車站坐上火車,下午回到了九台。

回到家裡以後,我爬到房上安裝了天線,接通了電源以後,打開電視機的開關,電視機“沙沙”的響着。螢幕上的圖像晃來晃去的也看不清楚,圓華又爬到房頂上,用手轉動天線兒,找到了最佳位置,電視機才顯示出來圖像。

圖文無關

過大年,1978年買電視機;看電影,《佐羅、追捕》(097自傳小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