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首次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繁育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紅海龜背景資料

作者:中國水産

本刊訊 8月,7隻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紅海龜在山東省青島市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保育員細心呵護下破殼而出,這是我國國内首次在人工飼養環境下實作紅海龜的成功繁育孵化。

我國首次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繁育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紅海龜背景資料

6月1日,生活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十多年的一隻雌性紅海龜産下30枚龜蛋,保育員及時将龜蛋轉移至孵化箱中。保育人員通過對溫度、濕度等多方面的細心調節和觀察,經過70餘天的孵化,8月11日,小紅海龜有破殼迹象,随後保育人員進行了24小時晝夜不離崗的觀察,經過20多個小時的漫長等待,8月12日上午,第一隻小紅海龜勇敢破殼。這隻紅海龜寶寶背甲長5cm,重25g。

截至8月26日,已經有7隻小紅海龜寶寶陸續孵化出殼。經過保育員的精心培育,其中6隻紅海龜發育正常,體重均在25g左右,平均背甲長5cm,均已穩定進食;另1隻紅海龜寶寶發育畸形、體質較弱,目前進食能力較差,保育員對其進行隔離飼養,每天進行細心護理。紅海龜媽媽健康狀況也一切正常。

我國首次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繁育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紅海龜背景資料

早在1989年,我國就将區域内分布的5種海龜全部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021年重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已将海龜全部更新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019年,農業農村部專門組織編制并釋出了《海龜保護行動計劃(2019—2033年)》,确定了我國海龜保護的7項重點工作和18項重點行動,對未來一段時間全國範圍内的海龜保護管理工作進行統一部署。

我國首次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繁育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紅海龜背景資料

為促進海龜保護工作順利開展,農業農村部于2018年5月7日釋出了《SC-T9604-2018 海龜飼養規範》,并于2018年9月1日實施,參照該标準我國對人工飼養環境下的海龜加強了管理。此前海昌海洋公園旗下的煙台海昌鲸鲨海洋公園已連續兩年在人工飼養環境下成功繁育出100多隻綠海龜,本次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紅海龜的成功繁育,将進一步促進我國海龜的保護和繁育保種研究。

我國首次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繁育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紅海龜背景資料

近年來,我國多個水族館在物種繁育保種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海昌海洋公園旗下各館、珠海長隆海洋王國、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大連聖亞旅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海底世界(湖南)有限公司等水族館分别在海豚、海豹、白鲸等繁育工作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水族館不僅向廣大遊客提供豐富多彩的科普文化産品,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時也成為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教育的重要場所。水族館具備先進的裝置以及飼養技術熟練的馴養團隊、醫療獸醫人才,為物種救護保育提供了良好的場所與保育治療條件。要利用和發揮好水族館有利條件,把它們建設成為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科研基地、繁育保種基地和救護保育基地,推進我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健康發展。

海龜是有名的“活化石”,最早在4000萬年前出現,而紅海龜作為海龜科蠵龜屬的一種,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之一。

我國首次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繁育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紅海龜背景資料

紅海龜(學名:Caretta caretta),别名:赤蠵龜。成年紅海龜背甲為紅褐色,體長可達90cm以上,體重可達到135kg以上。紅海龜主要分布于亞熱帶海域,經常出沒于靠近大陸架和入海口處。主要取食底栖無脊椎動物,腹足類、雙殼類和十足類等軟體動物,洄遊的過程中也會吃漂浮的水母、魚卵等,它們強大的下颚可以粉碎食物的外殼。

來源: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