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吉林美食小吃取京、魯和西式烹調的精華,結合當地人民的飲食習慣,充分利用吉林豐富的物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用料廣泛而講究。素以盤大量多,講求豐滿實惠而聞名。菜肴味型注重鹹香味鮮,軟嫩酥爛,清淡爽口,清真菜和北韓族菜點小吃也頗具特色。下面就來看看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1、大醬

大醬,都是純黃豆做成的,發好之後,在打的時候,也就是攪拌醬缸的時候一陣陣誘人的醬的清香會飄出來,重點是誘人和清香,而不是其他的什麼味道。旁邊聞見氣味的人不由自主地就想品嘗。通過氣味可以識别好的大醬。做好的醬可以直接生吃,各種小菜蘸醬那是非常鮮美,鹹鮮味。肉丁或者雞蛋放鮮辣椒炸醬鮮美無比。大醬也可以作為做菜的調味品。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過去吉林當地人做大醬,要把黃豆煮好,做成長方體的醬坯,用打結的稻草挂在房梁上,可能是為了防老鼠但挂在房梁上防不了蒼蠅,雖說當地的冬天很冷,但春秋也有蒼蠅,某些不太冷的年份,蒼蠅會在醬坯生蛆,下醬時會發現醬坯裡都是蒼蠅蛹即使醬坯裡沒有蒼蠅蛹,也肯定會發黴醬坯打碎放在醬缸裡,加鹽加水,每天都需要攪拌醬缸是放在室外的,不能密封,隻能蓋塊白布,四角系上螺母防止被風吹跑。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但有時風太大,或者布上有破洞,蒼蠅還會跑進去産卵!大夏天的,醬缸聞起來像加了鹽的翔,裡邊的醬看起來像翔,照顧不好的話還會有蛆寶寶或蒼蠅蛹,如果下雨了來不及用鐵盆把醬缸蓋上,裡邊還會進雨水,真不知道當年是怎麼吃下去的。現在網上買的大醬應該都是工業化生産的,肯定沒有那麼多動物蛋白和風味了。其實任何有讓人感覺不舒服的氣味的醬,都是變質了。好的大醬露天是不招蒼蠅的。是以不會生蛆。隻有變質的大醬才會生蛆。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2、凍梨

凍梨,又稱秋梨,将雪花梨放在冰天雪地中凍實,吃的時候放在水裡化開,梨肉變得軟糯甜度增高涼絲絲的,烤着火爐吃凍梨人生美事。有趣的是,東北的冬天,大家更喜歡吃涼涼的食物,凍梨、凍柿子和街邊地攤冰棍就是代表。好多外地食客第一次看見凍梨真是無從下嘴。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吉林一般有兩種梨會在冬天被制作成凍梨,一種叫花蓋梨,曆史比較悠久,近幾年有些少了,花蓋梨制作的凍梨解凍後一般隻有一層皮内部結構都會變成液态,口感酸甜爽口。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另一種梨叫蘋果梨,近些年由于蘋果梨産量較多,原來的花蓋凍梨大部分被蘋果梨替代,蘋果梨口感偏甜,個頭大,果肉細膩,果汁豐富。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3、蠶蛹

吉林的物豐富物,見過當地似乎永遠吃不完的牛羊雞肉,而當地人仍然喜歡吃蠶蛹。我感覺這和習慣有關,也就是口味上的問題。如果你小時候吃過,後來一直吃也沒怎麼間斷,大機率會認為蠶蛹是種美味。畢竟它口感真的還可以,而且因為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關系,有特别濃郁的香味。但如果你隻是小時候吃過,長大之後一直沒吃,偶爾再吃起來就會和我一樣覺得不習慣了。

小時候家裡經常炒,放進炒鍋開始那一陣,各種搖擺扭動,帶着一圈圈的紋路,搖頭擺尾超級可愛,沒做成菜時,會被我拿在手裡玩,捏着一頭,看另一頭不停旋轉搖擺,也算是童年的樂趣吧。做成了菜,就一口一個,在嘴裡咬碎,咽下裡面流出的汁液,幹巴的外皮就嚼吧嚼吧吐掉。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推薦沒吃過不太敢嘗試的小夥伴可以先試試幹煸蠶蛹這道菜,無論從口感味道上還是觀感上都更容易接受一些,不會像看整隻蠶蛹那樣有那麼強烈的抵觸心理。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4、山核桃

山核桃是自然條件下産生的結果,大核桃是為了吃的友善而人工繁育的結果,轉而你吃這兩種核桃的過程也是不同的,山核桃吃得更多的是一種樂趣,真的很難開。對于外地的朋友而言,第一次山核桃根本打不開,用石頭一砸,連核桃仁都找不到了,我一般都是告訴外地朋友用針挑着吃。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現在山核桃都加工成手剝籽或者特好剝,相比較過去的原籽簡直就是質的飛躍。手剝籽對我們當地人來說很簡單,一般都會剝出完整的仁。外地有喜歡吃手剝籽的,一般會給他們配置一個剝殼器,那個東西對我來說比較雞肋,我還是習慣用手和嘴,但是對于想吃喝不會吃山核桃的人來說就是神器。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5、知了猴

吉林有些地區把知了猴叫結了龜,夏天的時候很多人會去捉,夏天晚上樹多的地方會看到好多人拿着手電筒照來照去,一個個光柱在樹林間交織,一般小半晚上就能捉好多,餐館和飯店的也會在某個地方等着收這個。今年最貴的時候一隻知了猴突破了1元錢。把捉到的知了猴洗洗刷刷用鹽腌一下,下鍋油炸或者煸炒,據說比蠶蛹好吃。不過好多南方食客看見油炸後的知了猴,真是不知如何下嘴。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6、蘸醬菜

吉林人愛吃蘸醬菜,各種蔬菜隻要是能生吃的,幾乎都可以用來蘸醬吃。比如水蘿蔔、白蘿蔔、小蔥、大蔥、黃瓜、生菜、幹豆腐、生菜、香菜、菠菜、大白菜、茄子、辣椒等。逢年過節包括過年,蘸醬菜仍然被當一道涼菜擺上宴席,而且食材上也會珍貴一些,會包括當地的山野菜、山珍等,由于地域原因很少見海鮮及水産作為食材。這種時候食材就可能會增加如下:婆婆丁、柳蒿芽、猴腿、刺老芽、銀耳、野蕨菜等。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同僚是南方人,據他說,每當在一些電視劇裡看見東北人,在炕上吃蘸醬菜,就是旁邊放一盆菜,青菜,蘿蔔纓(蘿蔔的菜葉?上面有刺的那種),然後用手捋一下蘸旁邊的醬吃。都覺得好像特别好吃,特别想吃。為此,他還嘗試過在超市買了醬,切了一些蔬菜黃瓜、青菜等試着用這個方法吃,發現兩口都吃不下去。是醬買錯了嗎?為什麼看着他們吃那麼好吃呢?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7、狗肉

在吉林當地搜尋狗肉館三個字,顯示有1800多家,這比兩廣地區還要多,可見當地人多愛吃狗肉。吉林延邊,延吉菜市場的狗都去毛收拾洗得白白淨淨整齊的擺在案闆上,玉林狗肉節剛出名的時候,我一個吉林的同學看了新聞圖檔,當場起了秋風鲈魚之心,于是第二天就飛回吉林吃狗肉去了。 然後晚上我就在朋友圈裡看到了他曬圖。對于好多人而言,從來都沒有吃過狗肉,估計看到也是不敢下嘴。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當地吃狗的方法多樣:白切狗,水煮,然後切好沾醬汁吃,肉色偏白,醬汁很重要,酸甜口,酸姜,香菜,蔥花,酸蒜頭,辣椒,醋還有醬油,大多數人喜歡,清淡,純香。焖狗肉,幹鍋狗肉,放桂皮,八角,香葉等香料跟狗肉一起到鍋裡焖,出鍋後顔色呈栗色。狗腳,一般是焖,炒。狗骨粥,一般農村殺個狗都悶一大鍋,然後狗骨頭熬一大鍋,幾桌人豪吃海喝,汁濃味美。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8、生拌魚

生拌魚是吉林省滿族的傳統美食小吃,其曆史悠久。據《吉林史志》記載:生食魚肉起源于三四千年以前。當地人吃的魚是淡水魚,我敢吃河豚,敢吃海魚刺身,敢吃五分熟的牛排,唯獨不敢吃生魚(淡水魚)。哪怕是醫療、衛生發達,且以食海魚魚生為主的日本,相關寄生蟲病的感染率都顯著的高。但仍有很多人愛吃生魚。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先不說現在用海魚替代淡水魚,即使是淡水魚,願意吃的人也會去吃的。道理大家都懂,淡水魚寄生蟲問題嚴重,醉蝦醉螃蟹也有這樣的問題。美食不可辜負,你覺得犯不着那就不去吃,實在想嘗試就吃藥出門買打蟲藥,南方有些地方的藥店都懂,畢竟帶着過敏藥去吃海鮮的人也有。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9、花生餅

吉林當地盛産大豆油和花生油,在過去一般都是自己家制作,壓榨過的花生餅可以吃,我小時候跟我們村油坊老闆家的兒子經常一起玩,沾他的光就經常吃,味道是很濃厚的花生油味。花生餅沒有油,怎麼吃也不會有膩感,如果能切成小塊用竹簽放在火上燒一燒,會有更好吃的味道。說白了就是沒有油脂的花生,意外的可以當做減肥食品吃,也很有飽腹感。不過現在都做成了釣魚用的飼料,很少有人吃了。估計外地人看見這玩意肯定不會吃。

吉林10大另類美食小吃,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無從下嘴

10、烤大白腰

大白腰,号稱男人加油站女人美容院,是吉林燒烤裡不可或缺的半壁江山。這玩意一個比小孩拳頭還大,烤的時候要對半切開,打上花刀,否則很難烤熟。不知道别的地方吃不吃這玩意,雖然挂着個腰子的名,實際上它是羊的gao丸。

由于大白腰自帶強烈的味道,燒烤師傅為了讓它烤出來能吃,可謂是費盡了心機,腌漬去腥,刷油,撒鹽,再撒上超級多的各種香辛料,入口才能不那麼刺激。說實話,我在吉林十幾年了,隻嘗過一口烤大白腰。口感是軟中帶脆的,肉很厚,有點Q彈,味道極其濃厚。不是說它不好吃,隻是我無福消受。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你最喜歡吃哪種美食小吃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祝大家在2021年裡身體健康,财源滾滾,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