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精心培養的間諜,被擒後立馬投降,德國對他的情報還堅信不疑

間諜從事的都是見不得光的工作,而且孤身在外,還要打聽情報、進行非正常活動,危險性自然是極高的,是以各國為了防備間諜,自然也是有一套十分缜密系統的排查方式。在間諜被抓後,往往會有兩種結局,一種是配合招供後被遣返或監禁,一種是拒不配合,等待他們的必然就是死路一條。

德國精心培養的間諜,被擒後立馬投降,德國對他的情報還堅信不疑

但是有極個别的間諜,會因為種種因素被發展成雙面間諜,其實這在中國古代的《三十六計》中早就記載,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反間計”。不過這“反間計”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極難;作為間諜,除了行動力強、思維缜密、應變能力強之外,還有兩個必備的要求——就是忠誠和意志力。

忠誠自是不必多說,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意志力,是每個組織都會着重對間諜進行的特殊訓練,為的就是防止叛變,前蘇聯著名間諜佐爾格,就是因為組織成員宮木佑德經受不住審訊,導緻小組成員全部被捕。二戰時期的德國自然也是培養了大批間諜,而這裡要說的就是其中一位“傳奇”間諜的故事。

德國精心培養的間諜,被擒後立馬投降,德國對他的情報還堅信不疑

​這位間諜名叫武爾夫·施密特,他原本是呂貝克大學法律系的學生,在看了《我的奮鬥》這本書之後,成了阿道夫的狂熱支援者;後被選中成為間諜,當時德國準備對英國發動進攻,進攻之前,派遣間諜偵查情況是必須的,是以德國情報部門對一批候選者進行了全面的訓練,包括語言和間諜技能等等。

而施密特是這批受訓者中悟性最高且名聲最好的一位,是以被當時的負責人選中,成為被派往英國的間諜。之後,他用哈利·威廉姆遜這個假名登上一架德國軍用飛機,沒錯,由于當時局勢緊張,從正常管道,他是很難混進英國開展行動的,德軍準備讓他空降,這樣可以避開英國相關部門的檢查。

德國精心培養的間諜,被擒後立馬投降,德國對他的情報還堅信不疑

​想法是很好,但英國在德國自然也是有大批間諜的,而且早就知道德國準備空降間諜的計劃,甚至連時間、地點都清楚;雖然由于種種因素,導緻施密特并沒有降落在預定地點,但偏差并不是很大。空降後不久,他就被抓了,而且被迅速送到了軍情五處。

其實在德國情報部将他确定為派遣至英國的間諜後,英國軍情五處就對他進行了詳細調查,覺得他最多就是被阿道夫蠱惑了而已,隻要糾正他的思想,他還是一個“可造之材”的。事實的确如此,雖然施密特受過特訓,根本不怕那些審訊手段,而且能被派遣出來,足以證明施密特是一個性格倔強、意志堅強的人。

德國精心培養的間諜,被擒後立馬投降,德國對他的情報還堅信不疑

​但英國軍情五處既然想拿下他,自然是對他進行過十分詳細的調查,他們告訴施密特,他的同伴已經将他出賣了,施密特見無法隐瞞,便把一切都招了;之後軍情五處對他說,隻要他配合,就不殺他,能活着自然是最好的,是以施密特就答應了軍情五處的要求;結果在軍情五處的一步步策劃之下,施密特越陷越深,直至成為堅定的雙面間諜。

在軍情五處的安排下,施密特給德國情報部門提供了大量真真假假的情報,當然,那些真情報都是經過特殊處理的,而這一切,德國情報部門都是一無所知,不僅給施密特提供了大量資金,還準備給他授一級鐵十字勳章作為獎勵;當然,那些資金很多都被軍情五處笑納了,施密特也樂得潇灑,有錢賺還不用整天過提心吊膽的日子。

德國精心培養的間諜,被擒後立馬投降,德國對他的情報還堅信不疑

​在他當雙面間諜的這些時間裡,施密特回德國情報部門過幾次,畢竟一直不回來露面,會引起懷疑;每次他回德國,軍情五處就要緊張好久,生怕他再次倒戈或被德國發現,所幸,施密特表現得十分完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方面都始終沒有懷疑過施密特,甚至還視他為間諜中的“明珠”,還真是有點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