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
1905電影網訊 12月25日,由韓三平任總策劃、李少紅任總監制兼總導演、常曉陽任導演的戰争電影《解放·終局營救》舉辦天津首映禮。影片的各位主創演員出席活動,并在現場與觀衆們分享了創作曆程和拍攝故事。李少紅坦言影片展現了兩位父親的故事,緻敬父輩英雄,并盡全力還原老天津場景,希望天津觀衆看了更親切。看完電影的觀衆表示自己被影片宏大的戰争場面所震撼,也為戰鬥英雄們的犧牲戳心落淚。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将于12月27日全國上映。
劇組與平津戰役紀念館互贈禮物
電影《解放·終局營救》講述了兩位父親的故事,一個想盡一切辦法把寶貝女兒救出去,另一個要在戰火中找到自己失蹤的兒子。然而他們兩人的目标都沒有實作,反而命運交錯在一起,去完成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兩位父親角色的親情是當初看劇本時最打動李少紅的部分。“對的人做對的事”是劇組一路秉持的原則,制片人沈羽倩坦言在一開始就堅信鐘漢良和周一圍可以塑造好角色的“父親氣息”,戲中姚哲和姚君蘭的父女情非常感人,而在戲外周一圍則是個“孩子王”,小演員們都喜歡圍着他。在常曉陽眼中,影片中的“解放”一語雙關,既是蔡興福要尋找的兒子解放,也是戰士們和普通百姓追求家國的解放。
總監制兼總導演李少紅
鐘漢良為了拉近與天津觀衆的距離,一路苦練天津話,學得有模有樣。身為父親的周一圍對影片中兩位父親角色的做法十分感同身受,表演中融入了很多個人情感。而鐘楚曦一語道破了這部電影最大的“回憶殺”是讓在場的每一個人想起了父親對自己的愛,同時,她飾演的“俠女”梅豔一路成長,完成了自己想當戰士的心結。王迅笑言,與兩位帥哥在一起壓力很大,雖然戲份不多,但大家記住了馬嬸的樣子自己就很知足了。為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追求被炸得很慘的真實效果,影片中的“炸藥”其實都是糧食,米面谷物,王迅笑稱自己并非吃“土”,而是吃“晚飯”。
導演常曉陽
現場,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劇組将凝聚着所有人希望、象征着解放的小号贈與平津紀念館,而平津戰役紀念館也回贈了16枚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戰争片承載厚重曆史意義
戰時“無名之輩”印證來路
電影《解放·終局營救》的軍事顧問也是當年參加過這場戰役的老兵,對整部電影的指導非常大。“城市戰争”是電影《解放·終局營救》的一大特點,“空間感”是影片着重展現的部分。不論是高處建築、街巷、還是下水道、河道等地點,硝煙與戰火無所不在。李少紅表示影片最難拍的還是戰争中的運動鏡頭,希望呈現在觀衆面前的是“嵌入式”戰争視角。為了最大程度再現當時的老天津城,制片人沈羽倩坦言,劇組不僅真實還原了勸業場、百貨大樓、西開教堂等當時的地标性建築,并且按照1:1比例還原重要戰場——解放橋。大到城市置景,小到土木石塊,劇組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一絲不苟地去還原“那天那時”。
演員周一圍
電影《解放·終局營救》以平津戰役總攻前夕為背景,平津戰役是解放戰争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七十年前,這場戰役發生的時候正逢跨年,電影《解放·終局營救》的首映也承載着這份厚重的曆史意義。與以往“大格局”視角戰争影片不同的是,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将鏡頭對準了大時代下的普通人,盡管片中的角色都是無名之輩,但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又都是扭轉戰局的關鍵人物,而這些人,不應被遺忘。有觀衆在發言時幾度哽咽,表示自己看到了特殊時代下的父女情深,看到了人性本善,這部電影非常适合帶父母一起去看。有影評人稱贊,自己沒想到戰争片可以拍得如此有溫度,影片史詩性與抒情性相結合,場面雄偉規模宏大,以人道主義精神蘊于反戰主題,禁得起考驗,是一部當下市場上不可多得的優秀類型片作品。
演員鐘漢良
電影《解放·終局營救》聚集衆多演員傾情出演,周一圍,鐘漢良,鐘楚曦,王迅,王锵,姜皓文,楊幂,潘斌龍,烏蘭托雅·朵,傅亨,郭麒麟,尹子維,魏子淇,季路桐,艾米,高銘昊,邵兵等都将在影片中有着重要表現。
演員鐘楚曦
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将于12月27日全國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