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譚與弟弟袁紹的關系如何?他們反目成仇到底是因為什麼?

作者:趣曆史網

  俗話說的好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極言兄弟齊心協力的必要性。反之“兄弟阋牆、引狼入室”也說明了如果兄弟不在一條心就很吃大虧,三國的大軍閥袁紹的兒子就發生了兄弟反目成仇這一現象,最終的下場都比較悲慘。今天趣曆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袁紹長子袁譚的生平曆史。

  袁譚,字顯思,汝南郡汝陽縣(今河南商水)人。漢末政治人物,大将軍袁紹長子,他與弟弟袁尚都是後妻劉夫人所生。袁譚是長子理應繼位,但是袁尚得寵,袁紹為了解決接班難題,便将袁譚過繼給兄長袁基。袁紹奪取河北四州後,把他的冀青幽并四州地盤,分别傳給三個兒子一個外甥。其中,袁譚都督青州,袁熙都督幽州,高幹擔都督并州,袁尚則留在邺城協助其父治理冀州,這其實也是将袁譚的繼承權已經掐斷。

袁譚與弟弟袁紹的關系如何?他們反目成仇到底是因為什麼?

  袁紹在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病死,随後逢紀、審配等人害怕袁譚即位以後辛評等人為害自己,就假托袁紹的遣命,擁戴袁尚作為繼承人。袁譚拒絕接受,便自号車騎将軍,兵進駐黎陽。這意味着兄弟倆的關系就此斷絕,并開始在戰場上互相厮殺。

  同年,曹操聽說袁紹已死,就進兵渡過黃河進攻袁譚,兵力極少的袁譚向袁尚借兵,害怕袁譚得到士兵後不還的袁尚于是留審配把守邺縣,自己率軍隊援助袁譚,與曹操在黎陽對峙。不到半年時間,曹操便打下了黎陽,進兵至邺縣城下。此時,大謀士郭嘉向曹操獻計,希望他能暫緩進攻邺城的計劃,以靜待袁氏兄弟自相殘殺,曹操同意。看到曹操退兵之後袁譚向袁尚要铠甲,以便追擊曹兵,袁尚因懷疑而沒有同意,既不給袁譚增派兵力,又不更換铠甲。袁譚大怒開始攻打袁紹,雙方在外城城門交戰,袁譚戰敗,就率領部隊退回南皮(今滄州南皮縣)。

袁譚與弟弟袁紹的關系如何?他們反目成仇到底是因為什麼?

  而後袁尚大舉向袁譚進攻,搶了南皮,袁譚退到平原,袁譚為消滅弟弟,竟與頭号大仇敵曹操結成同盟,共同讨伐袁尚。曹操趁機讓其子曹整娶袁譚女兒為媳婦與袁譚結為親家,封袁譚為青州刺史。下令派大軍攻袁尚,袁尚立即退兵回救邺城。

  等到袁尚跟曹操鏖戰于邺城之際,袁譚立即叛變,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間。曹操知道袁譚叛變後大加訓斥,歸還袁譚的女兒。在曹操攻取邺城後不久,他便親率大軍讨伐袁譚,袁譚連夜逃往南皮。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興兵進攻南皮,後來袁譚被曹操的兵捉住殺了這時候曹操殺了郭圖等人,将他們的妻子兒女也殺了。

曆史_曆史故事大全_曆史朝代表百科知識_曆史的天空 - 趣曆史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