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21日,某青年鋼琴家因為P娼被警方行政拘留。據媒體報道,青年鋼琴家是被女方的「微信群友」舉報導緻被捕的。
為什麼會被女方的群友舉報呢?那是因為女方在微信群裡分享了自己的秘密——自己伺候過某青年鋼琴家,于是就被群友舉報了。
那為什麼女方不能守住心裡的秘密呢?難道被舉報對自己有好處嗎?其實沒有,也許她也想不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人,對于任何「秘密」都無法守住,無論是他人的「秘密」還是自己的「秘密」,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把它透露出來。
而這類人往往還不是出于惡意,也沒有特殊的企圖心,就是單純的太「八卦」了,内心的分享欲過于爆棚,無法控制自己。
守不住秘密,有時候最多是成為别人的笑料,有時候則會造成重大的影響,甚至改變個人的命運。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任内由于性醜聞差點被國會彈劾下台。那為什麼他的性醜聞會被曝光呢?就是由于女主角「萊溫斯基」忍不住内心的沖動。
把自己和克林頓戀愛的秘密告訴了閨蜜,在白宮工作的一位女秘書,于是閨蜜就把這個事情透露給了美國媒體。
最終造成美國政壇幾年的震蕩,同時也摧毀了萊溫斯基的一生,她不得不背負一輩子的罵名——蕩婦,終身成為他人的笑柄。
雖然守不住秘密可能導緻這麼嚴重的後果,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就是“屢教不改”呢?其實,人類之是以很難守住秘密,根本原因在于“洩密”更符合人性,它有諸多的心理機制在起作用。
01“洩密”是一種進化而來的本能
進化心理學家認為,遠古時代的人類都生活在小團體和小部落之中,每個人隻有得到群體的認同和支援,才能獲得更好的生存和交配的資源,讓自己活下去,同時也将基因流傳下去。
而“秘密”作為一項有價值的資訊,如果分享給别人,就可以得到對方的信任,甚至融入對方的圈子,獲得優勢的生存資源。
作為交換,分享他人的“秘密”,則能夠融入群體,進而獲得歸屬感和安全感,讓自己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中不至于被淘汰。
經過億萬年的進化,分享有價值的資訊——洩露秘密,也成為一項難以抑制的本能,成為每個人的一部分。
中國曆史曾經有個南北朝的大動亂時期,在169年的動亂中人民颠沛流離,居無定所。但是卻有一個皇帝為百姓創造了一個近30年的和平安穩時期。
他就是「南朝宋」第三任皇帝宋文帝「劉義隆」,他治國的時期被譽為“元嘉之治”,作為一位英明的有為之君,差點就要名垂千古了。
可是他卻得不到善終,死在親兒子手上,為什麼呢?因為他也是守不住自己内心的秘密,最後導緻殺身之禍。
由于太子劉劭犯上作亂,宋文帝已經打算除掉太子了。這本來是一件極為秘密的事,但是宋文帝卻把這個秘密告知了後妃,後妃當天就把消息傳給了太子。
于是,太子立刻起兵造反,殺死了一代明主宋文帝。宋文帝就是由于守不住秘密,才導緻了悲劇下場,在本能面前,貴為皇帝也難以抵制。
02“洩密”能夠讓自己感受到優越感
當一個人擁有一個“秘密”時,就意味着“我有你無”,就有某種程度的心理優勢。
尤其在遠古的時代,任何一個有價值的資訊都可能取得競争的優勢,甚至拯救整個部落。
于是,當人們把“秘密”分享給部落成員時,就能讓自己有一種“很重要”、“被需要”的感覺,然後感受到某種「優越感」。
是以,長年累月下來,那些擁有獨特資訊然後分享出來的人,就越來越受到歡迎和愛戴。
就像很多原始部落裡面,地位最高的人是巫師或者醫生,因為他們具有傳遞獨特資訊的能力,幫助人們做出決策或者治療身體。
最後,這種“洩密”的欲望就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中被強化,成為人類一項難以抵禦的本能。
在生活中,我們不時會遇到這樣一種人,TA會在不經意間講到一個事情。例如他知道公司董事長的某個小秘密,或者某部門上司人最近給了他秘密的訓示。
然後煞有其事地告訴旁人說,這個是“秘密”,不要公開哦。而旁人也會心照不宣地點頭稱好。
這類“秘密”就算被公開了,也不會造成任何損傷,但是卻能給“洩密者”帶來極佳的心理體驗,讓其感受到隐隐的優越感。
03「保守秘密」會引發“心理沖突”
美國心理學家「邁克爾·斯萊皮恩」在研究中發現,當受試者主動隐藏自己的秘密時,并不會對自身的健康造成影響。
但是,當受試者在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則會頻繁地回想“秘密”,而且想得越多,越會容易心理沖突,引發抑郁、焦慮等負面健康狀态。
這表明,在集體活動中,人們會試圖守住秘密。但是到了單獨活動時,人們卻會想起秘密,這促使人們不得不使用某種方法去“洩密”,以免危害自身的健康。
是以,當你試圖保守一個秘密的時候,這個秘密也掌控了你。
美國曾經有個連環殺手,他第一次殺人後,第二天讀報紙,發現報紙沒有對這一事件進行報道,他大失所望。
于是,他每次殺人後,都會給媒體寫信或打電話,用隐秘的方式給記者提供線索,讓“愚蠢的警C”多少能有一點破案的希望。
甚至,當警C在作案現場勘查的時候,他還會躲在附近觀看,那時兇手所感受到的快感會再一次達到高潮。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這是一種極為本質的需求。
“洩密”也是某種形式的渴望被看見,隻有把秘密展示出來,内心的沖突才能得以解決,才能讓内心得到舒緩和平衡。
04面對自己的“洩密欲望”怎麼辦?
網上有句俏皮話:世界上隻有兩種人可以保守秘密——男人和死人,男人根本就沒有聽你在講秘密,死人則說不出來。
是以,如果發覺自己有“洩密的欲望”,完全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負擔。
但是,我們又不能像一個大喇叭一樣,一有秘密就向全世界宣布,這樣不但可能傷害他人,也會累及自己。
那要怎麼做才好呢?電影《花樣年華》中,梁朝偉一直對他與張曼玉的婚外情守口如瓶,但最終他還是将這個秘密傾訴給了吳哥窟的一個樹洞。
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職業的心理咨詢師就像是一個“樹洞”,傾聽着人們的秘密。
如果發現有讓自己壓力極大的秘密,無法告知外人,那麼就學習梁朝偉,找一個特定的物件好好傾訴。如果條件允許,則尋找專業的咨詢師幫助。
05寫在最後
斯多葛哲學家塞涅卡曾說過:談話有一種魅力,就像愛情和醇酒,神不知鬼不覺地就能誘使我們說出自己的秘密。
确實啊,交談就是最容易洩露秘密的方式,每個人都免不了在談話中透露出某些秘密。
畢竟人都無法做到萬無一失,但是,人卻可以在心裡時刻提醒自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隻要秉承着這個信念做人做事,就算偶爾誤傷他人,也算是瑕不掩瑜。
願所有人都能不被“秘密”憋死,也能避免傷及無辜,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
參考資料:
《武志紅的心理學課》 武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