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聯播》聚焦,攻克世界難題!這7位硬核老師,來自同所名校鄭德榮:影響深遠的紅色理論家馮志遠:大漠裡的紅燭陸家羲:攻克世界難題的中學教師郭力華: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馬憲華:無懼風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師窦桂梅: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高夯: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的教書育人楷模

作者:東北師範大學招生辦

“三寸粉筆,三尺講台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随着教育現代化的腳步不斷加快,教師用他們的智慧與擔當,肩負起了教育發展、民族複興的偉大夢想。作為人生的築夢者、時代的築夢人,他們以筆為媒,孜孜不倦地在知識的海洋裡摸索實踐,以過硬的專業素養和春風化雨的教育方式,不斷地引導學生成長、服務學生成才。在東北師範大學,這樣的授業之師比比皆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鄭德榮:影響深遠的紅色理論家</h1>

《新聞聯播》聚焦,攻克世界難題!這7位硬核老師,來自同所名校鄭德榮:影響深遠的紅色理論家馮志遠:大漠裡的紅燭陸家羲:攻克世界難題的中學教師郭力華: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馬憲華:無懼風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師窦桂梅: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高夯: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的教書育人楷模

鄭德榮,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1948年,還在讀大學的他從國統區投奔解放區,在東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前身)短訓班學習。1952年從東北師大畢業留校後,從事黨史研究教學,從此與中共黨史、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研究結緣,作為終生奮鬥的事業。全國著名中共黨史學家、毛澤東思想研究專家,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原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共産黨員、改革先鋒、最美奮鬥者。

以身許黨,赤膽忠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鄭德榮一生共撰寫學術著作和教材50多部,發表高水準論文260多篇。他撰寫的《毛澤東思想史稿》,開創了研究毛澤東思想史科學體系的先河。《中國共産黨曆史講義》《毛澤東思想概論》等教材廣為傳播,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鄭德榮始終傳承“紅色基因”,以大愛情懷教書育人。他曾動情地說:“我人生最大的快慰有兩件事:一件,是科研成果給人以啟迪,服務于社會;另一件,是學生的成長成才,青出于藍勝于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馮志遠:大漠裡的紅燭</h1>

《新聞聯播》聚焦,攻克世界難題!這7位硬核老師,來自同所名校鄭德榮:影響深遠的紅色理論家馮志遠:大漠裡的紅燭陸家羲:攻克世界難題的中學教師郭力華: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馬憲華:無懼風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師窦桂梅: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高夯: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的教書育人楷模

馮志遠,長春人,1949年考入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1953年,馮志遠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了上海市男子中學擔任國文老師。1958年,為響應國家支援邊疆教育事業的号召,馮志遠自願來到甯夏回族自治區中甯縣的一所中學,一年後又主動轉到更偏遠的關帝中學任教。

從教47年,馮志遠在甯夏回族自治區呆了42年。為給學生買書和學習用品,他自掏腰包;為了不耽誤學生們中考,他錯過了與家人的相聚;為輔導孩子們學習,他雙目失明也盡心竭力。他說他愧對妻兒,但他也無悔于祖國邊疆教育事業。2006年,馮志遠被推薦為感動中國人物,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頭條還播發了馮志遠的先進事迹。2007年,他的事迹被拍攝成電影《馮志遠》,感動了華夏大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陸家羲:攻克世界難題的中學教師</h1>

《新聞聯播》聚焦,攻克世界難題!這7位硬核老師,來自同所名校鄭德榮:影響深遠的紅色理論家馮志遠:大漠裡的紅燭陸家羲:攻克世界難題的中學教師郭力華: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馬憲華:無懼風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師窦桂梅: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高夯: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的教書育人楷模

陸家羲,1935年6月生于上海市。早年家貧,國中畢業後辍學,到一家汽車五金材料行當學徒。1951年到哈爾濱電機廠工作。1957年考入東北師範大學實體系。1961年後,先後在内蒙古標頭鋼鐵學院,標頭教育局教研室,標頭八中、五中、二十四中、九中工作任教。1983年10月31日,因疾病逝。

1983年春,兩位世界組合數學家——多倫多大學著名教授門德爾松和滑鐵盧大學教授班迪來華講學,門德爾松懷着仰慕之情表示“很想見到中國學者陸家羲”。“中國科學院院長?”陪同的一名中國數學家聽錯了,以為他想見盧嘉錫。“不,是寫《論不相交的斯坦納三元系大集》的作者。”那位中國數學家有些尴尬,因為那時,大多數人還從未聽說過陸家羲這個名字。然而正是這樣一位普通的中學教師先後解決了世界著名的“寇克曼”數學難題和“斯坦納大集定理”。而這一年,積久的疲勞和長期潛伏的疾病令陸家羲心髒病突發,離世時年僅48歲。1989年3月,陸家羲的妻子張淑琴代表他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頒獎大會”,接受了我國自然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郭力華: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h1>

《新聞聯播》聚焦,攻克世界難題!這7位硬核老師,來自同所名校鄭德榮:影響深遠的紅色理論家馮志遠:大漠裡的紅燭陸家羲:攻克世界難題的中學教師郭力華: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馬憲華:無懼風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師窦桂梅: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高夯: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的教書育人楷模

郭力華,女,1963年生。中共黨員,博士,教授。1984年大學畢業于東北師範大學并志願到青藏高原工作。在青海師範大學工作8年後,于1992年到海南師範大學工作,直到去世。生前任生物系黨總支書記、碩士生導師、海南省教育課程與教學科研基地副主任,同時兼任中國生态學會科普委員會委員、海南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等職務。

17歲考取東北師範大學,1984年21歲大學畢業志願到青海師範大學支教,1992年調來海南師範大學,44歲因病去世……她的足迹在中國地圖上劃出了一個簡單的三角形,但她為學校、為學生、為人民奉獻的心卻始終不變。從教23年來,郭力華對黨的教育事業無比忠誠,對教學工作高度負責,無私奉獻,刻苦鑽研,開拓進取,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展現了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2007年4月,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她“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馬憲華:無懼風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師</h1>

《新聞聯播》聚焦,攻克世界難題!這7位硬核老師,來自同所名校鄭德榮:影響深遠的紅色理論家馮志遠:大漠裡的紅燭陸家羲:攻克世界難題的中學教師郭力華: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馬憲華:無懼風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師窦桂梅: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高夯: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的教書育人楷模

馬憲華,滿族,東北師範大學國小教育專業畢業。1994年任吉林省珲春市新地方國小教師,1996年到珲春果樹國小任教。2003年被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山村人民好教師”稱号,2004年被評為全國師德标兵、全國模範教師,2005年被評為全國中國小青年十傑教師;2006年被評為吉林省優秀共産黨員。

吉林省延邊北韓族自治州珲春市境内,有一個小山村——果樹新村。從村小成立的那天起,馬憲華每天單程33裡,給她的十幾名、二十幾名學生上課。正常情況下,她花在路上的時間就3個多小時。然而無論是朔風怒号、大雪封山,還是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她沒缺過一堂課。“最美山村女教師”馬憲華,為了崎岖山路上的教育強國夢,她七年走了八萬公裡,無懼風霜雨雪,堅守踐行着當初在講台上的那句承諾:“同學們,從今往後我就是你們的老師,隻要你們想上學,我就一定不離開你們。”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窦桂梅: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h1>

《新聞聯播》聚焦,攻克世界難題!這7位硬核老師,來自同所名校鄭德榮:影響深遠的紅色理論家馮志遠:大漠裡的紅燭陸家羲:攻克世界難題的中學教師郭力華: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馬憲華:無懼風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師窦桂梅: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高夯: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的教書育人楷模

窦桂梅,女,漢族,1967年4月生,中共黨員,東北師大2010級教育科學學院博士校友。清華附小黨總支書記、校長。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東北師範大學博士研究所學生導師。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2020年9月,窦桂梅與鐘南山、張伯禮等人同期當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窦桂梅立足講台34年,把兒童成長當作最高榮譽,從“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三個超越的探索,到“國文立人”的主題教學的提出,“1+X課程”的整體建構,再到“成志教育”立德樹人育人模式的建構與實踐,在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道路上留下堅實腳印。窦桂梅心系全國兒童和教師,通過清華附小網際網路學校,向900個貧困縣3800個遠端教學站輸送課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她帶領團隊273位教師,承擔國家雲課堂346節微課和“同上一堂課”816節電視直播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高夯: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的教書育人楷模</h1>

《新聞聯播》聚焦,攻克世界難題!這7位硬核老師,來自同所名校鄭德榮:影響深遠的紅色理論家馮志遠:大漠裡的紅燭陸家羲:攻克世界難題的中學教師郭力華: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馬憲華:無懼風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師窦桂梅: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高夯: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的教書育人楷模

高夯,1956年10月生,中共黨員,東北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全國模範教師、“萬人計劃”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高等學校中學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中數學課程标準”修訂專家組成員、《中學教師專業标準》和《高中教師資格考試标準》主要研制專家、享譽全國的UGS教師教育模式的開創者、推動者、實踐者。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吉林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2020年9月,高夯教授與鐘南山、張伯禮等人同期當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高夯堅持“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理念,提倡“問題驅動+互動研讨”式教學,着眼學生全面、個性、終身發展,為文科生開發《人文數學》課程與教材,并将人文數學課程做成了網絡課程,在“學堂線上”平台上線,選課人數達2萬餘人。他帶領團隊探索實施的教師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條教育扶貧的新路,建立《高觀點下的中學數學》課程與教材,将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高度融合,被全國師範大學廣泛應用,多項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

《新聞聯播》聚焦,攻克世界難題!這7位硬核老師,來自同所名校鄭德榮:影響深遠的紅色理論家馮志遠:大漠裡的紅燭陸家羲:攻克世界難題的中學教師郭力華:用愛和責任鑄造師魂馬憲華:無懼風霜雨雪的最美山村女教師窦桂梅: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高夯:着眼學生終身發展的教書育人楷模

身為世範、為人師表;勤奮創新、以校為家。他們用高超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人生經曆引領學生成長、關心學生發展。他們是有溫度的老師,用不疾不徐、尊重天性的态度靜候每一朵花蕾綻放。向每一位從東北師範大學走出的優秀教師緻敬!

歡迎關注"東北師範大學招生辦"頭條号,擷取關于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東北師範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東北師範大學官微、東北師範大學招生辦官微、東北師範大學校友會官微、新華網、央視網、微言教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