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上班第一天,就在大家還沒從假期狀态中完全恢複時,國家發改委搞了個大新聞。

這個中澳戰略經濟對話或許很多人沒聽說過,但在中澳雙邊關系領域可是個重要安排。這個對話起源于2014年,是中國發改委與澳洲國庫部、貿易與投資部等部委共同牽頭搞的一個項目,主要作用在于促進互相投資、促進互相貿易。
在2014、2015、和2017年,這個對話一共舉行了三次,最後一次的澳方主要參與者就是時任國庫部長、現任澳洲總理莫裡森。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2017年之後,中澳戰略經濟對話再也沒有舉行過,不知道與莫裡森的參加、2018年的上台有沒有關系。
是以,對這次中方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之舉,有網友形容為“以前是不接電話,這次是幹脆把電話線拔了”。什麼時候接回去、要不要接回去,那要看澳方的态度有無轉變。這個比喻可以說是精妙極了,說到了點子上。
中方之是以拔電話線,是因為澳方的行為實在太過分了。現任澳洲政府上台後,可以說是美西方反華的排頭兵,在反華方面沒少出壞點子。特别是2020年以來,在疫情的催化下,澳洲政客反華反得格外賣力。
3月,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釋出涉疆報告,公開撒謊稱抹黑新疆棉花,稱存在“強迫勞動”。西方一些品牌抵制新疆棉花,與這份報告有莫大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報告的執筆人是許秀中,那個從中國出去又咒罵自己祖國的恨國女;
4月,澳洲總理莫裡森被曝出遊說美、法、德等西方多國上司人,要求他們支援自己去武漢病毒研究所調查新冠病毒源頭的提議。據英國《衛報》報道,莫裡森要求派出核查專員,其權力應該“像到一些國家檢查核武器削減項目一樣”;
6月26日,澳洲警察秘密搜查四名中國記者住處,并污蔑其“幹涉”澳洲内政;
8月28日,澳洲政府宣布新外交關系法案,要求所有州政府與外國簽訂協定前,必須事先得到聯邦外交部長同意。該法案指向目标明顯,澳洲聯邦維多利亞州政府與中國簽訂的“一帶一路”備忘錄,就是該法案的重點打擊對象;
9月9日,兩位研究澳洲的中國學者,陳弘和李建軍,被澳洲情報安全組織吊銷簽證,理由是“威脅國家安全”;
9月15日,澳洲廣播公司污蔑中國駐澳洲總領館及其官員“從事滲透活動”,将中國駐澳使領館正常履職行為政治化、污名化;
11月30日,在畫手“烏合麒麟”釋出澳軍割喉阿富汗小孩圖檔後,莫裡森不顧總理的身份,親自下場要求“烏合麒麟”道歉;
2021年4月21日,澳洲外交部長瑪麗斯·佩恩發表聲明,取消該國維多利亞州此前與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協定。
這還隻是媒體公開報道出來的行為。這些之外,澳洲政客在背地裡做的小動作、從背後捅中國的刀子,隻多不少。
都這麼挑釁中國了,再不給它來一下子,真當中國是軟柿子呢?
這次中國暫停中澳經濟戰略對話,就是給澳洲政客一個警告,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民不是好惹的,惹急了是不好辦的!
而選擇從經濟下手,則是正中澳洲這條蛇的七寸。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12年過去了,中國現在還是澳洲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最大出口目的地、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國。可以說,中國離了澳洲照樣過得好好的,澳洲離了中國,就要承擔勞工失業、農民産品賣不出去、甚至景區賣不出票的後果。
就這次,中國暫停消息傳出後,澳元大幅下跌,澳元兌美元匯率從周三的0.7747美元低至0.7701美元。
情況都這樣了,莫裡森為什麼還要在反華的道路上飛奔,拉都拉不住呢?
澳洲前總理陸克文3月18日接受采訪時說過一段話,可以說是一針見血。他指出,莫裡森政府犧牲與中國的合作,是想要換取“廉價政治利益”,他們的反華言論是為了迎合國内烏合之衆以增加選票。
而這種反華言論,又反過來在澳洲形成了濃厚的氣氛,導緻對華友好的聲音都被打成異端,長此以往則人人噤聲。澳洲政客為了選票,哄騙一幫愚民反華,又反過來被這種僞民意綁架,自己隻好做出更激進的反華姿态。結果就是整個澳洲政壇成了個鬥雞場,誰反華不力誰就被逆淘汰,誰反華嗓門最洪亮誰就能穩坐總理府。
隻是苦了澳洲的老百姓,一邊日子過得越來越苦,一邊被忽悠着把所有的屎盆子都扣給中國。就算中國都擔了這些罵,又如何?吃虧的不還是澳洲人自己嗎?
言盡于此。莫裡森是2018年8月就職的,任期為三年,澳洲新的大選已經為期不遠。
澳洲人民能不能少受點罪、聰明的智商能不能重新占領高地,就看這次選舉了。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