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潔尹昉演母子“不完美”,希望不要倍速看丨揭秘《母親大人》

日前,《您好!母親大人》編劇鞏雪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親情最容易讓觀衆共情,它是優勢,也是最考驗創作者的地方。“因為懸浮一點,觀衆就不相信了。讓觀衆相信我們創作的故事,就要找準主題和切入點。”

董潔尹昉演母子“不完美”,希望不要倍速看丨揭秘《母親大人》

董潔、尹昉主演《您好!母親大人》。

改編:媽媽也應該有她的愛情

該劇改編自不良生散文集《雲上:再見啦!母親大人》,在書中展現出母子兩人自己的“99件”故事。相比之下,《您好!母親大人》分别勾勒出母親和兒子的世界。在改編階段,主創團隊确定了兒子丁小軍和母親丁碧雲的人生經曆雙線并行的政策,将原著中作者看母親的第二視角,轉變為觀衆看母與子的第三視角。

劇版改編最大的人物變化是增加了蘆芳生飾演的日企高管梅衆。他是在丁碧雲離婚後出現的溫暖的男性角色,在丁碧雲失業、獨自養育幼子的那段經曆中,給予了她足夠的了解和守護。實際上這個角色在原著中隻有不到100字的描述,還沒有名字。原著中,丁小軍在收拾母親的遺物的時候,發現了一封沒有寄出的信,是母親寫給“某個姓梅的男人”的一段話,這個“叔叔”更像是丁碧雲的一種精神寄托。鞏雪坦言,改編的時候大家希望給丁碧雲一條愛情線,讓她有甜美和溫暖的瞬間,這是主創的一點私心,“丁小軍有他的愛情,媽媽也應該有她的愛情。”

董潔尹昉演母子“不完美”,希望不要倍速看丨揭秘《母親大人》

該劇采用了将母親丁碧雲和兒子丁小軍的故事雙線并行的政策。

叙事:雙線可以讓觀衆看到的更立體

“母子故事”很容易被講述為“世上隻有媽媽好”的苦情劇,鞏雪表示,《您好!母親大人》的故事不渲染悲情,情緒點到為止,愛和痛都很克制,主要寫溫暖,陪伴和成長。劇中以雙線并行的方式,呈現出經曆婚姻變故,獨自肩負起撫養兒子與生活重擔的丁碧雲與兒子丁小軍在三十年間互相依靠扶持,彼此牽絆又各自精彩的人生。《您好!母親大人》的整個故事從1986年丁小軍出生開始,到2015年丁碧雲去世結束。在這其中,雙線并行,當母親迎來第一段婚姻的時候,兒子也遇見了他的初戀;當母親挑戰新職業的時候,兒子也踏入社會;當年輕的母親與幼子度過新年的時候,回鄉的兒子也與母親聽見了新年的鞭炮聲。20集之後雙線合體,是母子相伴共同抗癌的日常。

對于如何選取這些母子關聯的節點?鞏雪表示,母親也年輕過,在同樣的年紀,遇到過跟兒子同樣的困惑,兩難選擇。是以,每集一個小标題确定本集的主題,圍繞主題做母親和兒子兩個人物的故事。在兒子眼中,丁碧雲隻有媽媽一個角色,她不是完整的。同樣,成年的丁小軍也會有自己的秘密。雙線叙事可以讓觀衆看到更立體的丁碧雲和丁小軍,“這樣20集之後,觀衆再去看這對母子,他們的很多選擇,都可以了解了。”

拍攝:希望大家不要倍速觀看

該劇導演曹盾曾經執導過《長安十二時辰》《海上牧雲記》等作品,個人特色非常鮮明,擅長細節刻畫。鞏雪表示,在《您好!母親大人》這部作品中,從美術、攝影、服裝、化妝等方面來看,在細節上的呈現是能讓人信服的,都能從中感受到30年變遷下的蘇北的樣貌,讓大家能相信,這些人是真實存在的。比如丁碧雲與丁小軍過春節時,前景中電視機裡放着趙本山的春晚獨幕喜劇;再如媽媽丁碧雲給小時候的小軍,灌熱水瓶、做豬油拌飯等等。鞏雪說,自己跟丁小軍是同齡人,“這些同樣是我封存在腦海裡的畫面,我相信這是一代人的記憶。細節讓故事更加真實。”

董潔尹昉演母子“不完美”,希望不要倍速看丨揭秘《母親大人》

《您好!母親大人》在美術、攝影、服裝、化妝等方面,盡量還原了30年曆史變遷。

全劇在曹盾、荊沖的鏡頭語言下緩緩推進,有自己的叙事節奏,鞏雪希望大家不要倍速觀看,“真正進入到導演帶給我們的情緒裡,才會産生那種情感共振,觀看後也會有自己的思考。”

主題:親情故事懸浮一點,觀衆就不相信了

近期表現親情題材的影視作品很多,比如《你好,李煥英》《喬家的兒女》等。在鞏雪看來,越來越多創作者關注親情是件好事,家庭作為社會組成的最小單元,親人是每一個人奮鬥的原動力,是我們情感的慰藉,也是一生都逃不開的牽絆。“親情最容易讓觀衆共情,它是優勢,也是最考驗創作者的地方。因為懸浮一點,觀衆就不相信了。讓觀衆相信我們創作的故事,就要找準主題和切入點。”

盡管描寫表現母子題材的作品很多,在鞏雪看來,丁碧雲和丁小軍這對母子像是生活裡最“普通”和“平凡”的母親和兒子,他們的人生沒有順風順水,生活也是一地雞毛,甚至他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他們身上有真善美,也一直在勇敢用力地生活着。

董潔尹昉演母子“不完美”,希望不要倍速看丨揭秘《母親大人》
董潔尹昉演母子“不完美”,希望不要倍速看丨揭秘《母親大人》

該劇展現了丁碧雲和丁小軍兩代人的故事。

——主創答疑——

新京報:董潔和尹昉的實際年齡相差隻有6歲,為何選擇這兩位演員飾演母子?

編劇鞏雪:董潔柔弱中有一股堅定的力量,尹昉憂郁敏感耿直。我覺得兩位主演老師已經非常準确地演出了每個時期的狀态,很了不起。

制片人張阿瞳:我們在選母親這個角色的時候,是最困難的,兒子沒有那麼困難,因為他的年齡跨度和成長經曆跟很多80甚至90後的演員是有共情的。但母親這個角色我們無法找一個真的60後或者50後來演,又沒有辦法找一個特别年輕,20多歲的演員從年輕演到老。我們最看重演員自己的生活經曆是否有跟丁碧雲相似的部分,首先董潔也是一個母親。尹昉自己也有和丁小軍類似的經曆,是以他看到這個劇本的時候是可以體會到人物的。整體而言,董潔和尹昉之間的情感交集非常符合角色和故事的設計。

新京報記者 劉玮

編輯 佟娜 校對 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