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大學天馬一區一棟315寝室住着四位女生
她們是來自該校新聞與傳播學院2018級的
顧浩渝、趙國瑾、楊蓓蓓、徐明巧
近日,她們的名字集體出現在保研推免的名單上,分别保送至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和湖南大學。

圖為315寝室全員,從左至右依次為徐明巧、楊蓓蓓、趙國瑾、顧浩渝。均為通訊員供圖
我坦白
我淪陷了
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
又美又強的人
還不止一位
楊蓓蓓保送至南京大學。
溫柔的楊蓓蓓
骨子裡有一股韌勁
大三時
六級考試受挫
獎學金申請未通過
……
我覺得我已經在拼命做所有事情
但沒有得到任何正向的回報
心裡很崩潰
尋求心理咨詢、寫日記成了楊蓓蓓排解情緒的選擇。回看之前寫的日記,她說:“自己那段時間難過得怪可愛的。我會再回去給自己留言,說我現在過得很好了,也更加有勇氣了。”
徐明巧保送至華中科技大學
“表面漫不經心”的徐明巧
“實際很有規劃”
徐明巧坦言自己“意志力很差”
因為沒課的上午
她經常賴床到中午
但是
對于學習
她一點也不馬虎
|“大三時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時寒冬飄着雨,我走在街頭去尋找新聞點,尋找采訪對象。”
徐明巧稱當年聯考來到自己理想中的大學,在315寝室的學習氛圍中又一步步向上走,“希望十幾年後再回頭看,能夠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趙國瑾保送至湖南大學。
“三天一小崩,五天一大崩”的趙國瑾
是寝室公認的“拼命十三娘”
保研是趙國瑾早已定下的目标
正因如此
她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同學參加實踐
室友進行科研項目
這些都讓她倍感焦慮
而她的治愈法寶便是“輸出和傾訴”
|“我經常會忍不住在寝室小小抱怨幾句,這時她們就會來安慰我,比如浩渝就說‘哎呀人嘛,過了這兩天你就會開心,沒關系啦!’”
她告訴記者,披星戴月回到寝室的她,往往能得到室友們最溫暖的懷抱。
顧浩渝保送至湖南大學。
早早備戰考研的顧浩渝
其實“很少感受到自己的焦慮”
“考研或是保研,心态都非常重要。”
顧浩渝稱家人和室友們給了她很大的力量
|“爸媽經常說隻要我開心就可以。幹什麼都可以,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誰誰誰。室友們也會鼓勵我,像後盾一樣。”
五湖四海的背後
是心向一處的團結
四位女生來自全國不同地方
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四人
就像四根細繩
從生活習慣到個性
都互相接納并了解
靠着彼此“較勁”
擰成了一股牢固的繩索
關心彼此但不過界
在徐明巧看來,“表面很呆萌”的楊蓓蓓是個在思想上特立獨行的人,在無形中影響着自己。“樹懶本懶”的徐明巧則成了楊蓓蓓自我反思的一面鏡子:“她實際上特别有規劃,到了真正要努力的時候一定會努力。”
互相競争但不攀比
楊蓓蓓與徐明巧很早就都有保研的打算,她們互相督促進步,“項目進度如何了?有什麼新想法?以後有什麼目标?”……
尊重包容
當大家壓力很大時怎麼辦?顧浩渝就是“調節氣氛的開心果,讓人心情變好的人生導師”。面對315寝室的學業壓力,顧浩渝有獨門秘籍:“要相信自己。人是很奇妙的,有時候覺得過不去,但會發現自己可以解決自認為很困難的事情。”
攜手共進
從播音專業保研到新聞專業,趙國瑾有了三位貼心“小老師”。“三個室友都是新聞專業的,我在學習上有任何問題,她們三個逮住誰我都能獲得答案。”此外,考試周大家還會互相提問押題,“當結束一天的複習回到寝室,迎接你的不是溫暖的床鋪,而是室友‘考你的一道題’。”
幹貨來啦!
315寝室的同學們
總結了各自保研曆程上的經驗和教訓
以供學弟學妹們參考
趙國瑾:
保研要早做打算,在确認保研後,要明确自己的成績排名,衡量自己處于保研的哪一梯隊。位于第一梯隊的要穩紮穩打,“一路順下來”;處于中間梯隊的要努力提高成績;處于末位的可以考慮保研考研兩手抓。
楊蓓蓓:
“保研的資格每年都會有變化,但成績永遠是最核心的。”成績肯定是越往前越好,如果不是第一、二名,建議把科研做得紮實一點,多參加課題和項目,多發表論文,這能證明自己有科研能力。
徐明巧:
徐明巧參與了六個夏令營,其中有四個拿到了“優秀營員”的稱号。她總結道:要突出自己的優點、規避自己的弱點;要有科研的思維和素養,對于每一個科研項目,都要足夠了解,做到應答如流;個人履歷一定要準備好,可以找其他同學幫忙梳理履歷,别人也許能發現自己沒有想到的方面;熟悉目标院校老師的論文,了解其研究方向、研究風格和觀點思想。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俊 通訊員 黃坤林
來源: 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