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尼文1910年出生在英國倫敦,他是著名演員,也是實實在在的軍二代,他的父親曾是軍官,在“一戰”期間于1915年在加利波裡戰役中死于達達尼爾海峽,當時的大衛年僅5歲,是以對父親沒有太大的印象。(圖為:1934年,大衛·尼文。)

父親去世後母親就帶着他改嫁,男方是一個為國會服務的商人,雖然這個男人對大衛的生活不感興趣,但是很通情達理的成為大衛的供養者,還安排大衛上了軍事學校。(圖為:1939年,電影《永遠屬于你》,大衛·尼文。)
大衛畢業後參加了高山輕型步兵團,離開軍隊後到世界各地周遊,期間幹過很多工作,其中包括伐木勞工和郵差,他甚至被介紹擔任古巴革命者的教官并最終成為這個機構的創辦人。(圖為:1944年,電影《最後突擊》,大衛·尼文。)
那麼大衛是什麼原因進入的演藝圈的呢?其實就是源于别人的一句話,當時正在找工作的他隻是想要求到一個工作許可,于是他天真的決定在這一行試試,這一試就以群衆演員的身份開始了演藝生涯。(圖為:1938年,電影《藍胡子的第八任妻子》,大衛·尼文。)
在各部影片中,他清晰的發音和富于魅力的舉止使他獲得信心,是以成功的獲得了導演的賞識,他被安排在好萊塢做臨時演員,後因才華出衆和翩翩君子的風度逐漸成為男一号。(圖為:1940年,電影《拉菲茲》,大衛·尼文。)
20世紀30年代都後期對于大衛來說,有失落彷徨,有戰争的心灰意冷,還有朋友間的溫情存在,這個時期大衛拍了不少電影,但是都隻是配角,作為演員怎能不失落彷徨。(圖為:1940年,電影《拉菲茲》,大衛·尼文。)
1939年9月初,在德國入侵波蘭後,英國對德國宣戰,下半年尼文終于接到了讓他回國的指令,在司令部擔任中尉,走之前好萊塢的朋友給他送行,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晚會,這件事情是大衛心中永不會忘的“溫情”。(圖為:1937年,大衛·尼文。)
戰争期間,大衛制作并主演了戰争片《向前的路》,影片在英國獲得了成功,戰争結束後,大衛繼續傳回好萊塢,這時他發現自己特别受歡迎,事業上也開始有了起色。(圖為:1938年,電影《藍胡子的第八個妻子》中大衛·尼文。)
但是在大衛回到好萊塢僅僅七個星期之後,悲劇就突然降臨了,他的妻子午夜從樓梯上摔了下來,生命垂危,年僅28歲的妻子就這樣離開了他和2個兒子,這再次把大衛摧毀了。(圖為:1938年,電影《藍胡子的第八任妻子》,大衛·尼文。)
就在他将要放棄的時候,制片人麥克爾·托德想找一位明星,不是那種大明星或是魅力超凡的人,但必須是英國人,富于魅力,四十歲左右,托德一個朋友向他推薦了大衛,也是這次大衛榮獲了1956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圖為:1940年,電影《拉菲茲》,大衛·尼文。)
後來大衛·尼文終于成為好萊塢最活躍的領銜演員,事業達到巅峰的時候他因不道德的侵犯行為而被逮捕,最終還是可以出演一些影片,晚年朋友們相繼逝世,1983年7月29日,他也因病去世。(圖為:1944年,電影《最後突擊》,大衛·尼文。)